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求取 ⇩

绪言1

第一章 总论4

第一节 南北朝量词的类系4

(一)名量词4

(1)陪伴词5

(2)陪伴·称量词5

(3)称量词6

(二)动量词7

(2)借用的动量词8

(1)专用的动量词8

南北朝量词类系总表9

第二节 南北朝量词的语法特征9

(一)句法特征9

(1)组合能力9

(2)句法功能11

(二)词法特征14

(1)构形法14

(2)构词法15

第三节 南北朝数量词的语法特征18

(1)同指形组合19

(2)同形容词组合19

(一)组合能力19

(3)同副词组合20

(二)句法功能21

(1)数词+名量词21

(2)数词+动量词26

第四节 南北朝量词的分工情况27

(一)进一步的分工27

(二)过渡情况28

(一)新规范的形成及其优点32

(1)新规范的形成32

第五节 南北朝数词和名词或动词的组合规律32

(2)新规范的优点36

(二)几种过渡情况39

(1)关于名量词的--“数+名”式39

(2)关于动量词的--“数+动”式43

第六节 南北朝数量词和名词的组合规律44

(一)新规范的形成及其优点44

(1)新规范的形成44

(2)数量词移前的优点46

(二)几种过渡情况48

(1)表示总括、逐指48

(3)列举事物53

(2)量词是“人”53

(4)修辞需要54

(5)定语状语化55

第七节 南北朝数词和量词的组合规律57

(一)一般的规律57

(二)两种特殊情况57

(1)序数法57

(2)纪龄法58

第八节 南北朝量词对于旧式称量法的淘汰60

(一)综合称量法的淘汰60

(二)词汇称量法的淘汰62

(三)其它称量法的淘汰65

(1)“单量词”称量法的淘汰65

(2)“成动式”称量法的淘汰66

(四)旧式词序的淘汰67

(五)旧式量词的扬弃69

第九节 南北朝量词的历史局限性70

(一)关于名量词的71

(1)用法上的偏缺71

(2)构词法上的偏缺72

(2)词汇不够丰富74

(1)借用动量词不作状语74

(二)关于动量词的74

(3)同源动量没有产生75

第二章 陪伴词76

第一节 泛用的陪伴词76

76

箇(个、個)82

介(界)85

第二节 次泛用的陪伴词86

第一组87

87

90

94

第二组95

95

96

97

挺(挺)98

100

101

104

105

106

第三组106

108

109

109

109

第四组110

110

110

111

第五组111

112

第六组113

113

滴(渧)115

115

第七组116

116

116

117

117

118

119

119

股(小量词)121

第八组122

122

123

分(分数法)126

127

128

128

第九组128

裁(附)128

129

129

130

133

134

134

屈(附)136

第十组136

136

138

138

层(小量词)139

139

140

141

第十一组141

种(众)142

类(附“畴”)144

145

146

146

149

150

151

152

第十二组153

153

155

156

第十三组156

156

157

158

158

159

第十四组160

160

161

通(附“完”)162

164

第三节 专用的陪伴词164

第一组164

164

165

第二组166

166

167

167

167

第三组168

168

169

第四组169

169

170

170

第五组170

170

170

172

172

173

曲(附“解”)174

175

176

177

177

第六组177

第七组178

钮(纽)178

第八组179

179

饼(鉼、?)179

180

180

指(附“肘”)181

两(附论“辆”字的起源)182

第九组182

匹(疋;附论“匹”的语源)184

艘(廋)187

188

第十组188

幡(附“币”)188

第十一组188

188

竿189

更(附“喝”)190

190

第十二组190

第十三组191

191

躯(区、?、?、?、伛、驱)191

192

龛(堪、?)192

会(附“塔”)193

194

194

恒沙195

楗度(犍度、乾度、塞犍陀)195

偈(偈陀、伽佗、伽他)195

第三章 陪伴·称量词197

第一节 定数集合法197

第一组(“双数”量词)197

双(附“对”)197

两(緉、量)200

第二组(“特定数”量词)203

203

204

205

205

第二节 不定数集合法206

第一组206

206

208

第二组209

209

210

合(附“盒”)214

袭(?)216

第三组216

216

217

第四组218

218

220

220

落、帐(附例)221

第五组221

221

列(“一系列”)222

第一节 度量衡制称量法224

第四章 称量词224

第一组(度制)225

分(附衡制用法)225

225

尺(赤)226

丈(附“仞”)226

端(总结)226

匹(疋;总结)227

第二组(量制)228

合(总结)228

斗(?)229

升(胜)229

230

石(硕)230

第三组(衡制)231

231

231

两(总结;附度制用法)231

斤(觔;附“钧”“石”)232

233

233

233

233

第四组(亩制或里制)233

234

第二节 普通称量法234

第一组(器物称量法)235

器(附“卣”和“盛”)235

236

237

237

237

钵(?、钵多罗)237

238

238

瓮,罂238

238

盆,瓯238

盘,盌239

239

239

钟,樽,壼,榼,觞,?239

240

240

奁(?)240

匙,匕240

笥,筐240

箱,箧240

241

241

车,船,舫241

屋,库241

第二组(处置称量法)241

241

242

扼(搹)242

243

243

243

243

围(度制)244

贯(币制)245

缗(币制;附“索”、“串”)246

246

246

聚(附“堆”)247

247

第三组(自然称量法)247

248

第五章 动量词249

第一节 专用的动量词249

第一组250

250

253

255

258

259

260

第二组261

261

262

263

264

265

265

266

266

267

267

第三组268

268

第二节 借用的动量词269

(一)借用范围270

(二)造句功能272

(三)成分性质(副位性和宾位性)274

【附录】277

(一)本书例句出处简表(附简称)277

(二)本书参考书及工具书举要278

1965《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世儒著 1965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魏晋南北朝  下(1980 PDF版)
魏晋南北朝 下
198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1974.08 PDF版)
魏晋南北朝
1974.08
魏晋南北朝社会の研究(1998.05 PDF版)
魏晋南北朝社会の研究
1998.05 八千代
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1994.08 PDF版)
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
1994.08 四川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1995年07月第1版 PDF版)
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
1995年07月第1版 湖南教育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  下(1979.12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 下
1979.12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故事(1985 PDF版)
魏晋南北朝故事
1985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缘(1996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缘
1996 上海:学林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1996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1996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诗话(1986 PDF版)
魏晋南北朝诗话
1986 济南:齐鲁书社
魏晋南北朝史(1980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
1980 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
魏晋南北朝小说(1961 PDF版)
魏晋南北朝小说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1998 PDF版)
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
1998 郑州:大象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兵户制度研究(1988 PDF版)
魏晋南北朝兵户制度研究
1988 成都:巴蜀书社
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1992 PDF版)
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
1992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