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述评》求取 ⇩

上篇 温病述义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温病及温病学的特点3

一、温病的特点3

二、温病学的特点4

第二节 温病学发展史略5

一、中医药学第一次兴盛争鸣时期以来对温病的论述5

二、中医药学第二次兴盛争鸣时期以后在温病理法上的成就12

三、中医药学第三次兴盛争鸣时期在温病学方面的咸就和前景20

第三节 温病与伤寒21

第四节 温病与温疫26

一、疫、温之辨的由来27

二、明以前对疫、温同异的认识27

三、疫、温性质及其真正关系29

第五节 伏邪学说31

一、伏邪学说的起源和发展32

二、邪伏部位与外发途径35

三、对伏邪学说应有的认识37

第六节 温病的分类39

一、外因43

第二章 病因及侵入途径43

第一节 病因43

二、内因与发病48

第二节 侵入途径50

一、体表侵入说51

二、口鼻侵入说51

第三章 温病病机54

第一节 卫气营血的实际意义55

一、审部位浅深55

二、测病理传变56

三、辨证侯特征61

四、定治疗法则62

第二节 三焦的实际意义63

一、审邪犯部位64

二、测阶段机理65

三、辨证侯特征70

四、定治疗法则70

第三节 三焦、四分的相互关系72

第四章 温病诊法特点74

一、辨舌76

第一节 辨舌、验齿76

二、验齿86

第二节 辨斑疹、白?88

一、辨斑疹88

二、辨白?90

第三节 几个症状的辨析91

一、发热与出汗92

二、谵妄与神昏101

三、痉、厥107

一、平时预防115

第五章 温病防护和治疗法则115

第一节 防护115

二、病时护理123

第二节 治疗法则126

一、治疗原则127

二、治疗常法130

(一)解麦法130

(二)清气法131

(三)和解法133

(四)祛湿法134

(五)通下法137

(六)清营凉血法138

(七)开窍法140

(八)息风法141

(九)滋阴法142

(十)固脱法143

〔附〕温病治法——补法(节录)145

第六章 温病辨证施治148

第一节 温热证治148

一、卫分证148

(一)风热表证148

(二)暑热表证149

(三)燥热表证150

二、气分证151

(一)邪热郁肺151

(二)邪热犯胃152

(三)热结于肠153

(四)邪犯少阳154

三、营分证156

(一)邪热灼营156

(二)逆陷心包157

(三)内闭外脱157

(一)热盛迫血159

四、血分证159

(二)热盛动风160

(三)真阴耗竭161

(四)虚风内动162

第二节 湿热证治163

一、邪阻膜原163

二、上焦证164

(一)湿热犯表164

(二)变见少阳165

三、中焦证166

(一)湿重167

(二)热重(包括湿热并重)169

(三)变见厥阴171

四、下焦证173

(一)缓解173

(二)恶化173

第三节 几个症状的辨证施治179

一、斑疹的辨证施治179

二、谵妄与神昏的辨证施治184

三、痉、厥的辨证施治189

第四节 温病兼夹证的治疗191

一、夹痰饮191

七、震颤192

六、失语192

二、夹食滞192

三、夹气郁193

九、痿躄193

八、肢体强直、手足拘挛193

十、瘫痪194

第七节 温病愈后的调理194

五、夹积聚194

四、夹血瘀194

第五节 温病瘥后复证的治疗195

一、劳复196

二、食复197

三、感复198

第六节 温病后遗证的治疗198

一、低热199

二、咳喘199

三、泄泻199

四、耳聋、目昏200

五、神呆201

第一章 叶香岩温病论著类评209

下篇 选粹类评209

第一节 温病法沦210

一、温热病辨证论治纲领213

(一)感传规律及与伤寒辨别213

(二)辨证论治原则215

二、湿热病辨证论治要点216

三、“四分”证治221

(一)邪在卫表221

(二)流连气分224

(三)邪入营分235

(四)邪陷血分237

四、论妇女病温238

(一)辨舌245

五、辨舌、齿,斑疹、白痦的证治245

(二)辨齿264

(三)辨斑疹271

(四)辨白?279

第二节 温病病论280

一、论春温病280

二、论风温病281

三、论暑热病285

四、论秋燥病293

第二章 陈平伯《风温论》类评296

一、提纲证297

二、风温犯肺298

三、兼及阳明299

四、热灼营阴304

五、并见它证307

第三章 薛生白《湿热条辨》类评312

第一节 湿热证辨治313

一、提纲证313

二、上焦证315

(一)邪犯卫气315

(二)湿热郁阻气分膜原319

三、中焦证320

(一)湿热阻气320

(二)湿从热化323

(三)化燥伤津动风325

(四)化热入营,发疹动风329

(五)邪入心包,引动肝风330

(六)阳亢阴亏,厥阴风动332

(一)邪入厥阴,脉络瘀滞334

四、下焦证334

(二)湿热下阻,分泌失司336

(三)邪陷血室336

(四)热伤血络,动血迫血337

(五)损阴伤阳339

(六)湿阻于下,阳虚阴伤341

(七)余邪未尽342

(八)病后正虚344

一、暑兼寒湿345

第二节 暑证兼湿辨治345

二、暑湿犯肺,壅滞肺络346

三、暑热伤气347

第三节 痢疾辨治348

一、湿热泻痢348

二、痢久伤阳349

三、痢久伤阴349

第四节 吐泻辨治351

第五节 痧胀辨治354

第四章 余师愚《疫病篇》类评356

一、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357

第一节 论疫病证治357

二、论斑疹359

三、论治疫361

四、论治疹364

