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催化 工业催化剂原理、制备及其应用》求取 ⇩

Ⅰ.概论1

Ⅰ.1.多相催化的定义和重要性1

Ⅰ.2.催化作用的定性描述4

Ⅰ.2.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扩散4

Ⅰ.2.2.反应物的吸附7

Ⅰ.2.3.吸附物的转化14

Ⅰ.2.4.生成物的脱附16

Ⅰ.3.催化反应的定量描述16

Ⅰ.4.催化剂与催化过程17

参考文献19

Ⅱ.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20

Ⅱ.1.吸附作用20

Ⅱ.1.1.吸附等温线21

Ⅱ.1.2.温度对吸附的影响23

Ⅱ.1.3.吸附作用-整个过程的限制步骤24

Ⅱ.2.多相催化中的化学动力学25

Ⅱ.2.1.简单反应25

Ⅱ.2.2.复杂反应28

Ⅱ.2.3.上述动力学表达式的局限性35

Ⅱ.3.化学动力学与物理动力学共同作用,颗粒级的传质现象37

Ⅱ.3.1.颗粒内扩散的限制作用38

Ⅱ.3.2.颗粒外扩散的限制作用43

Ⅱ.4.催化过程中限制步骤的测定46

Ⅱ.4.1.外扩散(外部传质)47

Ⅱ.4.2.内扩散48

Ⅱ.5.结论52

参考文献54

Ⅲ.催化活性组分的选择55

Ⅲ.1.选择的标准55

Ⅲ.2.反应分析56

Ⅲ.3.催化活性组分的选择58

Ⅲ.3.1.经验分类58

Ⅲ.3.2.科学的关联以及催化作用的一般规则61

Ⅲ.3.3.详尽的文献调查69

Ⅲ.3.4.探索性实验71

Ⅲ.3.5.实际应用举例73

Ⅲ.4.结论74

参考文献75

综合文献75

Ⅳ.工业催化剂的研制、目的和方法76

Ⅳ.1.工业催化剂的性质和特点76

Ⅳ.1.1.活性76

Ⅳ.1.2.选择性76

Ⅳ.1.3.稳定性76

Ⅳ.1.4.形态77

Ⅳ.1.5.机械强度78

Ⅳ.1.6.热性能78

Ⅳ.1.7.再生性能78

Ⅳ.1.8.重复性78

Ⅳ.1.9.首创性79

Ⅳ.1.10.成本79

Ⅳ.2.理想催化剂与最优化催化剂79

Ⅳ.3.催化剂研制的工作方法80

Ⅳ.3.1.催化剂初始配方的确定81

Ⅳ.3.2.催化剂初始配方的最优化83

参考文献84

Ⅴ.催化剂的制备85

Ⅴ.1.概论85

Ⅴ.2.1.沉淀89

Ⅴ.2.无载体催化剂的制备单元操作和生产线89

Ⅴ.2.2.水热转化95

Ⅴ.2.3.倾析、过滤、离心分离98

Ⅴ.2.4.洗涤99

Ⅴ.2.5.干燥99

Ⅴ.2.6.焙烧102

Ⅴ.2.7.成形109

Ⅴ.2.8.单元操作的布局117

Ⅴ.3.浸渍在预制载体上的催化剂119

Ⅴ.3.1.无相互作用的浸渍技术120

Ⅴ.3.2.具有相互作用的浸渍技术126

Ⅴ.4.结论138

参考文献139

Ⅵ.催化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140

Ⅵ.1.催化性能的测定141

Ⅵ.1.1.各种类型催化实验反应器142

Ⅵ.1.2.实验条件的选择158

Ⅵ.2.形态特征的测定171

Ⅵ.2.1.颗粒形状171

Ⅵ.2.2.粒度分布171

Ⅵ.2.3.内部形态特征180

Ⅵ.2.4.催化床的形态特征183

Ⅵ.3.催化剂的物理-机械性能185

Ⅶ.3.1.问题的实用价值185

Ⅵ.3.2.问题的基础意义188

Ⅵ.3.3.若干磨损和压碎实验简介193

Ⅵ.3.4.各种试验法测定机械强度间的关联198

Ⅵ.4.工业实验201

参考文献202

Ⅶ.固体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204

Ⅶ.1.催化剂的元素组成206

Ⅶ.2.催化剂中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211

Ⅶ.2.1.结晶态化合物211

Ⅶ.2.2.无定形或低结晶度的化合物215

Ⅶ.2.3.各种方法的结合218

Ⅶ.3.催化剂的宏观结构218

Ⅶ.3.1.催化剂的总包比表面219

Ⅶ.3.2.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222

Ⅶ.3.3.孔分布235

Ⅶ.4.活性表面的性质239

Ⅶ.4.1.活性表面的不均匀性239

Ⅶ.4.2.与化学吸附有关的方法242

Ⅶ.5.1.概论249

Ⅶ.5.1.与固体电导有关的性质249

Ⅶ.5.电子性质249

Ⅶ.5.3.半导体上的化学吸附254

Ⅶ.5.4.氧化反应254

Ⅶ.6.结论256

参考文献259

Ⅷ.催化剂的应用261

Ⅷ.1.操作条件261

Ⅷ.2.反应器的设计262

Ⅷ.2.1.反应器中总的流动类型的选择264

Ⅷ.2.2.与反应热性能有关的问题282

Ⅷ.2.3.催化床中的传质和传热问题289

Ⅷ.2.4.流体动力学问题305

Ⅷ.2.5.反应器的选择309

Ⅷ.3.装置流程图311

Ⅷ.3.1.催化剂的性质对工艺流程的影响311

Ⅷ.3.2.热力学性质和操作条件对工艺流程的影响313

Ⅷ.4.结论314

Ⅸ.实例316

例1.苯加氢320

例1.1.问题分析320

例1.1.1.反应的工业意义320

例1.1.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322

例1.1.3.活性组分的选择323

例1.1.4.使用方式的选择324

例1.2.催化剂的研制325

例1.2.1.反应的动力学研究325

例1.2.2.催化剂必要的质量分析328

例1.2.3.骨架镍330

例1.3.催化剂的应用332

例1.3.1.操作条件的选择332

例1.3.2.反应器的选择及其性能334

例1.3.3.热学问题336

例1.3.4.装置流程图337

参考文献339

例2.甲醇完全氧化成甲醛339

例2.1.问题分析339

例2.1.1.反应的工业意义339

例2.1.2.化学反应分析342

例2.1.3.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选择342

例2.2.催化剂的研制342

例2.2.1.反应动力学及机理343

例2.2.2.催化剂的组成345

例2.2.3.催化剂的制备347

例2.3.催化剂的应用351

例2.3.2.反应管和反应器的尺寸353

例2.3.1.操作条件353

例2.3.3.工艺流程354

参考文献358

例3.裂解汽油的选择加氢359

例3.1.反应过程的分析360

例3.1.1.课题的意义360

例3.1.2.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363

例3.2.活性组分的选择365

