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求取 ⇩

目录1

序言1

自序1

导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课题3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建设中的若干认识问题3

一、先验预设6

二、概念混淆7

三、机械的经济决定论9

四、“单构”思路11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的必然性13

一、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的内涵13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互斥性和兼容性16

三、来自马克思的启示20

四、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24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是时代的呼唤25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世界形象26

二、新旧体制“青黄不接”的警示28

三、制度建设是根本出路30

第一篇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的研究视野及价值取向35

第一章 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的研究视野35

第一节 物质利益追求中的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36

一、物质利益追求对社会进步的作用36

二、物质利益追求对人的发展的作用40

第二节 社会进步中的物质利益追求与人的发展41

一、社会进步对物质利益追求的作用42

二、社会进步对人的发展的作用45

第三节 人的发展中的物质利益追求与社会进步49

一、人的发展对物质利益追求的作用50

二、人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51

第四节 物质利益追求、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在中国的嬗变53

一、社会本位模式的形成53

二、近代中国关于传统模式出路的求索59

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67

第二章 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的价值标准76

第一节 “世界历史”的内涵77

一、康德的“世界公民”77

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80

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83

第二节 当代世界“一体化”92

一、各国人民对命运忧虑的主题“一体化”92

二、信息全球化94

三、科学技术国际化95

四、经济国际化96

第三节 当代中国走向“世界历史”的真谛98

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昭示99

二、现代化与走向“世界历史”103

三、社会主义与走向“世界历史”107

四、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113

第二篇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精神117

第三章 尚公精神117

第一节 尚公精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117

一、尚公精神的基本含义117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体与尚公精神120

三、对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若干理论的分析123

第二节 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26

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关系的内在逻辑126

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思路128

一、政府经济行为的尚公精神133

第三节 经济主体的尚公精神133

二、国有企业经济行为的尚公精神139

三、国有企业职工的尚公精神142

四、个体经营者、私营业主的尚公精神145

第四章 大容精神14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大容精神的依据148

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大容精神148

二、社会主义与大容精神152

三、现代化后发国家与大容精神153

第二节 大容精神与肃清反现代化思潮155

一、民主革命时期肃清反现代化思潮的先天不足156

二、建国后反现代化思潮的顽强表现及危害162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166

第三节 大容精神的主要培育途径166

二、坚持科学标准171

三、创造宽松环境172

第五章 公平精神173

第一节 公平的内涵173

一、公平、合理、平等辨173

二、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178

三、公平是一个总体性概念179

第二节 公平精神与对人的关切182

一、牺牲公平不能带来效率182

二、对西方“诸葛亮”们失算的反思188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中的两种非理性惩罚及其对策191

一、改革前的平均主义问题191

二、现实中的社会不公问题194

三、现实中的平均主义问题196

四、克服双重非理性的对策199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种非理性惩罚及其对策201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社会不公问题201

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平均主义问题204

三、克服双重非理性的对策206

第五节 收入分配中的两种非理性惩罚及其对策208

一、现实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208

二、现实收入分配中的社会不公209

三、克服收入分配中双重非理性的对策213

第六章 进取精神217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民族进取精神218

一、市场经济对进取精神的亲和性218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培养民族进取精神的特殊重要性224

第二节 进取精神与“庸俗关系学”228

一、“庸俗关系学”的表现及其危害229

二、“庸俗关系学”存在的原因235

三、铲除“庸俗关系学”的对策240

第三节 勤俭建国,锐意进取242

一、马克斯·韦伯的启示243

二、坚持勤俭建国方针、培养进取精神250

第四节 科教兴国与进取精神259

一、发展现代教育259

二、发展科学技术263

三、造就现代企业家266

第七章 诚信精神269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商业欺诈269

一、经济自由主义留下来的负效应269

二、市场经济自发性与黑市经济272

三、市场经济自发性与“莱蒙”市场274

四、市场经济自发性与道德风险275

第二节 党和政府行为的诚信精神275

一、党和政府行为的诚信精神的极端重要性276

二、党和政府行为诚信精神的培养279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债务——债权关系中的诚信精神284

一、国有企业的“还债无意识”284

二、国有企业之间的“三角债”286

第四节 日常买卖行为中的诚信精神289

一、日常买卖行为中诚信精神的重要性290

二、日常买卖中的欺诈表现及其治理292

第一节 竞争与互助295

第八章 互助精神295

一、竞争296

二、互助300

三、竞争与互助的关系302

四、培植互助精神必须反对两种不良倾向304

第二节 互助精神的重要性309

一、无产阶级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的体现310

二、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317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互助精神的基本内容319

