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理想境界之路 中国社会主义百思集》求取 ⇩

第一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抉择1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历史规律1

1.社会主义说不清吗?1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4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8

一个历史过程?8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没有改变历史规律11

4.怎样看待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1

5.怎样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14

6.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17

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抉择21

7.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总是“老师打学生”?21

8.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4

9.中国是否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27

四、社会主义道路抉择后的思考30

10.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超越历史阶段吗?30

11.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吗?33

1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无人所有”吗?35

第二章 四十年总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初步显示39

一、站在历史的高度总览四十年39

13.为什么说建国四十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辉煌的历史时期?39

14.十年巨变的原动力是什么?42

15.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靠的是什么?45

16.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48

二、用发展的眼光总览四十年51

17.如何看待我国农业的发展?51

18.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54

19.为什么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仍然存在不健康因素?57

三、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总览四十年61

20.在中国“人均300美元”是怎样一个概念?61

21.如何衡量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63

22.怎样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67

23.怎样正确进行横向国际比较?71

一、掌握科学的比较方法71

第三章 可比与不可比: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71

二、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74

24.为什么说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正在缩小?74

25.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到底居世界多少位?78

26.怎样看待美国的“富”?80

三、中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比较84

27.如何看待日本的经济发展?84

28.怎样看待新加坡、南朝鲜的经济发展?86

29.如何看待台湾的经济发展?88

30.怎样看待香港的经济发展?91

31.如何对中国与印度进行比较?93

第四章 中国的民主大厦:从无到有的创建96

一、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96

32.什么是民主?96

33.关于民主问题有哪些误解?100

34.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资本主义民主?103

35.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09

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伟大成就109

3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健全起来的?113

37.我国公民怎样参与国家管理与社会生活管理?116

38.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120

三、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124

39.为什么要把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124

40.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126

41.为什么在和平建设时期仍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29

42.我们应当从几次政治曲折中吸取哪些教训?132

43.新时期的青年怎样为推进民主建设而努力?134

第五章 人道、人权与自由: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137

一、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137

44.什么是人道主义?137

45.人道主义历史观错在哪里?140

46.无产阶级讲不讲人道主义?143

47.怎样看待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非人道现象?145

48.如何衡量人权问题的历史地位?148

二、社会主义与人权148

49.怎样正确看待资产阶级人权观念的历史作用与局限?151

50.为什么说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人权?155

三、社会主义与自由157

51.怎样准确地把握自由的社会意义?157

52.民主制度下有没有不受限制的政治自由?160

53.社会主义讲不讲公民政治自由?163

54.怎样看待“新闻自由”?166

第六章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植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的大树171

一、政党制度形式决定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171

55.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为什么必须有政党领导?171

56.各国政党制度为什么呈现不同的形式?174

57.中国为什么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177

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180

58.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80

59.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183

60.中国是“一党专政”吗?185

61.怎样正确看待党内的腐败现象?188

62.怎样改善党的领导?191

三、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194

63.多党制是一种世界潮流吗?194

64.为什么说中国不能实行多党制?197

65.为什么必须反对“政治多元化”?200

66.怎样健全中国的政党制度?203

67.为什么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207

一、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207

第七章 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07

68.为什么要特别注意反对民族虚无主义?209

69.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究竟在哪里?212

70.为什么必须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215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精神支柱218

71.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218

72.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221

7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哪里?225

74.为什么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228

75.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思潮?230

三、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33

76.为什么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33

77.为什么必须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235

78.怎样正确处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关系?239

第八章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242

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42

79.什么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42

80.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45

8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改革?248

82.为什么说在封闭的条件下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251

二、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254

83.在改革开放问题上有哪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254

84.中国能不能试行经济私有化?257

85.只有当殖民地才能致富吗?259

三、改革开放需要安定团结的良好环境264

86.保持中国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战略意义?264

87.为什么说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266

88.怎样才能维护我们国家的稳定?269

第九章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73

一、科学地评价我们走过的路273

89.高度集中体制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273

90.我国是怎样探索突破高度集中体制之路的?275

91.如何评价高度集中体制的作用与局限?27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80

9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不断自我发展的社会?280

93.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与曲折告诉我们什么?283

94.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285

95.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89

三、我们走在大路上291

96.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吗?291

97.中国平暴斗争的胜利具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94

98.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会不会变?297

99.怎样理解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300

100.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怎样的历史责任?303

1991《通向理想境界之路 中国社会主义百思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克主编 1991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主义思想史纲(1998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史纲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社会主义思想史纲(1998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史纲
1998
费边社会主义思想( PDF版)
费边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史(1949.08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史
1949.08 生活·读书·新知上海联合发行所
社会主义思想宝库(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宝库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下(1987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下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思想通史简编(1988.09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通史简编
1988.09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思想史(1949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史
194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新路向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之后(1995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新路向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之后
1995 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1980 PDF版)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
198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到社会主义之路(1964 PDF版)
到社会主义之路
196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社会主义思想史(1949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史
1949 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邓小平社会主义基本思想(1998 PDF版)
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邓小平社会主义基本思想
1998 北京:蓝天出版社
中国:走向成功之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历程(1994 PDF版)
中国:走向成功之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历程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下(1987 PDF版)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下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