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通史 第3卷 七世纪至十一世纪的非洲》求取 ⇩

1. 从世界史的范畴看非洲 I.赫尔贝克1

前言页1

插图目录11

1.1 旧大陆形势图15

图片目录15

向提供图片者致谢19

序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21

2. 伊斯兰教的降临和穆斯林帝国的扩张 M.埃尔·法西 I赫尔贝克24

编写计划说明 编写《非洲通史》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 B.A.奥戈特25

纪年注释27

2.1 饰板:麦地那的情景27

2.2 饰板:麦加的情景28

2.3 古兰经经页31

2.1 伊斯兰国土的扩张38

3. 伊斯兰教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在非洲的传播 M.埃尔·法西 I.赫尔贝克44

3.1 到公元1100年,非洲的伊斯兰化地区46

3.2 到公元1500年,非洲的伊斯兰化地区47

3.1 凯鲁万清真寺内一座雪松雕的宣教台的明细图54

4. 七世纪以后作为非洲一种社会体制的伊斯兰教 Z.德拉马尼-优素福73

5. 苏丹地区的各族人民:人口流动 F.德-梅德罗斯93

5.1 11世纪的西部非洲98

5.1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清真寺107

6.讲班图语的各族人民及其扩展 S.卢旺加-卢尼伊戈 J.范西纳110

6.1 班图语族的扩张114

6.1 鲁塔雷的香蕉种植园117

6.2 卢旺达境内鲁伦博遗址出土的早铁器时代陶器(乌雷韦)119

6.3 卢旺达境内卡布耶地方出土的早铁器时代陶器(乌雷韦)119

6.4(a-c) 卢旺达境内布塔雷地区经复原的早铁器时代炼铁炉剖面图120

6.2(a) 在卢旺达发现的一个早铁器时代炼铁炉的复原图:尼亚鲁亨盖里Ⅰ121

6.2(b-d) 早铁器时代炼铁炉的出土:122

(b) 卡布耶XXXV122

(c) 尼亚鲁亨盖里Ⅰ122

(d) 吉萨加VI122

7. 埃及--从阿拉伯征服到法蒂玛统治结束(公元1171年) T.比昂基129

7.1 阿拉伯埃及130

7.2 法蒂玛统治时期的清真寺:清真寺正面11世纪的装饰149

7.1 开罗的伊本·图伦清真寺149

7.3 开罗旧城法蒂玛时期的坟墓150

(b) 11世纪的碗151

(a) 10世纪的罐151

7.4(a-b) 法蒂玛统治时期埃及的釉绘陶器:151

7.5 巴卜·奈斯尔--法蒂玛统治时期城墙的城门之一153

7.6 朱尤希清真寺154

8. 基督教努比亚文明的全盛时期 S.贾科别尔斯基155

8.1 基督教努比亚158

8.1 古栋古拉的王家建筑161

8.2 古栋古拉的清真寺建筑161

8.2 法拉斯大教堂的壁画:公元866-902年期间法拉斯主教基罗斯的肖像162

8.3 西德贝拉基督教时期遗址的平面图164

8.4 努比亚寺院组合体维兹堡的平面图164

8.3 法拉斯大教堂里发现的玻璃高脚杯167

8.4 法拉斯大教堂的壁画:公元1005-1036年期间法拉斯主教马里亚诺斯的肖像172

8.5 努比亚教堂建筑发展的第二阶段176

8.6 努比亚教堂建筑发展的第三阶段177

8.5 法拉斯大教堂甬道北端的情景以及该教堂大幅壁画耶稣诞生图,公元1000年179

9. 北非遭到征服和柏柏尔人的抵抗 H.莫纳181

9.1 阿拉伯人对马格里布的征服186

9.1 特贝萨城的卡拉卡拉拱门191

10. 马格里布的独立 M.塔尔比199

10.2 非斯城里卡拉维因清真寺的宣礼塔208

10.1 非斯城全景208

10.3 马拉喀什的库巴·巴拉迪因清真寺:穹顶下的精细装饰209

10.4(a-b) 苏斯的隐修所:213

(a) 隐修所四周围墙213

(b) 隐修所内院213

10.5 凯鲁万附近的大湖--拉卡达湖220

10.6 科尔多瓦的清真寺西边正面的大门221

11. 南北关系中撒哈拉和撒哈拉居民的作用 T.莱维基224

11.1 撒哈拉225

11.2 姆扎布诸绿洲之一253

11.1 杰里德地方托泽尔城中建于10世纪的清真寺253

12. 法蒂玛王朝的兴起 I.赫尔贝克254

12.1 5/11世纪上半叶的马格里布259

12.1 马赫迪亚半岛鸟瞰260

13. 阿尔莫拉维德 I.赫尔贝克 J.德维斯272

13.1 阿尔莫拉维德帝国:城镇和遗迹285

13.2 阿尔莫拉维德王朝时期塞内加尔河沿岸图288

13.1 马拉喀什:第一个阿尔莫拉维德王朝宫殿的出土文物293

13.2(a-b) 阿尔莫拉维德装饰艺术:294

(a) 铜门的细部294

(b) 铜门环295

13.3(a-b)297

(a) 在阿尔及利亚发现的阿尔莫拉维德铸币和冲压模具297

(b) 阿莫尔拉维德金币297

14. 西部非洲的贸易与商路 J.德维斯298

14.1 跨越撒哈拉沙漠途经的地带:当今的等雨量线图300

14.2 伊本·豪卡勒描述的商路304

14.1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当地制的陶器产品317

14.3 法蒂玛征服前夕的金币铸制点320

14.4 伊德里斯王朝时期西马格里布第纳尔硬币铸造点321

14.5 公元910年之后穆斯林世界西部的金币铸制点322

14.2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法蒂玛的玻璃法码323

