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四川暴雨洪灾》
作者 | 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编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6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298·1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2021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3
第一部分洪灾成因及主要经验教训3
一、灾情3
(一)灾情概况3
(二)各部门灾情10
二、成灾的自然因素25
(一)气候因素25
(二)地理因素26
(三)流域因素29
三、暴雨31
(一)1981年四川的暴雨32
(二)“81·7”暴雨成因36
(三)“81·7”暴雨特征42
(四)“81·7”暴雨与历史上主要暴雨比较46
四、江河洪水与流域治理49
(一)江河洪水概况及“81·7”洪水的特点49
(二)水利工作在抗洪中的作用63
(三)总结经验,提高抗洪能力66
五、滑坡、泥石流77
(一)滑坡77
(二)泥石流84
(三)滑坡、泥石流形成条件及防治要点88
(一)土地利用与洪灾的关系96
六、土地利用与洪灾96
(二)水、土、林综合治理,是抗御灾害的治本措施115
七、森林植被与洪灾119
(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劣的生态性后果120
(二)森林植被减少,洪水灾害加重124
(三)森林植被在抗御洪灾中的作用130
(四)加快我省林业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138
八、城镇建设与洪灾142
(一)城镇分布与洪灾的关系142
(二)经验教训和设想149
(一)概况159
九、交通、邮电建设与洪灾159
(二)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161
十、洪灾期间的卫生防疫工作171
(一)洪灾期间疫病概况172
(二)洪灾期间的卫生防疫工作174
第二部分 部分领导同志有关洪灾问题的讲话(摘要)一、抗洪救灾取得的重大成就(鲁大东)183
二、吸取洪灾教训,振兴四川林业(谭启龙)192
三、关于抗洪斗争的经验教训(杨汝岱)198
四、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取得更多的自由(杨超)203
附录:218
为编写本书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个人218
1984《1981年四川暴雨洪灾》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编 1984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四川水旱灾害
-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台风暴雨洪水暴潮手册 第1册
- 1980
-
- 1980年梅雨期暴雨分析
-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 1981年河北暴雨文集
- 1982
-
- 霞光 四川抗洪救灾报告文学选
- 198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暴风雨
- 1996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四川抗洪救灾纪实
- 198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黄河流域暴雨与洪水
- 1997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 暴风雨
- 1952 元昌印书馆
-
- 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问题
- 1966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水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
-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暴雨·灾害 3 1999第2期
-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暴雨·灾害 2 1998.1
-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四川两千年洪灾史料汇编
- 1993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暴雨·灾害 3 1999.1
-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