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县志》求取 ⇩

概述1

凡例1

第一篇 建置11

第一章 沿革11

第二章 区划13

第一节 境域13

第二节 行政区划13

第三章 县城30

第一节 原县城30

第二节 今县城31

第一节 镇32

第四章 乡(镇)32

第二节 乡38

第二篇 人口49

第一章 人口发展49

第一节 历代人口49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53

第二章 人口构成54

第一节 性别年龄构成54

第二节 民族构成58

第三节 文化程度构成59

第五节 职业构成62

第四节 婚姻状况构成62

第一节 宣传教育64

第三章 计划生育64

第二节 服务机构65

第三节 综合措施67

第四节 优生优育71

第三篇 自然环境73

第一章 地质73

第一节 地质演变73

第二节 地层74

第三节 地质构成76

第一节 地貌类型77

第二章 地貌77

第二节 山岭78

第三节 水系81

第三章 气候 物候89

第一节 气候89

第二节 物候104

第四章 土壤植被105

第一节 土壤105

第二节 植被107

第二节 水资源109

第一节 土地资源109

第五章 自然资源109

第三节 野生动物资源110

第四节 野生植物资源111

第五节 矿藏资源112

第六章 自然灾害114

第一节 水灾114

第二节 低温冷害116

第三节 旱灾116

第四节 风灾117

第五节 雹灾118

第八节 农作物病虫害120

第六节 霜冻120

第七节 寒潮120

第四篇 国民经济综合121

第一章 经济综述121

第一节 经济发展121

第二节 经济效益127

第二章 经济结构128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128

第二节 产值结构131

第三节 国民收入结构135

第四节 分配结构136

第三章 基本建设投资137

第一节 工业投资138

第二节 农业投资138

第三节 商业投资139

第四节 文教卫生投资139

第四章 人民生活142

第一节 农民收入142

第二节 农民消费143

第三节 城镇居民收入148

第四节 城镇居民消费149

第一节 土地开发155

第一章 土地 劳动力155

第五篇 农业155

第二节 土壤肥力156

第三节 土地利用159

第四节 农业劳动力161

第二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163

第一节 土地占有163

第二节 土地改革167

第三节 互助合作169

第四节 人民公社171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72

第一节 作物分区173

第三章 作物种植173

第二节 作物结构175

第三节 作物栽培175

第四节 作物产量178

第四章 增产措施191

第一节 良种推广191

第二节 肥料施用194

第三节 植物保护196

第四节 土壤改良198

第五章 经营管理198

第一节 劳动管理198

第二节 财务管理199

第三节 收益分配200

第六章 服务机构2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3

第二节 服务机构203

第六篇 大豆207

第一章 品种207

第一节 地方品种207

第二节 引进品种209

第二章 栽培211

第一节 种植形式211

第三节 技术措施212

第二节 播种方法212

第三章 面积 产量214

第一节 面积214

第二节 产量216

第三节 分配与交售219

第四章 加工221

第一节 榨油221

第二节 豆制品222

第三节 工业原料223

第五章 出口224

第一节 解放前出口224

第二节 建国后出口226

第七篇 林牧副渔228

第一章 林业228

第一节 植树造林229

第二节 林业资源233

第三节 林木管护237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238

第五节 林业效益238

第六节 林场 苗圃239

第二章 牧业241

第一节 畜禽发展241

第二节 品种改良244

第三节 饲养管理246

第四节 疫病防治248

第五节 基地建设249

第三章 副业251

第一节 瓜果251

第二节 烟叶 药材252

第三节 编织 运输252

第四节 饲养 采集253

第五节 加工 建筑254

第二节 养殖255

第一节 资源255

第四章 渔业255

第三节 捕捞257

第四节 国营水库渔场258

第八篇 水利261

第一章 江河治理261

第一节 堤防261

第二节 防汛265

第二章 治涝工程268

第一节 卡岔河涝区268

第二节 大荒沟涝区269

第三节 莲珠涝区270

第四节 于青涝区271

第五节 沿江涝区271

第三章 蓄水工程272

第一节 中型水库272

第二节 小(一)型水库275

第三节 小(二)型水库277

第四节 小塘坝282

第四章 灌溉工程282

第一节 大型灌区282

第二节 中型水库灌区284

第三节 小型蓄水工程和井灌区285

第五章 水土保持291

第一节 水土流失291

第二节 综合治理292

