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集团投敌》
作者 | 黄美真,张云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76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74·55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497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一、概述2
回忆与前瞻(1939年7月22-24日)&周佛海2
和平运动之如是我闻(1939年8月20日)&梅思平20
和平运动之回顾与前瞻(1940年7月6日)&周佛海23
和平运动前后和我的主张&陈公博28
汪精卫投敌内幕&陈春圃35
汪伪组织是怎样搞起来的&杨惺华51
日本派人到上海开展和平攻势&袁琳56
二、抗战初期日本的侵华政策60
处理华北时局要领 (1937年7月9日) 参谋本部第三课60
处理芦沟桥事件的决定(1937年7月11日内阁会议)61
派兵华北的声明(1937年7月11日)62
放弃不扩大方针(节译)(1937年8月17日内阁会议决定)63
处理中国事变纲要(1937年10月1日 内阁总理、外相、陆相、海相决定)64
处理中国事变纲要(1937年12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67
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1938年1月11日 御前会议决定)73
政府声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1938年1月16日)76
附:补充声明(1938年1月18日)76
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1938年6月) 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77
中国现中央政府屈服时的对策(1938年7月8日五相会议决定)85
中国现中央政府不屈服时的对策(1938年7月8日五相会议决定)87
适应时局的对中国的谋略(1938年7月12日五相会议决定)89
建立中国新中央政府的指导方针(1938年7月15日五相会议决定)90
从内部指导中国政权的大纲( 1938年7月19日—22日五相会议决定)92
政府声明——虽国民政府,亦不拒绝(1938年11月3日)95
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对于政府声明之解释(1938年11月3日)96
国民党政府在国防会议上密议“停战问题”(1937年10月25日)100
三、陶德曼调停100
抗战初期德日法西斯诱降的阴谋(1937年10月—1938年1月)102
为日华和平谈判事项给德国驻日大使的复文(1937年12月21日内阁会议决定)148
举一个例(1939年3月27日)&汪精卫151
德国大使陶德曼的调停(节录)&今井武夫157
陶德曼调停点滴&罗君强161
德大使调停失败的秘闻&朱子家162
关于蒋介石、 汪精卫进行降日活动的见闻&麦朝枢166
蒋家班的和平运动(节录)&雷鸣169
四、抗日阵营中的“主和派”172
最后关头(1937年7月29日)&汪兆铭172
大家要说老实话大家要负责任(1937年8月3日)&汪兆铭177
抗战建国的两个要点(1938年4月30日)&周佛海182
抗战建国纲领的性质与精神(节录)(1938年5月15日)&陶希圣185
对海通社记者的谈话要点(1938年10月11日)&汪精卫189
对路透社记者的谈话要点( 1938年10月21日)&汪精卫190
“低调俱乐部”和“前奏曲”&陈曙凤191
中国和平派的活动&今井武夫195
“低调俱乐部”&罗君强199
一个暗中散布反共降日毒素的灰色文化团体——“艺文研究会”&罗君强201
记蔚蓝书店&朱朴206
国共磨控问题透视(节录)&波多野乾一209
五、董道宁、高宗武赴日212
胡适日记(选录)212
董道宁、高宗武东京之行&松本重治213
探求和平的新线索&冈田酉次243
董道宁和高宗武来日&今井武夫248
董道宁、高宗武两人来日&影佐祯昭253
高宗武赴日情况&周降庠256
最初的秘密会见&犬养健258
超越战争的友情(节译)&犬养健263
高宗武赴日试探投降条件&罗君强271
台儿庄之战以后&陶希圣274
近卫三原则是怎样来的&朱子家275
初步和平运动的顿挫&雷鸣278
六、重光党“密约”282
渡边工作现况(1938年11月15日)&今井武夫282
渡边工作现况(1938年11月21日)&今井武夫290
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1938年11月30日御前会议决定)298
渡边工作现况(1938年12月6日)&今井武夫302
重光堂会谈(节录)&今井武夫304
重光堂会谈&影佐祯昭311
深夜密谈(节译)&犬养健313
从武汉到重庆&陶希圣326
又一个未曾揭开之谜底(节录)&朱子家327
七、秘密逃出重庆332
关于汪兆铭的电报(两则)(1938年12月8日、10日)332
郭泰祺致胡适电(1938年12月27日)334
陶希圣致胡适信(1938年12月31日)335
充满着惶恐戒惧的重庆&朱子家338
汪精卫如何能脱离重庆&朱子家344
汪精卫为和平脱离重庆&冈田酉次347
汪蒋争论和汪逃出重庆&今井武夫351
离渝计划先得到龙云默契&朱子家356
抗战前后我的几点回忆(节录)&龙云364
八、响应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368
日本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1938年12月22日)368
附:日本近卫文麿对于发表三次对华声明的回忆369
致中央常务委员会国防最高会议书(1938年12月28日)&汪精卫371
艳电(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373
汪先生之重要建议(1938年12月31日)&林柏生376
渡边工作现况(1939年1月15日)&今井武夫379
答问(1939年1月30日)&汪精卫386
复华侨某君书(1939 年3月30日)&汪精卫388
重要声明(1939年4月9日) 汪精卫394
第三次近卫声明与汪的响应声明(节译)&影佐祯昭396
近卫声明和汪的通电(节录)&今井武夫398
汪精卫降日卖国的第一炮——“艳电”&罗君强400
由成都转河内&陶希圣401
艳电经过和重庆的反响(节录)&雷鸣403
九、从河内到上海408
渡过工作当地报告(1939年5月15日)&矢野征记408
渡边工作(第二期计划)(1939年9月)416
汪先生河内脱险记(1940年12月4—7日)419
林柏生先生香港遇险记(1940年12月8日)——中日交涉秘话之二(节录)434
和平运动的长城(1940年12月5—9日)——中日交涉秘话之三437
河内的正月(1940年)&汪精卫441
迷思(1941年8月10日)&汪兆铭443
与日本谋和平我是现在仅存的罪魁祸首&陈璧君446
河内刺汪记&沈醉449
河内高朗街的枪声血痕&朱子家452
汪记汉奸集团的初步雏型& 罗君强456
所谓“首义分子”和“高干会议”&罗君强457
香港成为最早的发祥地&朱子家458
大资产阶级向汪精卫“献礼”&罗君强460
公博与岂明的话(节录)&陶希圣461
汪精卫在从河内到上海船上所作的重要发言&影佐祯昭462
决心进上海租界&冈田酉次469
汪到达上海&今井武夫474
1984《汪精卫集团投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美真,张云编 198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记
- 1987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汪精卫集团投敌
- 1984年02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汪精卫集 3
- 光明书局
-
- 汪精卫集 2
- 光明书局
-
- 汪精卫集团卖国朵敌批叛资料选编
- 1981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
- 汪精卫集 第2卷
- 1929 光明书局
-
- 汪精卫集 第4集
- 1929 光明书局
-
- 汪精卫集 第1卷
- 1929 光明书局
-
- 汪精卫集 第3卷
- 1929 光明书局
-
- 汪精卫生平
- 199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汪精卫传
- 1993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