《鲁迅后期思想研究》
作者 | 倪墨炎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86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019·368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228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丁景唐1
一 早期、中期到后期的思想发展1
1.思想发展的分期问题2
2.早期的进化论唯心史观5
3.中期:两种思想的消长31
4.后期:掌握马列的基本观点51
5.从鲁迅看思想发展的条件57
二 反帝思想和国际主义精神63
1.剖析帝国主义本质63
2.揭露“以华制华”的手法73
3.抨击文化侵略和提出“拿来主义”77
4.国际主义精神82
三 反封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86
1.揭露反动派的“敲门砖”86
2.剖析侵略者的“软刀子”94
3.封建伦理道德批判99
4.对孔丘的勾勒104
5.反对复古主义和国粹主义110
6.反对专制、等级、特权和奴才113
7.反对愚民主义119
8.反对封建妇女观123
9.反对封健儿童教育129
10.重视对旧文化的革命133
四 与新月派的文艺论争及其它136
1.对新月社中人不一概而论136
2.从“被塞马粪”看“新月”某些人144
3.批判梁实秋150
4.对胡适的批判159
5.不少新月派中人拥护鲁迅164
五 批判“民族主义文学”的理论和作品167
1.沉滓与流尸的聚合167
2.流氓政治和宠犬文学173
3.送葬行列中的哭丧队178
4.进步文艺的死敌182
六 同“第三种人”文艺流派的关系187
1.“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不同188
2.关于《庄子》《文选》的争论199
3.杨邨人叛变事件203
4.怎么由“超然”而成“丑类”208
5.这场论争的意义216
七 和论语派交往的始末220
1.语丝社的分裂220
2.论语派的承续225
3.《论语》创办之初228
4.关于小品文的争论235
5.论语派的分化242
6.和林语堂的决裂244
7.应该得出怎样的结论252
八 反对“左”的文艺思潮255
1.曾有过联合的愿望255
2.“革命文学”的论争258
3.围攻与反围攻270
4.论争的积极成果278
5.意味深长的谈话290
6.在左联成立以后293
九 与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同异298
1.根本观点的基本一致299
2.对反动流派的并肩战斗304
3.有些问题上存在分歧309
4.相互之间的加深认识321
5.思想路线的有同有异329
十 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333
1.关于解散左联问题333
2.不只是口号之争341
3.拥护党和毛泽东同志360
十一 坚持反映论的文艺观363
1.政治与文艺的“先行”和“后变”363
2.文艺作为“时代记录”的根本特征372
3.典型的塑造及其经验380
4.写熟悉的题材,但要走出书斋387
5.文艺批评一个重要任务是浇花和锄草394
6.世界观在创作中的主宰意义405
十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思想413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413
2.人民观的发展419
3.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观点429
十三 关于人性的论述437
1.人性和阶级性437
2.人性论的历史意义442
3.人性和文学作品450
十四 战斗的辩证法思想457
1.战略方针的确定458
2.讲究实效的战术思想464
3.丰富多采的战斗艺术469
4.辩证法思想来自学习和实践482
后记485
1984《鲁迅后期思想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倪墨炎著 198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鲁迅研究
- 1988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鲁迅与美术研究资料 学习鲁迅的美术思想
- 1979年05月第1版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鲁迅研究
- 1981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鲁迅思想研究资料 下
- 1977
-
- 鲁迅思想研究资料 上
- 1977
-
- 鲁迅思想研究
- 1947 东北书店
-
- 思想家的鲁迅
- 译报图书部
-
- 鲁迅思想研究
- 1946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鲁迅研究
- 1957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鲁迅思想探索
- 198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鲁迅哲学思想研究
- 1981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
- 1988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