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与外缘 中日文化论》
作者 | 盛邦和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学林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8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10110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564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 构造论1
第一章 三个“世界”、四个“同心圆”及中日东亚文化区2
一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2
二 三种文化9
三 四个“同心圆”,中日东亚文化区15
第二章 文化区内核与外缘二重构造及模型23
一 经济区“中心——边缘”论及其他理论命题24
二 “中心地”理论对文化区模型的设计34
三 文化源地及其辐射在文化区整合过程中的作用40
四“内核”中的“外缘”与“外缘”中的“内核”46
第二篇 比较论57
第三章 中国内核文化区与日本外缘文化区58
一 鉴别的标准:“中心经济区”与“文化源地”58
二 中国内核文化区64
三 日本外缘文化区76
第四章 日本典型外缘区成因87
一 充足辐射外缘区与不充足辐射外缘区87
二 交通系统障碍94
三 社会系统障碍100
四 文化系统障碍140
第五章 两种文化的特质区别146
一 古老文化与晚进文化146
二 辐射文化与受容文化153
三 复合文化与单一文化160
四 原型文化与型变文化174
第三篇 更新论201
第六章 文化更新202
一 文化会衰落吗?202
二 文化衰落后的三个前景与文化更新206
三 中日文化近代的状况208
第七章 中日文化近代更新的命运212
一 东西方文化更新方式论212
二 中国内核文化“更新迟滞性”与日本外缘文化“更新便捷性”216
三 关于中日文化更新迟速原因的进一步考察222
第八章 内核的位移与外缘的转化234
一 文化重心“蛙跳式”移动与中国内核地位失落234
二 中国外缘地位与中国文化性质转换238
第九章 世界文化区重组与中国“三重叠外缘文化”特征244
一 印度文化区、阿拉伯文化区的衰落与欧洲文化区的“裂变”245
二 亚太文化区的形成248
三 新文化区的特点251
四 中国“三重叠外缘文化”253
五 中国文化更新的“三方位受容”262
第十章 结论:中国“外缘”文化更新的前景267
后记276
1988《内核与外缘 中日文化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盛邦和著 1988 上海:学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
-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圣人与日中文化 中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五缘文化与对外开放
- 199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鲁迅与中外文化
- 1988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 中日文化论丛 1993
- 1995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中日文化论丛 1996
- 1997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中日文化论丛 1994
- 1996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鲁迅与中外文化
- 1987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中日文化论丛 1995
- 1996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中外文化概论
- 1994 长沙:岳麓书社
-
- 中国文化与日本
- 199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外文化与文论 2
- 1996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中外文学因缘
-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核化学理论与应用
- 1988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