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贯珠集》求取 ⇩

上篇 学术贡献1

一、论六气1

(一)风燥湿致病 各有寒热变化2

(二)寒暑属性 阴阳大异3

(三)暑性纯阳 暑火热同为一气4

(四)暑中原无湿 暑病多挟湿5

(五)暑病毋分阴阳6

(六)六气皆能化火7

二、论新感伏气8

(一)新感温病的病变和治疗特点8

(二)伏气温病的病变和治疗特点10

三、论诊法15

(一)脉多可凭 宜乎潜心体察15

(二)苔常无恒 色白不尽属寒19

(三)固属阴证宜温 还须察其二便22

(四)凡视温病 必察胸脘24

(五)渴呃聋证 各辨其性26

四、论温病多兼痰29

(一)兼痰之因 识其变生有异30

(二)兼痰之辨 明其寒热属性32

(三)兼痰之治 权其痰热孰重35

五、论轻药调愆40

(一)百病生于愆滞 轻药调愆疾自瘳40

(二)上焦温病 治必轻清42

(三)所谓清气 展气化以轻清45

(四)营血之治 凉泄中配用透达49

(五)濡润之用 立足于俾得流通49

六、论益胃51

(一)益胃之理乃在于结散津布气道宣通51

(二)益胃之治致力于疏瀹气机灌溉汤水52

七、论温病喜便通54

(一)温病以大便溏为邪有出路54

(二)温病见大便溏忌升提兜塞58

(三)温瘸见大便溏宜凉润清泄60

八、论忌辛散妄补62

(一)升散则气逆痞塞 但清其肺诸恙自安62

(二)燥烈则耗劫阴精 清滋并施冀希挽回65

(三)滋腻则锢结病邪 疏瀹致和生机可复71

九、论治温须顾护阴津74

(一)温热必耗阴 阴尽则死75

(二)温病宜顾阴 要在胃中之液77

(三)清热即保阴 阴损勤清滋78

(四)避温用凉润 渗利苦燥皆慎施80

(一)深凿井泉 毋使饮浊84

(二)但食轻清平淡 毋使胃气壅塞85

十、论温病预防88

(三)审慎择? 务求开爽通气89

(四)预为用药 来病绸缪90

十一、论瘥后调治91

(一)余热务必祛尽91

(二)痰热乃当清化95

(三)劳复宜调气血96

中篇 论治经验99

一、风温论治经验99

(一)温邪在肺宜凉解99

(二)邪在气分宜凉泄102

(三)邪入营血宜凉营106

(四)真阴受烁宜填补107

二、春温论治经验109

(一)伏温灼肺 清泄肺胃111

(二)痰热阻气 清化开上111

(三)热结胃腑 清泻于下112

三、暑证论治经验114

(一)暑易兼湿 治暑须知其挟湿为多114

(二)暑易伤气耗津 治暑宜益气顾阴116

(四)营热风动 清营凉肝118

(三)暑易入心燔肝 凉营清心熄风阳119

(五)暑病证多变端 痛泻疟痢求诸暑122

(四)暑易入血动血 清营凉血泄暑热122

(六)莫作阴暑妄温燥 求本寻源去病根124

四、伏暑论治经验127

(一)证多枢机窒滞 展气清泄化痰湿127

(二)易闭心包动肝风 清热开泄救昏痉129

(三)滋腻补益锢病邪 温燥辛烈促其毙131

(四)伏暑类证当细辨 救治活法在变通133

五、湿温论治经验136

(一)湿温发病有三类136

(二)病变重心在脾胃137

(三)两分湿热求消弭138

(四)祛其痰浊展气机140

(五)升散燥烈最当慎143

(六)湿热化燥宜下夺144

(七)保养阴精用滋养145

(一)燥多伤肺 治在凉润147

六、秋燥论治经验147

(二)失治亦多内陷 泄热?痰开其闭148

(三)燥入营血伤肝肾 清热育阴潜风阳149

(一)阳毒即是烂喉痧 治在清营解毒150

(二)目赤障翳责之蕴热 清泄火毒从温治153

(三)大头颐肿皆由邪毒 清营泄卫兼祛痰154

(四)暑湿热疫诸病 皆能外发痈疮155

八、疟疾论治经验157

(一)疟有正疟时疟之别 时疟多而正疟少159

(二)时疟不能混于正疟 最忌妄用柴胡剂159

七、温毒治疗经验160

(三)辨温湿暑热与伏邪 以时感法清其源164

(四)瘀血顽痰及阳维为痛 或逐或滋先谛审169

(五)温补滋养亦为良法 据证拟剂即效方173

九、痢疾论治经验174

(一)痢本于暑 治在清泄174

(二)痢责于肝 宜柔宜凉176

(三)痢喜通降 忌用温燥178

(四)痢宜顾正 养阴护胃181

(五)欲治其痢 必治共所以痢182

十、霍乱论治经验184

(一)霍乱乃温热暑疫诸病之一证185

(二)霍乱的主要病因在臭毒189

(三)霍乱热证 祛暑秽宣土郁190

(四)霍乱寒证 化湿浊温寒滞195

(五)亡脱之治 益元气补气阴199

(六)既病霍乱 守禁忌慎防变201

十一、小儿温病论治经验204

(一)麻疹水痘 多挟疫疠205

(二)分清气营 及时清泄206

(三)力辟柴葛 虑其动风208

十二、妇人温病论治经验209

(一)温病热入血室有三证209

(二)祛病即所以保胎212

(三)产后热证仍当用凉泄214

(一)黄芩定乱汤221

下篇 方药述略221

一、方剂辑要221

(二)燃照汤222

(三)连朴饮222

(四)蚕矢汤222