例3.3.双烯烃加氢的动力学366

例3.3.1.反应速度表达式366

例3.4.催化剂的研制375

例3.4.1.载体的选择376

例3.4.2.催化剂制备的最优化378

例3.4.3.载体上氧化镍的还原378

例3.4.4.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再生379

例3.5.催化剂配方的多样性381

例3.6.催化剂的应用382

例3.6.1.操作条件382

例3.6.2.反应器的设计383

例3.6.3.工艺流程384

参考文献386

例4.加氢精制催化剂387

例4.1.加氢精制的若干问题387

例4.2.活性组分的选择390

例4.2.1.模型分子试验391

例4.2.2.工业原料试验395

例4.3.加氢精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397

例4.3.1.芳烃加氢397

例4.3.2.烯烃加氢407

例4.3.3.加氢脱硫412

例4.3.4.氮化物的氢解反应(HDN)424

例4.3.5.氧化物的氢解反应431

例4.3.6.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氢解反应433

例4.3.7.加氢精制中的扩散问题436

例4.4.活性相的特征化438

例4.4.1.Co-Mo体系440

例4.4.2.镍-钨体系447

例4.4.3.结果归纳449

例4.4.4.硫化物分压的作用452

例4.5.催化剂的制备452

例4.5.1.原料的选择453

例4.5.2.制备流程456

例4.5.3.产品特性459

例4.6.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应用459

例4.6.1.操作条件462

例4.6.2.催化剂的硫化条件465

例4.6.3.再生条件466

例4.6.4.反应器的设计471

例4.6.6.工艺流程475

参考文献477

例5.加氢处理生产基础润滑油478

例5.1.润滑油478

例5.1.1.概述478

例5.1.2.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特性480

例5.1.3.性能与结构关系484

例5.1.4.生产基础润滑油的经典流程484

例5.2.加氢处理问题分析490

例5.2.1.所期望的反应490

例5.2.2.活性组分的选择492

例5.3.2.两种功能的平衡494

例5.3.催化剂的研制494

例5.3.1.加氢-脱氢组分494

例5.4.催化剂的应用502

例5.4.1.催化剂的预硫化502

例5.4.2.操作条件的选择502

例5.4.3.反应器的选择504

例5.4.4.过程流程图505

例5.5.基础润滑油的新生产路线及其特性506

参考文献512

例6.重整催化剂513

例6.1.反应分析514

例6.1.1.课题的定义514

例6.1.2.涉及的反应517

例6.2.1.活性相的选择522

例6.2.活性相522

例6.2.2.动力学分析526

例6.3.催化剂的研制530

例6.3.1.重整催化剂特有性质的考查530

例6.3.2.工业制造531

例6.3.3.催化剂的性质535

例6.4.应用540

例6.4.1.反应器选择540

例6.4.2.工艺过程542

例6.5.改进544

例6.6.1.工艺过程和催化剂的缺陷544

例6.5.2.催化剂的改进545

例6.6.3.工艺过程的改进548

例6.6.结论550

参考文献550

1984《接触催化 工业催化剂原理、制备及其应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法)勒巴日(J.F.Lepage)著;李宣文,黄志渊译 198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催化剂的制备  1  制备非均相催化剂的科学基础  上(1982 PDF版)
催化剂的制备 1 制备非均相催化剂的科学基础 上
1982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多相催化作用原理及应用(1982 PDF版)
多相催化作用原理及应用
1982
应用工业催化  下( PDF版)
应用工业催化 下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科技协会
应用工业催化  上( PDF版)
应用工业催化 上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科技协会
国外催化剂发展概况  2  催化剂的应用(1974 PDF版)
国外催化剂发展概况 2 催化剂的应用
1974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传统保健体育(1998 PDF版)
传统保健体育
1998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异相催化反应  原理及应用(1977 PDF版)
异相催化反应 原理及应用
1977 徐氏基金会
催化剂的制备  2  制备非均相催化剂的科学基础(1988 PDF版)
催化剂的制备 2 制备非均相催化剂的科学基础
1988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工业催化剂的生产(1988 PDF版)
工业催化剂的生产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业催化原理(1992 PDF版)
工业催化原理
1992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催化剂制造(1981 PDF版)
催化剂制造
198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接触催化作用(1975 PDF版)
接触催化作用
197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催化原理(1983 PDF版)
催化原理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工业催化(1994 PDF版)
工业催化
199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1984 PDF版)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198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