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区志 上》求取 ⇩

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一)(二)9

第一编地理109

综述109

第一章政区建置109

第一节 区位境域109

第二节 建置沿革110

第三节 行政区划111

第二章县市概况116

第一节 保山市116

第二节 施甸县120

第三节 腾冲县125

第四节 龙陵县130

第五节 昌宁县135

第三章自然环境140

第一节 地质地貌140

第二节 山脉水系142

第三节 土壤植被146

第四节 气候物候148

第四章自然资源153

第一节 土地资源153

第二节 水资源154

第三节 矿藏资源155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158

第五章旅游资源160

第一节 名山名洞160

第二节 名水名泉164

第三节 名乡名园167

第四节 名居名刹171

第六章自然灾害175

第一节 地震灾害175

第二节 干旱灾害178

第三节 洪涝灾害182

第四节 风灾190

第五节 雪雹冷害192

第六节 病虫草害196

第二编中国共产党199

综述199

第一章中共地方组织200

第一节 中共地下组织200

第二节 中共保山地委206

第三节 县级党委211

第四节 地县党代会215

第五节 基层组织223

第二章地委中心工作2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33

第二节 全面建设时期238

第三节 “文革”及拨乱反正时期245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248

第三章组织建设255

第一节 组织机构255

第二节 党员队伍建设255

第三节 思想作风建设257

第四节 干部培养选拔260

第五节 干部管理261

第四章宣传教育263

第一节 宣传教育机构263

第二节 群众宣传264

第三节 党员教育266

第四节 干部教育268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270

第五章纪律检查271

第一节 纪检机构271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272

第三节 党纪监督273

第四节 违纪查处275

第六章统一战线278

第一节 统战机构278

第二节 团结保护统战人士278

第三节 统战人士参政议政279

第四节 落实统战政策281

第五节 海外统战工作283

第七章其他工作285

第一节 来信来访285

第二节 保密监督287

第三节 政策调研290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292

第五节 党史资料征编295

第三编政权政协299

综述299

第一章古代政权300

第一节 永昌府政权300

第二节 州(厅)县政权305

第二章土司政权307

第一节 潞江安抚司307

第二节 湾甸土知州309

第三节 其他土官311

第三章民国政权314

第一节 府道督办公署314

第二节 行政督察公署315

第三节 县政府316

第四节 县参议会318

第五节 政事略述320

第四章人民政权323

第一节 各族人民联合政府323

第二节 专员公署324

第三节 县市人民政府328

第五章施政要述331

第一节 政权巩固331

第二节 对外援助335

第三节 大规模经济建设339

第四节 组织抢险救灾342

第五节 体制改革344

第六节 基础设施建设351

第六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353

第一节 各族各界代表会议353

第二节 地区人大工委355

第三节 县市人民代表大会356

第四节 县市人大常委会359

第七章人大工作363

第一节 重大决议决定363

第二节 行政执法监督364

第三节 代表视察365

第八章地方人民政协367

第一节 各族各界协商委员会367

第二节 地区政协工委367

第三节 县市人民政协368

第九章政协工作369

第一节 提案办理369

第二节 视察调查370

第三节 其他工作371

第四编党派群团373

综述373

第一章中国国民党374

第一节 国民党地方组织374

第二节 同盟会组织活动378

第三节 国民党组织活动379

第二章民主党派381

第一节 民革381

第二节 民盟382

第三节 民建384

第四节 九三学社385

第三章职工组织387

第一节 职业帮会387

第二节 工商业组织388

第三节 工会组织391

第四节 工会活动393

第四章农民组织397

第一节 农民抗征会397

第二节 农民协会398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399

第五章妇女组织400

第一节 妇女会400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401

第三节 妇联工作402

第六章青少年组织405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405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406

第三节 共青团活动408

第四节 少先队组织412

第五节 “红卫兵”组织414

第七章其他群众组织415

第一节 侨联415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418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420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421