14.6 阿尔莫拉维德金币的铸造坊326

14.3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金丝329

14.4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半截金锭329

14.5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银链330

14.7 巴克里的日程图(西段部分)331

14.8 伊德里西的日程图(西段部分)335

14.9 跨撒哈拉贸易沿途遗址(9-11世纪)338

14.7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进口玻璃高脚杯342

14.6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陶制油灯342

14.10 西部非洲的产金区域345

14.8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赤土陶俑350

14.9 泰格达乌斯特/奥胡达古斯特:锻铁天平353

15. 乍得地区--十字路口 D.兰格 B.W.巴尔金多合作355

15.1 在喀麦隆北部胡鲁夫出土的铜制品360

15.2 在喀麦隆北部胡鲁夫出土的原始人形陶罐361

15.3 喀麦隆北部的德格斯丘陵361

16. 几内亚地区:概况 瑟斯顿·肖374

16.1 几内亚地区:本章所涉及的地方375

16.2 瓦苏遗址的平面图384

16.3 瓦苏遗址中的两个圈385

16.4 克巴奇的竖琴石386

(d) 青铜悬垂装饰品,形状为一只鸟和两枚蛋,上面的叉形饰物和珠子由铜丝相连390

(c) 装在铜棍上的青铜豹子头骨390

(b) 青铜垂饰山羊头390

(a) 微型青铜垂饰头像390

16.1(a-h) 从伊格博-乌库遗址挖掘出土的文物:390

(f) 青铜带托座碗391

(h) 青铜月牙形碗391

(g) 青铜贝壳,顶带一只动物391

(e) 青铜圆柱形碗391

17. 几内亚地带:喀麦隆山与象牙海岸之间的各族人民 B.W.安达J.R.安匡达赫合作397

17.1 本章所涉及的城镇和遗址398

17.2 本章提到的语种、民族和王国399

17.3 加纳共和国贝戈出土的10至11世纪的彩陶405

17.5 加纳共和国纳布伊佩出土的7到9世纪的陶器406

17.4 加纳共和国纳布伊佩出土的7至9世纪的陶器406

17.6 出土于加纳共和国恩库夸-布奥霍的第二时期的陶器408

17.7 出土于加纳共和国恩库夸-布奥霍的第一时期的金坦波文化的文物408

17.8 出土于加纳共和国切雷克切雷特的沙伊地方当梅族陶工制作的铁器时代中期陶器410

17.1 一位“奥尼”(国王)雕像上的赤陶土头形,出土于伊费的伊塔-耶茂417

17.2 一座雕像的赤陶土头形,可能是一位王后,出土于伊费的伊塔-耶茂418

17.3 在伊费的伊费瓦拉路旁发现的一个赤陶土头形419

17.4(a-f) 伊格博-乌库的出土文物:426

(c) 公羊头形的青铜垂饰装饰品426

(b) 青铜权杖饰头426

(a) 象头形青铜垂饰装饰品426

(d) 带套索的青铜壶和青铜祭坛座427

(e) 球形壶427

(f) 陶罐427

18. 上几内亚:象牙海岸与卡萨芒斯河之间的各族人民 B.W.安达433

18.1 西非主要自然地理区域434

18.2 西非语系437

18.3 “曼丁”各族人民和他们的语言438

18.4 上几内亚地区的人口移动445

19. 非洲之角 特克勒-查迪克·梅库里阿456

19.1 非洲之角457

19.1 阿尔马国王统治时期的货币459

19.2 格里马大主教福音书466

19.3 阿戈伍的特切库斯(圣西里亚克斯)教堂内观468

20. 埃塞俄比亚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 E.塞鲁利470

21. 东部非洲沿海地带和科摩罗群岛 F.T.马萨奥 H.W.穆托罗480

21.1 曼达遗址485

21.1 科摩罗群岛姆罗-代乌阿出土的陶器488

21.2 科摩罗群岛多莫尼-昂儒昂的古设拉子清真寺489

22. 东部非洲内陆地区 C.埃雷特505

22.1 公元7-9世纪左右东部非洲的主要社会群体507

23. 中部非洲--赞比西河以北 D.W.菲利普森525

23.1 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考古文化527

23.2 中部非洲的考古遗址528

23.1 基萨尔时期早期的墓穴:卡米兰巴遗址531

23.3 桑加出土的陶器和一支象牙镯532

23.2 典型的基萨尔时期的墓穴:桑加遗址533

23.4 从赞比亚东部马克韦石洞出土的卢安瓜传统的陶器539

23.5 现代伦圭本古传统陶器540

24. 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以南 T.N.赫夫曼542

24.1 公元700-900年间南部非洲以陶器风格划分的一些族群543

24.2 公元950-1000年间南部非洲的族群及其迁移情况545

24.3 班图牧牛文化的生活居住布局548

24.4 按照公元1050年的形式再现的K2的遗址552

24.5 公元1075年和1150年马庞古布韦形式的再现553

25. 马达加斯加 B.多梅尼契尼·腊米亚拉马纳纳557

25.1 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群岛559