(五)解毒活血汤222

(六)驾轻汤222

(七)昌阳泻心汤223

(八)致和汤223

(九)清暑益气汤223

(十)加味三豆饮223

(十一)青龙白虎汤224

(十二)祛湿保脱汤224

(十三)挽脱汤225

(十四)卧龙丹225

(十五)立效丹225

(十六)开关散225

(十八)神犀丹226

(十九)太乙玉枢丹227

(二十)太乙紫金丹227

(二十一)行军散228

(二十二)紫雪228

(十七)甘露消毒丹229

(二十三)碧雪229

(二十四)绛雪229

(二十五)飞龙夺命丹229

(二十六)炼雄丹230

(二十七)黄芩汤230

(二十八)黄芩加半夏生姜汤230

(二十九)栀子豉汤231

(三十)白虎汤231

(三十一)白虎加人参汤231

(三十四)苇茎汤232

(三十三)玉女煎232

(三十二)竹叶石膏汤232

(三十五)泻白散233

(三十六)败毒散233

(三十七)清瘟败毒饮233

(三十八)葱豉汤234

(三十九)桂苓甘露饮235

(四十)六一散235

(四十一)锡类散235

(四十二)麦门冬汤235

(四十三)麦冬汤236

(四十四)速效丹236

(四十五)三圣丹237

(四十六)蟾酥丸237

(四十七)霹雳散237

(四十八)回阳膏237

(五十一)不换金正气散238

(五十二)藿譬正气散238

(四十九)香薷饮238

(五十)黄连香薷饮238

(五十三)四苓散239

(五十四)平胃散239

(五十五)半夏厚朴汤239

(五十六)六和汤239

(五十七)左金丸239

(五十八)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240

(五十九)温胆汤240

(六十)小柴胡汤240

(六十一)露姜饮241

(六十二)五苓散241

(六十三)理中丸242

(六十四)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243

(六十七)浆水散244

(六十八)冷香饮子244

(六十九)大顺散244

(六十五)四逆汤244

(六十六)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244

(七十)神香散245

(七十一)梅花丸245

(七十二)资生丸246

(七十三)缪氏资生丸246

二、药物汇精247

(一)枇杷叶247

(五)香薷248

(六)橘皮248

(三)甜菊花248

(四)紫苏叶248

(二)薄荷叶248

(七)橙皮249

(八)佛手柑249

(九)玫瑰花249

(十)茉莉花249

(十一)芫荽249

(十五)石膏250

(十四)黄芩250

(十三)蚕沙250

(十二)蒲公英250

(十六)滑右251

(十七)百合251

<十八)山丹251

(十九)木瓜252

(二十)赤豆252

(二十一)绿豆252

(二十二)胡桃252

(二十五)扁豆253

(二十三)苡仁253

(二十四)黑大豆253

(二十六)薯蓣254

(二十七)山楂254

(二十八)银杏254

(二十九)桑椹254

(三十四)葡萄255

(三十二)橄榄255

(三十一)龙眼255

(三十)荔枝255

(三十三)槟榔256

(三十六)甜瓜256

(三十七)甘蔗256

(三十八)梨256

(三十九)凫茈256

(四十)藕257

(四十一)藕实257

(四十二)芡实258

(四十三)冬瓜258

(四十四)丝瓜259

(四十五)芦菔259

(四十六)李259

(五十一)葱260

(五十)蒲蒻260

(四十九)苦菜260

(四十七)菾菜260

(四十八)芹260

(五十二)薤261

(五十三)葫261

(五十四)海带261

(五十五)紫菜261

(五十六)石华261

(五十七)豮猪肉262

(五十八)羊肉263

(五十九)山羊肉263

(六十)狸肉263

(六十一)鸡263

(六十二)鸡卵263

(六十四)燕窝264

(六十五)?鱼264

(六十六)海蜇264

(六十三)鸭264

(六十七)蟾蜍265

(六十八)田螺265

(六十九)茶265

(七十)天雨水265

(七十一)露水265

(七十三)诸露266

(七十四)冬虫夏草266

(七十二)冬雪水266

(七十五)川椒267

(七十六)丁香267

(七十七)茴香267

(七十八)菜油267

(七十九)醋267

(八十)盐268

(八十一)姜268

(八十二)白砂糖268

附 本书所辑录的有关王孟英资料的主要书目及版本269

(三十五)西瓜2556

1993《温病贯珠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施仁潮编著 199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