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的中国秘密 美国国会对华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剖析》
作者 | (美)阿伦,(美)布里扎著;陈明编译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4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000703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089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来自美国的中国秘密》11
目录11
1 概要——神秘的、正在崛起的中国11
一、受技术饥渴煎熬的中国14
二、技术合作在艰苦地蠕动前进17
三、中国的改革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21
的影响21
四、是祸是福——扑朔迷离的前景23
五、美国的扶择——艰难的猜骰游戏28
2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回顾与透视35
一、难以消除的阴影——“文化革命”后遗症36
二、奇特、微妙、多彩但并不乐观的蓝图40
——中国经济40
〈1〉集权与分权并存的经济结构40
〈2〉一抹忽隐忽现的曙光——经济改革43
〈3〉雄心勃勃的“七·五”计划46
经济问题49
〈4〉望而生畏的环境——有待观察的49
三、对外开放52
——中国人终于悟出的起飞之道52
3 中国经济的困境与难题59
一、四组目标——科技现代化的追求59
〈1〉苦涩多于甜蜜的技术转让历史61
〈2〉铸剑为犁——“军转民”64
二、混乱的决策系统69
〈1〉百结待解——从企业角度来看技术引进72
〈2〉部门林立——从政府角度来看技术引进75
〈3〉闸门——金融和贸易组织78
〈4〉各有所图——外国公司的渗入79
〈5〉有待改革的外汇分配体制81
〈6〉还须理清关系的决策运行系统83
三、待提高的吸收和扩散能力89
〈1〉制约因素之一:人才匮乏92
〈2〉制约因素之二:管理落后93
〈3〉制约因素之三:转化能力低下94
〈4〉制约因素之四:供应环节薄弱96
〈5〉制约因素之五:内部割据,相互封锁97
〈6〉努力创造——寻求乐观的前景99
四、客观的结论100
4 对华技术转让中的山姆大叔102
一、雄关无数——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103
重重障碍103
〈1〉恶劣的投资环境105
〈2〉计划拖延与恼人的“竹杠”107
〈3〉缺乏有效保护的知识产权110
〈4〉可叹的现实:缺乏劳动力的10亿人之邦111
〈5〉外汇——引进计划的瓶颈113
〈6〉难于弥补的裂痕、管理体制的差距114
〈7〉投资环境比较,中国相形见拙115
二、案例分析——值得吸取的教训116
〈1〉交通117
〈一〉机车销售——通用电器公司捷足先登117
〈二〉教训多于成功的合作——“切诺基”120
——北京吉普有限公司120
〈三〉“麦道”——中国航空制造业的曙光122
〈2〉卫星通信……………………………………… (125〉〈一〉有关的背景材料:逼上梁山的选择125
——中国人渔翁得利126
〈二〉竞争激烈的卫星通信技术转让126
〈三〉纸上谈兵——中国对卫星的专业知识127
〈四〉会“养虎伤人”吗?——对美国的影响128
〈3〉计算机和电子工业130
〈一〉成功的先驱—IBM134
〈二)与IBM并驾齐驱的王安公司135
〈三〉Foxboro合资企业139
——中心企业在中国活动的天地144
〈四〉拾遗补缺144
〈4〉稳定广泛的热线:146
政府与高等院校的技术转让146
〈一〉政府间交往——最具保证的桥梁146
〈二〉健康而广泛的双边协议147
〈三〉学生交流——最富潜力的节目148
〈四〉不甘落后和私人交流150
三、几句并不多余的概括150
〈1〉日本:虎视中国市场的经济巨人152
一、有待结构筑的桥梁——外交政策展望152
5 各显神通——日本及西欧的对华外交政策152
和技术转让及出口政策152
〈2〉欧洲:不甘寂寞的强大对手155
二、各有高招——技术转让办法157
〈1〉日本:立体开发,全方位出击157
〈一〉对华技术转让的范围和类型157
〈二〉日本组织和参与者的技术转让特征162
〈2〉欧洲:不让纤毫,有喜有忧165
〈一〉联邦德国166
〈二〉法国170
〈三〉英国172
三、沉重的闸门——出口控制176
四、载舟之水——援助和出口投资资金182
〈1〉与技术转让相伴而行的发展性援助184
〈2〉花样繁多的投资资金188
〈3〉争论不休的混合式信用贷款192
五、多边政策的挑战194
答案的题196
一、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一道没有196
6 中国未来的经济和政治趋势196
二、难以捉摸的中国政治发展趋势203
三、一个世界注目的问题:206
技术转让对中国的影响206
〈1〉对经济的影响206
——成功的欢悦与坎坷的苦涩平分秋色206
〈2〉对政治体制的影响207
——积极与消极得失比较207
——一股强劲的冲击波209
〈3〉对社会变革的影响209
〈4〉市场社会主义——尚有争论的问题212
四、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216
五、能成功吗?——中国的现代化计划219
7 中国的现代化对全球的战略影响223
一、军事能力223
〈1〉从“小米加步枪”到并不完备的224
军事现代化224
〈2〉一个未知的谜:中国的军事战略226
——技术转让的结果227
〈3〉羽翼渐丰的军事力量227
〈4〉如何把握技术转让231
——困扰美国的诸种难题231
〈5〉谨慎的结论238
二、亚洲安全环境:是平静还是动荡?240
〈1〉微妙的周旋244
——中国的安全利益与外交政策244
——亚洲国家对中国现代化的态度250
〈2〉矛盾重重250
〈一〉东北亚地区251
〈二〉东南亚地区252
〈三〉南亚地区254
〈3〉扼要的结论255
8 美国的政策抉择258
一、政策——启动技术转让的钥匙…………………()〈1〉放松控制:着眼于潜在利益261
〈2〉积极合作战略:抢占“制高点”263
〈3〉技术杠杆:改善政治关系的杠杆265
〈4〉谨慎从事的论点:268
不能阻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68
〈5〉追求综合控制效应:多边办法。269
〈6〉开创新的途径:寻求有效的手段271
二、争论不休的要冲——出口控制政策273
〈1〉不厌其烦——必要的保险:276
许可证复审程序276
〈2〉是否多余的桎梏——巴黎统筹委员会291
〈3〉择善而从:其他控制政策294
三、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军事合作296
四、口衔橄榄枝的白鸽305
——学术与技术交流305
〈1〉负芨渡海:学生与学术交流306
〈2〉促进技术转让的良方:双边协定活动307
五、同全球贸易与竞争战略一致311
——促进性政策311
六、最后的阀门——美国国会的抉择327
1989《来自美国的中国秘密 美国国会对华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剖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阿伦,(美)布里扎著;陈明编译 198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国经济中的外国投资
- 1995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美国对中国的反应
- 1997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美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经济
- 1951 新建设杂志社
-
- 对美帝经济扩张政策的剖析 3
- 195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美国对华政策的分析
- 1949 冀南书店
-
- 婚姻法通论
- 1988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美国政治的实践
- 1965 今日世界社
-
- 美国的秘密勤务局
- 1971 世界文物出版社
-
- 美国外交家的秘密
- 1949 时代出版社
-
- 美国对中国的反应 中美关系的历史剖析
-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
- 1979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秘密的中国
- 1981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美国的中国形象
- 1999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
- 1997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