25.1 香樟树562

26. 散居在亚洲的非洲人 Y.A.塔利布 根据F.埃尔-萨米尔供稿编写575

26.1 氏族战斗,取自尼扎米的哈姆萨手稿583

27. 非洲各地区间的相互关系 A.巴思利 克劳德· 梅拉苏合作599

27.1 9-11世纪非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600

27.1 马里境内萨赫勒地区的牧民季节性迁移放牧602

28. 公元七至十一世纪--非洲形成期的五个世纪 J.德维斯 J.范西纳612

28.1(a-g) 非洲牛的品种:616

(a) 南非乳牛群,扎伊尔616

(b) 卢格韦尔种公牛,扎伊尔616

(c) 来自卢旺达的公牛616

(d) 德文牛与南非乳牛杂交的母牛616

(e) 恩达玛公牛,扎伊尔617

(f) 弗里斯兰乳牛群,扎伊尔617

(g) 泽西种母牛,扎伊尔617

28.2 泥砖砌的房屋建筑:一座圆顶卧室623

28.3 公元6至10世纪之间在当今尼日尔共和国境内制作的赤土陶俑625

28.4 赭色泥土制作的赤土陶器女性躯干626

28.5 陶器碎片覆盖层,出土于伊费的伊塔-耶茂627

28.6 在泰格达乌斯特发现的金丝珠宝饰品630

28.7(a-b) 伊格博-乌库:光玉髓垂饰、光玉髓练子和玻璃珠串631

(c)头上包着棉布套的人颅骨,出土自特勒姆岩洞634

28.8(a-b) 梯形外衣,出土自特勒姆岩洞634

28.9 在泰格达乌斯特发现的纺锤锭盘635

28.10 在象牙海岸北部发现的靛青染缸635

28.11 瓦拉塔地方盐的生产:一支载着棒状盐驮的商队636

编写《非洲通史》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名单649

作者简历651

参考文献目录654

索引702

1993《非洲通史 第3卷 七世纪至十一世纪的非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M.埃尔·法西(M.El Fasi)主编 1993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非洲通史  第4卷  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的非洲(1992 PDF版)
非洲通史 第4卷 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的非洲
1992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欧洲经济史  第二卷  十六和十七世纪(1988 PDF版)
欧洲经济史 第二卷 十六和十七世纪
1988
世界史画卷  非洲卷(1996年06月第1版 PDF版)
世界史画卷 非洲卷
1996年06月第1版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
非洲通史·近代卷(1995年04月第1版 PDF版)
非洲通史·近代卷
1995年04月第1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非洲通史第二卷--非洲古代文明(1984年12月第1版 PDF版)
非洲通史第二卷--非洲古代文明
1984年12月第1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非洲通史第一卷--编史方法及非洲史前史(1984年12月第1版 PDF版)
非洲通史第一卷--编史方法及非洲史前史
1984年12月第1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非洲通史 第一卷 编史方法及非洲史前史(1984年12月第1版 PDF版)
非洲通史 第一卷 编史方法及非洲史前史
1984年12月第1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非洲——四百年的奴隶贸易(1983年12月第1版 PDF版)
非洲——四百年的奴隶贸易
1983年12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非洲通史  第二卷  非洲古代文明(1984年12月第1版 PDF版)
非洲通史 第二卷 非洲古代文明
1984年12月第1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非洲通史现代卷(1984 PDF版)
非洲通史现代卷
1984
15-19世纪非洲的奴隶贸易(1984 PDF版)
15-19世纪非洲的奴隶贸易
1984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黑非洲史  第3卷  下(1980 PDF版)
黑非洲史 第3卷 下
1980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世界史画卷  非洲卷(1996 PDF版)
世界史画卷 非洲卷
1996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世纪非洲美术(1997 PDF版)
20世纪非洲美术
199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世纪非洲文学(1991 PDF版)
20世纪非洲文学
199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