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判与重释》
作者 | 程金城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4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601185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697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篇 原型批判1
第1章 原型概念溯源3
从柏拉图到荣格3
原型与西方现代人文科学15
现代原型理论的生成26
第2章 荣格原型理论剖析34
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学理论34
原型结构分析38
原型理论与现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47
第3章 “集体无意识”辨析55
“无意识”意指“结构”55
“集体”旨在“本原”60
“集体无意识”与“原型”63
本能与原型66
第4章 “原始意象”辨析75
原型与原始意象和理念75
原始意象的承传和“瞬间再现”82
第5章 荣格原型研究质疑89
特殊现象还是普遍人性90
心灵发现还是结构分析95
对荣格研究方法的质疑98
第6章 荣格理论的难题与潜在意义103
荣格理论的难题与面临的挑战103
原型理论假设的重大潜在意义108
第7章 原型批评对原型理论的突破116
原型与仪式118
原型与心理122
原型与神话125
第8章 原型批评的批评130
心理视角向文化视角的转变130
心理分析向结构分析的倾斜132
宏观的视角与封闭的体系135
局部的精到与整体的局限139
关于原型与神话关系的思考145
下篇 原型重释153
第9章 典型的行为模式155
生理本能与原型心理的深层联结155
压抑与“集体人”的创作性经验165
生理本能与原型之“型”172
第10章 典型的领悟模式--原型的心理之维180
典型的领悟模式180
特殊的心灵符号184
克服匮乏感的产物189
感觉经验同化为心理事件197
形式感与形式结构的特殊契合205
第11章 典型的再现模式--原型的文化之维209
关于“典型的再现模式”209
情结借文化反复再现出原型213
心理经文化反复再现为模式218
文化精神再现“集体的人”222
第12章 原型的内涵与外延229
原型的内涵与维度229
原型的外延与形态240
第13章 原型之源蠡测253
原型之源在“食色”253
“食色”作为“典型情境”元点263
“男女”作为符号原型275
第14章 原型与文艺284
原型与文艺本体284
原型与作家创作291
原型与艺术接受298
原型的突破与文艺的发展304
心理原型与文艺断想307
第15章 原型与中国文化317
“意义的原型”与“意象的原型”317
原型与《易经》和“道”319
原型与中国艺术327
原型理论在当代中国333
1998《原型批判与重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程金城著 1998 北京:东方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牛顿原理批判
- 1937 新知书店
-
- SDI批判
- 1988.02 岩波書店
-
- 裁判批判
- 1981.11 日本評論社
-
- マキアヴェリズム
- 1978.09 第三文明社
-
- 判断力批判 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年01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
- 批判集
- 1975 华中师院黄石分院中文系
-
- 再批判
- 1958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李敖批判·批判李敖
- 1980 大千文化出版社
-
- 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
- 199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典型批判
- 197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 哈伯玛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神话-原型批评
- 1987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判断力的批判 上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选择的批判 与李泽原对话
- 1988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