一、加强互助观念教育,增强互助意识319

二、提供民间互助的机制和环境321

三、政策性扶贫323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系统324

第九章 市场经济体制道德规范与评价的方法论原则331

第一节 商品价值规律与人生价值标准的统一331

第三篇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评价331

一、商品价值规律对人生价值取向的作用及其局限332

二、准确把握商品价值规律与人生价值标准的关系339

第二节 道德规范适度与道德教化超前的统一343

一、道德规范与道德教化的关系344

二、道德规范的“适度”原则349

三、道德教化的超前原则356

第三节 道德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与超越的统一364

一、“市场经济需要”的全面性364

二、道德对市场经济适应与超越并重的依据369

第十章 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376

第一节 资源配置中的道德规范376

一、资源的伦理性377

二、资源配置道德规范的必然性379

三、资源配置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3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表现形式的道德规范394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94

二、坚持改革开放396

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397

四、坚持人的全面发展397

第三节 经济调控手段的道德规范399

一、治理市场秩序399

二、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401

第十一章 企业行为道德规范405

第一节 企业行为道德规范的必然性405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企业行为道德规范的必然性405

二、企业发展与企业行为道德规范的必然性407

第二节 “企业不道德行为”问题411

一、“企业不道德行为”的特征412

二、“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危害及成因416

第三节 企业行为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419

一、在增进宏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419

二、在增进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增进经济效益421

三、关心人、为了人、解放人、提升人的本质力量423

四、杜绝企业外部性行为427

第十二章 个人经济行为道德规范431

第一节 做人的基本准则431

一、爱祖国432

二、爱人民434

三、爱劳动439

四、爱科学442

五、爱社会主义443

第二节 个人经济行为的一般性道德规范444

一、坚持以义导利,反对见利忘义444

二、坚持以诚为本,反对坑、蒙、拐、骗448

三、重信誉、重友谊,反对重钱轻情452

第三节 个人职业道德规范453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职能454

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456

第十三章 官员行为道德规范461

第一节 官员行为道德规范的重要性462

一、摆脱“周期率”威胁的重要途径462

二、“第二次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465

第二节 官员行为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469

一、坚持无产阶级道德的最高标准469

二、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471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协调发展472

四、以法制和纪律来约束官员行为道德规范474

一、以天下为己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476

第三节 官员行为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476

二、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478

三、以道制欲,保持廉洁,克己奉公481

四、自觉接受社会监督485

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487

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488

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道德评价系统490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道德评价对象的主体指谓490

一、广义主体道德行为作为评价对象的理论依据491

二、广义主体道德行为作为评价对象的实践依据494

三、广义主体道德行为作为评价对象的实践意义496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道德评价的标准497

一、人民利益至上标准498

二、生产力标准500

三、社会主义本质标准502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道德评价的根据504

一、唯动机论的局限505

二、唯效果论的局限508

三、动机和效果辩证统一是道德评价的根据510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道德评价的结构模式513

一、道德评价的性质结构514

二、道德评价的等级结构515

三、全方位覆盖社会生活的道德评价518

第五节 培植信念与畅达舆论523

一、培植信念的极端重要性523

二、高度重视畅达舆论526

主要参考文献529

后记530

1997《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同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喻承久,张梦义著 1997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德国经济  管理与市场(1995 PDF版)
德国经济 管理与市场
199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PDF版)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探索与争鸣杂志社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论析(1994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论析
1994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市场经济体制十讲(1994 PDF版)
市场经济体制十讲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夜半私语  陈凯谈性功能障碍(1996 PDF版)
夜半私语 陈凯谈性功能障碍
199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市场经济新体制(1993 PDF版)
市场经济新体制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日、德与中国市场经济(1998 PDF版)
美、日、德与中国市场经济
1998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体制(1992 PDF版)
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体制
199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市场经济体制国际比较(1996 PDF版)
市场经济体制国际比较
1996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1999 PDF版)
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
199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印度市场经济体制(1994.08 PDF版)
印度市场经济体制
1994.08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经济人与道德人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1995 PDF版)
经济人与道德人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市场经济与中国(1994 PDF版)
市场经济与中国
1994 北京:新华出版社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1997 PDF版)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1997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市场结构与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1987 PDF版)
市场结构与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
1987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