第六章 水利管理2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3

第二节 工程管理293

第三节 灌溉管理294

第九篇 农业机械299

第一章 经营体制299

第一节 国有国营299

第二节 社有社营299

第四节 户有户营300

第三节 队有队营300

第二章 农业机具301

第一节 传统农具301

第二节 半机械化农具301

第三节 拖拉机302

第四节 机引农具303

第五节 机具改革307

第三章 农机作业307

第一节 机耕程度307

第二节 作业方法308

第三节 效益309

第四章 农机修造311

第一节 县修造企业311

第二节 乡(镇)修理企业311

第五章 机构队伍312

第一节 管理机构312

第二节 队伍构成312

第三节 人员培训313

第六章 农机管理314

第一节 机务管理314

第二节 财务管理315

第四节 劳动管理316

第三节 计划管理316

第五节 物资管理317

第六节 农机监理319

第十篇 工业321

第一章 工业性质321

第一节 私营工业321

第二节 国营工业322

第三节 集体工业322

第二章 工业门类324

第一节 食品工业324

第二节 机械工业329

第三节 化学工业330

第四节 电力工业332

第五节 建材工业337

第六节 造纸印刷工业338

第七节 服装制鞋工业340

第八节 其它工业341

附:吉林省动力机械厂351

第三章 工业管理3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1

第二节 管理内容352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353

第一节 发展状况354

第四章 乡村工业354

第二节 工业构成355

第三节 生产行业357

第十一篇 交通邮电360

第一章 铁路360

第一节 陶榆铁路360

第二节 主要站所363

第二章 公路365

第一节 公路建设365

第二节 桥梁建设373

第三节 公路运输378

第四节 交通管理382

第三章 水运383

第一节 码头383

第二节 渡口383

第四章 邮电384

第一节 驿站 局 所384

第二节 邮路386

第三节 邮政业务389

第四节 电话电报393

第一章 粮食市场399

第一节 解放前粮食市场399

第十二篇 粮食399

第二节 解放后粮食市场400

第二章 “粮谷出荷” 粮食征购400

第一节 “粮谷出荷”400

第二节 粮食征购401

第三章 粮油销售406

第一节 城镇供应407

第二节 农村统销408

第三节 饲料销售412

第一节 义仓413

第二节 粮库建设413

第四章 仓储调运413

第三节 粮食保管415

第四节 粮食调运415

第五章 经营管理417

附记:盐业419

第十三篇 商业420

第一章 经济成分420

第一节 私营商业420

第二节 国营商业421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429

第四节 集体商业431

第一节 猪禽蛋432

第二章 农副产品收购432

第五节 个体商业432

第二节 畜产品434

第三节 土特产品434

第四节 中药材435

第五节 废旧物资436

第三章 生产资料供应437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437

第二节 煤炭 石油441

第三节 木材442

第四节 建筑材料443

第五节 金属 化工443

第二节 五金交电445

第四章 生活消费品供应445

第一节 百货445

第三节 日用杂品446

第四节 副食品447

第五节 中西药品449

第五章 对外贸易449

第一节 出口商品449

第二节 进口商品451

第六章 饮食服务451

第一节 饮食业451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452

第二节 旅店业452

第一节 集市交易453

第七章 集市贸易453

第二节 市场建设454

第十四篇 经济管理455

第一章 计划管理455

第一节 计划编制455

第二节 计划下达456

第三节 计划调控456

第一节 管理体制457

第二节 统计资料457

第二章 统计管理457

第三节 调查分析458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4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8

第二节 市场管理459

第三节 企业登记460

第四节 商标注册462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464

第四章 物价管理4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5

第二节 政策实施465

第三节 物价演变467

第四节 交换比价474

第五节 检查监督477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47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7

