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经济史稿》
作者 | 李剑农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参考页数 | 291 |
出版时间 | 195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02·16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982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 殷周之际及周代前期1
第一章 甲骨文时代之经济史影2
一 产业情态3
二 生产工具与耕作方法4
三 社会经济关系7
第二章 周民族之来源及其初期生活情态12
一 周民族之来源问题12
二 周民族初期之生活情态15
第三章 周代之“封建”21
一 “封建”与宗法之意义21
二 周初进入“封建”组织之史迹及其原因23
第四章 宗周时期“封建”制度之进展28
一 鼎彝铭文中所记土地与奴隶之分割29
二 诗中所见“封建”制之扩张31
三 领主与农民之生活关系33
第二编 周代后期37
第五章 产业之进化39
一 由青铜器进入铁器时代39
二 职工之分业独立与冶铁业之成立42
三 农业技术之进步44
一 货币之意义48
第六章 金属货币制度之演进48
二 中国金属货币演进的器物与形制50
三 各种货币使用之时代61
第七章 商业之发展68
一 春秋时期之商业情态69
二 战国时期之商业情态72
三 关税制度之萌芽76
四 人口增加与大都会之兴起77
第八章 土地之兼并80
一 诸侯兼并80
二 世卿贵族的兼并83
三 战国时代私家豪富之兼并87
四 田赋制度之演进95
第九章 孟子的井田政策102
一 井田论之起源及演变102
二 孟子井田论之根据及其政策之由来112
第十章 商鞅的经济政策117
一 商鞅所处之时代117
二 商鞅变法之始末118
三 商鞅的政策与孟子的政策之比较119
四 商鞅政策之出发点及其成功之理由121
五 分封制下原有贵族领主势力之趋于毁灭124
附录 彻助贡一文127
第三编 两汉141
第十一章 两汉总叙141
一 经济上之基本情况142
二 经济领域的重心146
第十二章 农业的进展149
一 水利灌溉事业之推广149
二 农器与农业技术之改进154
三 新农器艺推行之效率158
四 天灾的影响162
第十三章 工业165
一 工业的门类及改进之程度165
二 工业生产之地方性169
三 工业生产之商品性与自然经济175
四 商品生产的冶铁与煮监178
第十四章 货币182
一 金之法定地位及与钱银之关系182
二 铜钱之变革--由半两变为五铢185
三 王莽之货币改制与失败189
四 五铢钱制之恢复及其破坏192
五 货币的购买力194
第十五章 商业199
一 商业之主要都会与交通199
二 市制205
三 商业之实际情态213
四 对外商业219
第十六章 土地225
一 富的观念与土地225
二 土地之买卖与争夺227
三 土地之分配与人口235
第十七章 赋税制度242
一 财政组织大概243
二 赋税之种类与变迁244
三 田租征纳物253
四 特殊地区之特殊赋税256
五 赋税之负担分配259
第十八章 经济思想及政策264
一 西汉前期264
二 西汉中期271
三 西汉后期276
四 王莽当权期中之改制281
五 光武中兴以后287
1957《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剑农著 195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第1卷 先秦两汉部分
- 199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诗经选译先秦两汉
- 1990年第1版 巴蜀书社
-
- 先秦两汉诗 2
- 成都:天地出版社
-
- 先秦两汉诗 1
- 成都:天地出版社
-
- 先秦两汉诗选讲
- 1984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
- 1991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先秦两汉文论选
- 199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先秦两汉史研究
- 1995 北京:中华书局
-
- 先秦两汉经济思想史略
- 1991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先秦两汉法家经济思想
-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先秦两汉诗精华
- 1996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先秦两汉 汉诗选译
- 1990 成都市:巴蜀书社
-
- 先秦两汉 汉书选译
- 1990 成都:巴蜀书社
-
- 先秦两汉 诗经选译
- 1990 成都:巴蜀书社
-
- 先秦两汉史论丛
- 1986 济南:齐鲁书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