五、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367

六、论疹形治法370

七、论疹色治法371

八、论发疮373

九、论妊娠病疫375

十、论闷疫376

十一、靖瘟败毒饮方论378

第二节 疫证条辨379

一、疼痛辨治379

二、身热辨治382

三、出汗辨治383

四、神识辨治384

五、痉厥辨治387

六、头面颈喉诸肿辨治390

七、喘满辨治394

八、目赤辨治395

九、舌征辨治396

十一、口气辨治399

十、咬牙辨治399

十二、渴饮辨治400

十三、呕呃辨治401

十四、二便辨治403

十五、出血辨治406

十六、发黄辨治409

十七、狐蜮辨治410

十八、瘥后调理411

第五章 吴鞠通《温病条辨》类评422

一、温病病类及病因424

第一节 论温病理法424

二、邪犯部位430

三、传变次序435

四、治病法论436

〔附〕补秋燥胜气论(节录)438

第二节 风温病辨治(包括冬温)441

一、上焦证441

(一)上焦证提纲441

(二)卫分证443

(三)气分证449

(四)气血两燔证457

(五)营分证458

(六)邪入心包证464

(七)血分证465

二、中焦证467

(一)气分主证及辨治467

(二)营、血分证494

三、下焦证498

(一)血分证498

(二)阴竭液耗证506

(三)阴竭火亢证520

(四)阴虚夜热证521

(五)辨虚实多少的治法范围522

(六)阳伤里虚证522

(七)少阴咽痛证525

(八)病后胃气不和证530

(九)病后自汗证534

(十)病后胃阴未复535

第三节 暑温病辨治(署痫、暑瘵、伏暑)536

一、上焦证536

(一)暑热536

(二)暑兼寒湿证541

(三)新寒触发伏暑证549

二、中焦证552

(一)暑热夹湿证552

(二)气营别治553

(三)暑湿结痞证555

(四)痰热结胸证556

(五)痰热里实证558

(六)湿化热结证559

三、下焦证560

(一)暑入厥阴560

(二)少阴、厥阴辨治561

(三)气阴两伤证563

(四)兼证变证564

第四节 湿温病辨治567

一、上焦证567

(一)上焦湿温主证及辨治567

(二)气分证570

(三)并发咳喘573

二、中焦证574

(一)湿重574

(二)湿热并重581

(三)里虚邪陷585

(四)湿邪化热,浊闭心包586

三、下焦证587

(一)湿热下阻587

(二)郁伤血络、蓄血589

〔附〕痹证591

第五节 秋燥病辨治593

一、上焦证593

(一)燥伤肺气593

(二)燥伤肺津596

(三)燥伤肺胃599

二、中焦证599

(一)燥伤胃阴599

(二)燥证气血两燔600

三、下焦证601

〔附〕凉燥证治603

第六节 温毒证治611

一、温毒证治611

二、温毒外治法615

〔附〕发痘、杨梅疮616

一、黄疸病因618

第七节 黄疽辨治618

二、阳黄619

(一)热重于湿619

(二)湿重于热622

(三)三焦湿热623

三、阴黄624

四、失治肿胀626

第八节 痢疾辨治627

一、病因病机,治疗难易627

二、痢兼表证633

三、热痢634

四、湿热痢637

五、由疟转痢641

六、噤口痢642

七、久痢646

(一)湿热证646

(二)阴伤证649

(三)阳虚证650

(四)阴阳两伤654

(五)厥阴久痢655

八、休息痢659

(一)少阳疟661

第九节 疟疾辨治661

一、正疟(间日疟)661

(二)湿疟665

二、三阴疟(三日疟)668

(一)太阴三疟668

(二)少阴三疟669

(三)厥防三疟670

三、疫疟(恶性疟)671

(一)温疟671

(二)胃疟674

(三)脾疟676

(四)心疟680

四、疟疾兼咳682

五、劳疟683

六、疟母684

第十节 其它杂证辨治686

一、寒湿686

二、痰饮708

三、脱肛、便血及痔、疝716

方剂索引725

主要参考书目732

1987《温病述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谦亨编著 1987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温病学(1996 PDF版)
温病学
199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纵横( PDF版)
温病纵横
北京中医学院
温病学(1976 PDF版)
温病学
1976 江苏新医学院
温病学( PDF版)
温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温病赋(1940 PDF版)
温病赋
1940
温病赋(1940 PDF版)
温病赋
1940
温病导言( PDF版)
温病导言
金匮要略选读(2020 PDF版)
金匮要略选读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条辨(1996 PDF版)
温病条辨
1996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80 PDF版)
温病学
1980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温病学(1985 PDF版)
温病学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温病学(1987 PDF版)
温病学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83 PDF版)
温病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