第二节 计量演变478

第三节 计量管理479

第四节 标准管理479

第六章 土地管理480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0

第二节 管理办法480

第一节 财政体制482

第十五篇 财税审计482

第一章 财政482

第二节 财政收入483

第三节 财政支出487

第二章 税务491

第一节 大租地税491

第二节 农业税491

第三节 工商税494

第四节 税收管理498

第一节 机构499

第二节 审计监督499

第三章 审计499

第十六篇 金融502

第一章 机构502

第一节 钱局502

第二节 伪金融机构502

第三节 人民银行503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504

第二章 货币505

第一节 货币种类505

第二节 货币流通507

第一节 存款510

第三章 存款510

第三节 货币管理510

第二节 储蓄512

第四章 信贷515

第一节 民间信贷515

第二节 农业信贷516

第三节 信用社贷款517

第四节 工业信贷521

第五节 商业信贷523

第六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526

第五章 保险528

第一节 种类528

第三节 收入529

第二节 费率529

第四节 理赔530

第六章 债券530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534

第一章 县城建设534

第一节 房屋建设534

第二节 街路建设540

第三节 供水 排水542

第四节 县城卫生544

第五节 绿化 街灯544

第六节 公园 广场545

第二章 乡(镇)建设546

第一节 乡(镇)政府驻地建设546

第二节 村屯建设547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548

第一节 房产管理548

第二节 地产管理549

第四章 建筑管理550

第一节 设计550

第二节 队伍551

第三节 施工553

第二节 治理554

第一节 污染554

第五章 环境保护554

第三节 监测555

第十八篇 政党社团55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榆树县委员会556

第一节 党的早期活动556

第二节 县委机构与基层组织557

第三节 党代表会议和党代表大会564

第四节 县委领导工作简述566

第五节 组织建设572

第六节 思想政治工作579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581

第八节 档案工作582

第九节 党史资料征集工作584

第十节 信访工作584

第十一节 政治运动记略585

第二章 中共榆树县纪律检查委员会589

第一节 机构沿革589

第二节 主要工作591

第三章 群众组织592

第一节 工人组织592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595

第三节 妇女组织599

第四节 农民组织601

第六节 工商业组织602

第五节 教职员组织602

第七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603

第八节 其他群众团体603

第四章 中国国民党榆树县地方组织603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榆树县党部604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党务专员办事处榆树县支部604

附记:青年“救国”团、“爱国”青年团605

第一章 人民政权权力机构606

第一节 县参议会606

第十九篇 政权政协606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07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608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613

第五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13

第六节 人民代表选举616

第七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617

第二章 行政机构618

第一节 清末县衙618

第二节 民国县公署625

第三节 伪县公署626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627

第五节 区、乡(镇)行政机构634

第六节 县人民政府主要政务635

第三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树县委员会639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639

第二节 主要工作642

第二十篇 军事645

第一章 武装645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期地方武装645

第二节 沦陷时期地方武装646

第三节 人民武装646

第二节 民国初期驻军650

第三节 沦陷时期驻军650

第一节 清末驻军650

第二章 驻军650

第四节 解放初驻军651

第三章 兵役651

第一节 旧兵役制度651

第二节 新兵役制度652

第四章 民兵653

第一节 组织建设653

第二节 军事训练654

第三节 重要活动654

第二节 抗击日本侵略军655

第五章 战事655

第一节 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655

第三节 东北人民自治军解放县城658

第四节 平息武装叛变658

第五节 消灭地主武装660

第六节 剿匪661

附:662

一、广野三进大岭杀害28名中国人662

二、“八·一五”对滞留在榆树的日本人的处理662

第一章 公安664

第一节 机构664

第二十一篇 公安司法664

第二节 安全保卫665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667

第四节 治安管理667

第五节 监所669

第六节 消防670

第二章 检察672

第一节 机构672

第二节 刑事检察673

第三节 经济检察674

第四节 法纪检察674

第一节 审判机构675

第三章 审判675

第五节 监所检察67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675

第二节 刑事审判677

第三节 民事审判678

第四节 经济审判678

第四章 司法行政679

第一节 机构679

第二节 宣传679

第四节 律师680

第五节 公证680

第三节 调解680

第二十二篇 人事劳动681

第一章 干部选用681

第一节 留选聘用681

第二节 军队转业干部682

第三节 大中专毕业生682

第四节 干部素质682

第二章 干部管理683

第一节 人员编制683

第二节 分级管理685

第三节 调配任免686

第四节 培训考核687

第五节 精简下放688

第三章 人事监察689

第一节 机构设置689

第二节 违纪处理689

第三节 甄别平反689

第四章 劳动就业690

第一节 用工制度690

第二节 就业安置690

第一节 定员定额694

第二节 劳动调配694

第五章 劳动管理694

第三节 职业培训695

第四节 安全生产695

第六章 劳保福利696

第一节 劳动保护696

第二节 劳动保险697

第七章 工资奖金699

第一节 工资699

第二节 奖金702

第八章 退职退休离休703

第一节 退职703

第二节 退休703

第三节 离休704

第二十三篇 民政705

第一章 优抚705

第一节 拥军优属705

第二节 国家抚恤706

第三节 集体优待708

第二章 安置709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709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710

