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认识论》
作者 | 曾德盛等编 编者 |
---|---|
出版 |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4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901357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6726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言 范阳1
第一章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1
第一节主体与客体1
一、人与思维着的精神1
二、客体的特性及其认识论意义11
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辩证性质16
第二节人与环境20
一、环境对认识主体的影响21
二、环境的人化27
三、人与环境:对立与和谐30
第三节人与规律38
一、规律的辩证理解38
二、人的自身力量——主体能动性46
三、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的决定论50
第四节自由与必然56
一、主客观矛盾中的自由与必然56
二、自由与必然的相互关系58
三、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辩证过程60
第二章行与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法65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的对立统一65
一、客观性:实践与认识互相依存的基本点66
二、能动性:实践与认识互为实现的结合点69
三、社会历史性:实践与认识发展的纵横观72
第二节实践形式完善化与认识精确性的矛盾运动77
一、实践形式愈完善,人的认识愈精确77
二、认识精确程度愈高,实践形式愈合理84
第三节实践与认识互为动力的辩证理解87
一、实践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87
二、认识促进实践91
第四节实践与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3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94
二、实践与认识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9
第三章 反映与创造:认识过程的辩证法107
第一节在实践基础上感觉的辩证产生107
一、感觉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108
二、主体对客体反映的二重性和相对性112
三、感觉效果的辩证性115
第二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18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各自环节118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121
第三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辩证过程124
一、飞跃途径的辩证性124
二、飞跃思维方法的辩证性127
三、飞跃进程中主体条件的辩证性131
第四节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36
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136
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前提142
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途径145
第五节认识无限发展的过程150
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50
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155
无限循环过程155
一、真理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关系158
第四章正确与错误:真理的辩证法158
第一节真理发展的辩证性158
二、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的对立统一164
三、真理是过程171
第二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76
一、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76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矛盾运动180
三、马克思主义真理将不断发展182
第三节真理与谬误的辩证法188
一、对立的两极:真理与谬误188
二、真理与谬误的同一性194
三、错误难免与可免的辩证法200
第四节实践标准的辩证法205
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06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统一209
三、实践标准辩证性质的客观依据216
后记223
1989《辩证认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德盛等编 198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系统辩证论
- 1997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论辩证唯物论
- 1954年05月第1版
-
- 认识论
- 1930
-
- 辩证唯物论常识 下
- 1977
-
- 哲学讲座辩证唯物主义第四讲-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 195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医辨证的认识论探讨
- 1981
-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集
- 1987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问题
-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论辩证法、逻辑与认识的统一
- 195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作为认识论和逻辑的辩证法
- 1984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实际工作的意义
- 1956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辩证逻辑 认识史的总结
-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论认识过程
- 1956 北京:大众出版社
-
- 认识论新论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