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之文集》
作者 | 何干之著;刘炼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83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002329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427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我与干之 成仿吾1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1
第一章 启蒙运动的意义及其社会基础1
第二章 新政派的洋务运动9
一 东洋社会的停滞与新政派的变法9
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20
第三章 戊戌维新运动26
一 甲午战争与洋务26
二 康有为的反古思想及其空想主义30
三 谭嗣同的个性及其思想36
四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43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48
一 “五四”文化运动的社会基础48
二 民主主义与政治改革56
三 科学的方法与新世界观61
四 反对礼教与思想解放69
五 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76
六 文学革命运动与社会运动80
第五章 新社会科学运动84
一 启蒙运动的第一次否定84
二 怎样认识现代中国社会构成89
三 怎样认识中国社会的历史过程98
一 启蒙运动的第二次否定108
第六章 国难与新启蒙运动108
二 新启蒙运动的提出113
第七章 目前思想文化问题124
一 新启蒙运动是文化思想上的爱国主义运动124
二 新启蒙运动是文化思想上的自由主义运动129
三 新启蒙运动是理性运动133
四 新启蒙运动是创造现代中国新文化的运动137
五 新启蒙运动与哲学家140
六 新启蒙运动与经济学家143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147
自序147
一 中国农业加入世界市场的意义149
第一章 农业经济149
二 中国现代土地问题153
三 商业高利贷资本的性质和作用159
四 资本主义农业问题163
第二章 工业经济167
一 中国工业化的程序和速度167
二 中国手工业的厄运173
三 中国景气问题178
第三章 中国金融财政184
一 中国金融制度的特点184
二 中国货币权的争夺战189
三 中央准备银行问题196
四 民国财政的收入和支出200
五 国家财政预算的平衡问题204
第四章 中国交通问题208
一 铁路问题208
二 公路问题212
三 航空问题215
四 航业问题217
第五章 中日战争与中国经济机构的变动221
一 战争与经济(上)221
二 战争与经济(下)225
三 战时工业政策230
四 战时农业政策234
五 战时金融财政政策237
六 战时交通政策242
七 社会生活问题245
三民主义研究248
第一章 最早的政治思想248
一 伦敦被难记的自述和孙文学说的修正248
二 早年的民族思想251
三 早年的民权思想252
四 上李鸿章书254
五 早年的民生思想256
六 李鸿章和孙中山257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261
第二章 三民主义的形成261
二 “反满”运动262
三 同盟会的对外政策263
四 民权主义的历史观265
五 民生主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267
六 三民主义的完整性269
第三章 对于辛亥革命的再评价和对于三民主义的再解释271
一 狭隘的排满主义271
二 政党内阁运动273
三 民初论民生经济276
四 直接民权和实业计划279
五 辛亥革命的价值282
六 三民主义的新解284
第四章 民族主义国家285
一 什么是民族主义285
二 由“反满”运动到反帝运动287
三 少数民族问题290
四 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292
五 大亚细亚主义294
六 国际主义者论民族问题295
七 家族问题297
八 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99
第五章 民权主义国家303
一 一国政事由人民作主303
二 直接民权才能把政权推出去拉回来305
三 万能政府307
四 五权宪法310
五 自由问题312
六 自由和团结的关系314
七 中华民国的军人316
第六章 民生主义318
一 民生主义的历史性318
二 由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319
三 土地政策的经济意义323
四 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325
五 中国的民粹主义329
六 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332
第七章 团结救国的革命政策334
一 主义和方法334
二 革命方法的根据338
三 中俄是一家339
四 需要新的血液来补养343
五 有群众力量才能实行三民主义346
第八章 知难行易哲学的政治价值350
一 哲学的政治性350
二 一切哲学的根本问题353
三 军人精神教育的三个要素357
四 先有行才有知358
五 知难行易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360
六 哲学和政治363
第九章 国际主义者对于中国问题的看法及其与三民主义的关系364
一 亚洲社会的不变性364
二 鸦片贸易和对华战争368
三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372
四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374
五 中国工人政党的政治纲领379
六 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381
后记383
鲁迅思想研究386
序言387
一 医学维新(科学维新)①390
第一章 鲁迅经历中所见新文艺的方向390
二 文艺至上394
三 与封建僵尸战398
四 与欧化绅士战(与正人君子战)401
五 从进化论到阶级论405
第二章 中国和中国人的镜子409
一 画眼睛409
二 排斥异端411
三 精神胜利414
四 无特操者417
五 上谄下骄420
六 示众者、旁观者、机会主义者423
七 唯无是非观425
八 民族精神的改造428
第三章 人生思想430
一 全体论430
二 评世故433
三 从怀疑思想到信仰真理437
第四章 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441
一 一治一乱的历史441
二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问题的根本)444
三 革命战术449
四 不抵抗主义(中国人的容忍)452
一 中国文艺界的阶级斗争(中国文艺界的斗争的必然性)455
第五章 文艺论455
二 遵命文学的流派458
三 革命文艺家462
四 文艺批评466
五 团圆主义469
六 文字革命(文学革命)473
第六章 作品和鉴赏476
一 主题(唯物论)476
二 文法(辩证法)479
三 阶级性和真实性482
四 普遍性和永久性486
一 文学的典型489
第七章 表现思想的方法和形式489
二 理论形象化493
三 文章风格496
四 冷静和热烈500
五 幽默和严肃502
六 主题的表现法505
第八章 文化遗产问题508
一 古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508
二 东西文化的交流511
三 论翻译516
四 孔子的批判520
一 中国小说史的著书524
第九章 古文学的研究和著述524
三 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根本问题529
四 历史小说534
五 古小说的影响537
关于改订版的几句话542
陕公与抗战543
命运二种547
新八股的始终550
关于中国工业化的若干问题555
土地改革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65
马克思主义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问题574
1993《何干之文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干之著;刘炼编 1993 北京:北京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五·七干校散文集
-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何干之文集 第三卷
- 1993
-
- 何干之文集 第一卷
- 1993年12月第1版 北京出版社
-
- 诗神的诱惑 东方诗歌史话
- 1993.12 海口:海南出版社
-
- 何大复先生集 卷之25-29
- 1750
-
- 何大复先生集 卷之9-13
- 1750
-
- 何琼崖散文集8集
-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何慧 何琼崖散文三集
- 1992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工会干部学习文选 之一
- 1953 湖南省总工会办公室
-
- 何士璇文集
- 199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干旱气象文集
- 1989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何孟雄文集
- 1986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风雨伴君行 我与何干之的二十年 何干之夫人回忆录
- 1998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