第三节 移民安置710

第一节 灾害救济711

第三章 社会救济711

第二节 济困扶贫712

第四章 社会福利714

第一节 “五保”户714

第二节 敬老院715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715

第四节 收容遣送716

第五章 婚姻管理717

第一节 宣传贯彻《婚姻法》717

第二节 婚姻登记718

第一节 普查719

第七章 地名管理719

第二节 殡葬管理719

第六章 殡葬改革719

第一节 宣传教育719

第二节 管理720

第二十四篇 支援解放战争721

第一章 参军出夫721

第一节 参军721

第二节 出民夫722

第二章 兵站医院723

第一节 兵站723

第二节 医院724

第一节 出粮草725

第三节 群众护理725

第三章 物资支前725

第二节 做军鞋726

第二十五篇 教育728

第一章 普通教育728

第一节 学塾 书院 私塾728

第二节 幼儿教育729

第三节 小学教育730

第四节 中学教育733

第二章 专业 职业 特殊教育738

第一节 专业教育738

第二节 职业教育740

第三节 特殊教育742

第三章 成人教育742

第一节 农民教育742

第二节 职工教育743

第四章 学制 教学744

第一节 学制744

第二节 教学746

第三节 品德教育747

第五章 教师队伍749

第一节 队伍发展749

第二节 师资培训750

第三节 民办教师751

第四节 尊师重教751

第六章 教育行政752

第一节 教育经费752

第二节 校舍设备753

第三节 勤工俭学754

第四节 管理机构755

第二十六篇 科学技术756

第一章 科技队伍756

第一节 专业科技人员756

第一节 科技团体758

第二章 科技组织758

第二节 农村技术人员758

第二节 科研机构759

第三章 科技活动759

第一节 科普宣传759

第二节 技术培训760

第三节 试验示范761

第四节 科技交流762

第五节 科技咨询763

第六节 科技扶贫763

第二节 科技成果鉴定及应用764

第一节 科研课题764

第四章 科技成果764

第三节 科技论文771

第五章 科技管理7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771

第二节 项目成果管理772

第三节 经费管理772

第六章 气象 地震773

第一节 气象测报773

第二节 地震测报774

第一章 群众文化775

第一节 民间传统文艺775

第二十七篇 文化775

第二节 绘画776

第三节 书法778

第四节 音乐778

第五节 文艺创作779

第六节 摄影781

第七节 群众文化团体781

第二章 戏剧781

第一节 剧种 剧团781

第二节 剧场786

第三节 剧作786

第二节 发行放映787

第三章 电影787

第一节 网点设施787

第三节 电影院788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报刊789

第一节 广播789

第二节 电视790

附:音像制品管理791

第三节 报刊791

第五章 图书792

第一节 阅览792

第二节 发行793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795

第六章 文物古迹795

第二节 古墓葬796

第三节 古城址796

第四节 石刻碑碣797

第五节 古建筑798

第六节 古窑799

第七节 历史文物801

第八节 革命文物804

第二十八篇 卫生808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808

第一节 医疗机构808

第二节 防疫保健机构812

第三节 卫生行政机构813

第二章 医疗813

第一节 中医813

第二节 西医81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816

第四节 人员培训816

第五节 医疗技术819

第六节 医疗设备823

第七节 公费医疗 合作医疗825

第三章 疾病防治826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826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830

第一节 妇女保健832

第二节 儿童保健832

第四章 妇幼保健832

第五章 公共卫生833

第一节 环境卫生833

第二节 食品卫生834

第三节 劳动卫生835

第一节 管理836

第二节 检验836

第六章 药品管理836

第四节 学校卫生836

第二十九篇 体育838

第一章 学校体育838

第一节 学前体育838

第二节 学生体育838

第三节 业余体校840

第二章 群众体育840

第一节 传统体育840

第二节 职工体育840

第三节 农民体育841

第一节 体育场842

第三章 体育设施842

第五节 老年体育842

第四节 少数民族体育842

第二节 体育器材843

第四章 体育竞赛844

第一节 县内竞赛844

第二节 县外竞赛845

第三节 友谊竞赛846

第三十篇 风俗宗教849

第一章 婚姻家庭849

第一节 婚姻849

第二节 家庭850

第二章 风俗习惯852

第一节 生活习俗852

第二节 岁时习俗855

第三节 礼仪习俗858

第四节 陋俗862

第三章 社会新风863

第一节 传统美德864

第二节 当代新风865

第四章 宗教866

第一节 佛教866

第三节 基督教867

第二节 道教867

第四节 伊斯兰教868

第五章 方言谣谚868

第一节 语音868

第二节 词汇872

第三节 谚语874

第四节 歇后语876

第五节 民歌 民谣 儿歌877

第六节 对联881

第六章 民间传说 奇闻轶事884

第一节 民间传说884

第二节 奇闻轶事889

第三十一篇 人物892

一、人物传892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927

三、省、部级表彰的先进人物名录954

四、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966

五、金、清代进士、举人名录976

附录1034

一、政令、通知1034

二、决议、办法1036

三、碑文1038

四、诗词选录1041

1993《榆树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榆树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 1993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