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作者 | 叶君远著;管士光责任编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3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2001843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193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引言1
第一章 《诗经》和四言诗3
一 最古老的诗体3
二 四言体的出现6
三 《诗经》作品的体制特征8
四 四言诗的馀波23
第二章 战国后期蔚然而兴的新诗体——楚辞27
一 屈原与楚辞的崛起27
二 楚辞与《诗经》作品的体制差异29
三 楚辞形成的客观因素及屈原的贡献36
四 楚辞体的流变45
五 《成相》与战国时民间歌谣体制48
第三章 别开生面的汉乐府诗51
一 从“乐府”本义谈起51
二 贵族乐章的体制新变54
三 民间乐歌的新鲜体制60
四 汉乐府诗的音乐性特征64
五 汉乐府诗对诗体发展的影响66
第四章 汉末至隋诗体形式的演进68
一 乐府体的确立及其变化68
二 东晋南北朝乐府诗75
三 五言古诗的勃兴80
四 七言古诗的成熟97
五 新体诗的出现106
第五章 初盛唐时期古、近体诗和乐府诗形式的全面发展119
一 近体诗的确立和初步发展119
二 七言古诗的新貌147
三 古题乐府的创造性突破155
第六章 中国古代诗体发展的全面总结与全面革新——杜甫对诗体发展的巨大贡献160
一 避熟就生 另辟蹊径——杜甫对古体诗和乐府诗的变革162
二 锤炼提高 开拓创新——杜甫对近体诗的建设167
第七章 中晚唐诗体形式的衍变175
一 韩愈的“以文为诗”175
二 元白的新乐府及其长庆体182
三 李商隐对近体诗形式的进一步研炼187
第八章 古代诗体衍变的最后进程192
一 旧曲新唱——宋人对旧诗体的革新192
二 “梅村体”——七言歌行的新貌196
三 “诗界革命”派对旧诗体的大胆改造198
结束语202
1994《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叶君远著;管士光责任编辑 199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读诗 写诗 谈诗
- 1969 新社
-
- 诗论与诗评
- 2020
-
- 诗经 楚辞 古诗 唐诗选
- 1982 北京:中流出版社
-
- 诗源·诗美·诗法探幽 《原诗》评释
- 1990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 诗艺·诗美·诗魂
- 1986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诗人与诗
- 1986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
- 诗就是诗
- 199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读诗与写诗
- 198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关于诗的诗
- 1982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诗与诗人
- 1985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诗人谈诗
- 1983 广播出版社
-
- 以诗论诗
- 1993 哈尔滨市:北方文艺出版社
-
- 诗与诗人
- 1965 台湾学术书局
-
- 诗与诗论
- 1999 上海:文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