第五编政务423

综述423

第一章政务机构425

第一节 劳动人事机构425

第二节 民政机构426

第三节 行政监察机构428

第四节 侨务机构428

第五节 外事机构429

第二章劳动管理430

第一节 劳动就业430

第二节 职业技术训练432

第三节 劳动保护433

第三章工资福利439

第一节 工资薪俸439

第二节 工资调整441

第三节 工资改革443

第四节 劳动津贴445

第五节 劳动奖励447

第六节 福利待遇448

第四章人事管理451

第一节 人员编制451

第二节 干部职工管理455

第三节 科技人员管理460

第四节 人才引进463

第五节 退休退职管理464

第五章民政事务466

第一节 拥军优属466

第二节 社会安置473

第三节 救灾救济482

第四节 社会福利491

第五节 地方选举495

第六节 其他民政事务498

第六章行政监察502

第一节 专项监察503

第二节 廉政监察505

第三节 案件查处506

第七章侨务508

第一节 侨情508

第二节 华侨贡献510

第三节 华侨接待安置512

第四节 侨汇物资供应514

第五节 侨务政策落实515

第八章外事517

第一节 勘划界务517

第二节 外宾来访522

第三节 涉外事件525

第四节 援外活动528

第六编政法531

综述531

第一章政法机构531

第一节 公安机构531

第二节 检察机构534

第三节 审判机构537

第四节 司法行政机构539

第二章公安540

第一节 社会净化540

第二节 治安管理543

第三节 对敌斗争551

第四节 监所管理557

第三章检察560

第一节 刑事检察560

第二节 经济检察562

第三节 法纪检察565

第四节 监所检察566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571

第四章审判575

第一节 刑事审判575

第二节 民事审判577

第三节 经济审判579

第四节 申诉案件复查580

第五节 冤假错案平反581

第六节 行政审判583

第五章司法行政584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584

第二节 民事调解586

第三节 律师公证587

第六章治安综治589

第一节 防火防盗589

第二节 治安联防591

第三节 “严打”斗争594

第四节 打击毒品犯罪596

第七编军事599

综述599

第一章军事组织600

第一节 军事机构600

第二节 地方武装602

第三节 驻军606

第二章要隘设施609

第一节 军事要隘609

第二节 军事设施611

第三章兵役制度614

第一节 古代兵役制614

第二节 民国兵役制616

第三节 新中国兵役制618

第四章民兵建设620

第一节 组织建设620

第二节 教育训练622

第三节 战备勤务623

第四节 武器装备管理624

第五章人防战备625

第一节 军民联防625

第二节 人民防空626

第三节 预备役部队建设627

第六章军事训练627

第一节 战备训练627

第二节 “三边”训练629

第三节 军事比武630

第四节 技术训练631

第七章兵事活动632

第一节 古代兵事632

第二节 民国兵事637

第三节 抗日兵事638

第四节 中共地下武装斗争640

第五节 新中国兵事642

第八章拥政爱民646

第一节 爱民助民646

第二节 支援地方建设649

第三节 三支两军650

第四节 抢险救灾652

第八编滇西抗战653

综述653

第一章日机轰炸654

第一节 桥梁被炸654

第二节 保山城被炸655

第三节 其他地区被炸656

第二章腾龙沦陷657

第一节 龙陵沦陷657

第二节 腾冲沦陷658

第三节 日军暴行659

第四节 强制奴化662

第三章战时兵力664

第一节 日军兵力664

第二节 中国远征军兵力666

第三节 地方游击武装667

第四节 兵力部署668

第四章民众支前670

第一节 军事设施修筑670

第二节 军需保障673

第三节 援军抗敌674

第四节 华侨支援676

第五章敌后游击677

第一节 敌后袭扰677

第二节 配合作战679

第三节 主要战斗681

第六章军事反攻682

第一节 反攻准备682

第二节 战地补给683

第三节 渡江作战685

第四节 腾冲光复687

第五节 松山血战692

第六节 龙陵克复699

第七章抗日英杰702

第一节 抗日官长702

第二节 抗日民众706

第三节 伤亡官兵710

1999《保山地区志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金辉主编;保山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9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