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史》求取 ⇩

前言1

绪论1

第一章反对殖民主义者贩卖毒品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恩戚兼施”的对外政策16

第一节 封建帝国与资本殖民主义国家的冲突16

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16

清初对俄国的交往和外交19

英国的通商要求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第一个声明20

英国侵犯中国主权的鸦片贸易23

林则徐的禁烟斗争24

第二节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7

英国发动战争27

道光朝“恩威兼施”的对英政策29

琦善卖国奕山投降33

璞鼎查来华扩大侵略34

江宁条约的签订37

战争失败的原因40

江宁条约后,英、美、法等国继续威胁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43

第三节 西方资本殖民主义国家联合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43

道光朝的外交45

英、法资本殖民主义国家要求扩大特权49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51

第四节 英、法、美、俄联合进行侵略战争57

战争经过57

天津条约59

换约纠纷与英法联军侵入北京62

咸丰朝的外交66

第五节 中华封建帝国传统对外政策的失败66

咸丰帝反对“借师助剿”68

丰帝对形势的分析及对策70

接见外国使节问题71

地方官各行其是的外交73

第二章独立、主权的丧失 中国沦为半殖民她国家77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的最大危机77

第二节 恭亲王奕訢的对外方针80

第三节 英国的“建议”和对外政策大讨论81

第四节 国家关税权为外人所掌握87

第五节 通商口岸与租界92

第六节 领事裁判权97

第七节 片面的最惠国条款102

第八节 外人夺取内河航行权 殖民国家对中国经济的掠夺105

第九节 赔款与借款 清政府财政权的丧失109

第十节 中国第一个外事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15

第三章资本殖民主义国家对中国领土的掠夺122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明、清朝的边防政策122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转化 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122

明、清朝的边防政策123

第二节 资本殖民主义国家对中国领土的掠夺130

葡萄牙割占澳门130

英国剖占香港136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139

第三节 收复新彊、伊犁的斗争145

俄、英对新彊的干涉和侵略145

清政府内都海防与边防之争146

左宗棠收复新彊149

交收伊犁的谈判149

收复新彊、伊犁的意义152

第一节 中华封建帝国与邻国的藩属关系156

第二节 麦援越南反对法国侵略的斗争156

第四章支援邻国反侵略斗争的失败 清朝外交上的妥协投降政策156

法国入侵越南158

中法交涉161

中法战争164

中法条约的缔结166

典型的投降外交169

中国与缅甸的关系173

第三节 英国吞并缅甸173

英国侵略缅甸174

中英关于缅甸的交涉175

第四节 支援朝鲜反侵略的中日战争177

中日初期交涉177

中日关于朝鲜问题的谈判186

支援朝鲜反侵略的中日战争191

外交活动与马关条约的缔结202

洋务派“自强”失败的原因210

第一节 洋务派“自强”的破产与变法运动的失败210

第五章反对帝国主义瓜分的阴谋 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210

变法运动的失败219

第二节 收回辽东半岛与中俄密约222

三国干涉还辽222

日本剖占台湾224

中俄密约226

第三节 中国领土被瓜分帝国主义各国强占租借地229

德国强租胶州湾229

俄国强租旅大230

英国强借威海卫232

法国强租广州湾234

日本划福建为势力范围235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36

第四节 帝国主义各国争夺铁路修筑权237

列强争夺修路权的活动237

清政府自修铁路的决定与列强的争夺240

帝国主义者私自瓜分在中国的权益245

第五节 教会与教案247

有关传教的条约规定248

教会和传教士的非法活动249

第六节 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及其被出卖252

义和团的兴起与“扶清灭洋”的口号252

西太后战和矛盾的政策256

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264

“东南互保”——地方当局与帝国主义的妥协271

辛丑条约274

西藏自十三世纪以来即归属于中国版图284

第一节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84

第六章英、俄、日企图分割西藏“满蒙” 清政府的屈服外交284

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285

第二节 英国侵略西藏各邻国289

英国早期企图侵入西藏的失败289

英国控制尼泊尔290

英国侵略哲孟雄292

英国控制不丹293

清政府的消极政策294

西藏地方政府反对英人进藏295

第三节 英国侵藏 驻藏大臣的投降外交295

英国第一次侵藏战争和藏印条约296

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和拉萨条约300

中英交涉和北京条约304

第四节 帝俄插手西藏 非法的英俄西藏协议305

帝俄插手西藏305

英俄交涉与英俄协定306

英国侵占拉达克、不丹308

第五节 清政府整理藏政 十三世达赖逃亡印度309

英国拉拢班禅309

张荫棠查办藏事309

十三世达赖逃印311

第六节 中俄关于收交东三省的交涉314

帝俄侵占东三省314

收交东三省的交涉315

杨儒拒绝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317

中饿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319

英日同盟与日俄战争320

第七节 在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清政府的“局外中立”320

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323

东三省遭受日、俄的割占325

第八节 帝俄侵入外蒙 日俄私分“满蒙”329

清政府管理外蒙简况329

帝俄侵入外蒙330

日、俄私分“满蒙” 清政府“联美”失败332

第一节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铁路修筑权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338

日本对“南满”铁路权的独占338

第七章辛亥革命大清帝国外文的回顾338

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340

帝国主义各国争夺铁路权342

“铁路国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346

第二节 大清帝国外交的回顾347

清帝国对付资本主义国家挑战的失败347

清政府的对外战争与外交353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与实践355

结束语367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370

1991《晚清外交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公素著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