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县文史资料 第11辑》

一、1937.7——1940.10大丰垦区的民众抗日活动概况——苏北抗日同盟会东台县分会的建立与改组为青年救国团、三民主义力行会的经过及其主要的抗日事迹(陈海云)1

二、我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写给我的儿女们(张学敦)13

三、徐鸣传略(张炎李朴)43

四、怀念先父徐鸣(徐滨)56

五、盐东县首届参议会参议长引水沟爱国士绅高醉园先生事略(蒋世俊)63

附录:王寿颐、卞云吉:《引水沟高载熙家世简况》76

六、台北县首届参政会参政员、驻会委员、滨海区参政工作团主任、爱国民主人士杨文伯先生事略(原福建师范大学副书记、副校长、台北县民政科科长兼滨海区区长朱卜璜)79

附录:杨亚平、冯培:《关于杨文伯先生家世、政历、资产及子女概况》84

七、台北县首届参议会堤东区参政员的产生和黄浦、马垛两乡的参政宣传活动——回忆和汪干、周刚同志在一起的日子(台北县首届参议会参议员、驻会委员束衡)89

八、1938年驻大中镇的苏北沿海实业保安队指挥部指挥官张镇其人其事(叶长青)95

九、1943——1946台北县滨海地区的盐民运销合作社历史调查(王曙晖)102

十、从老根据地医疗所到龙堤中心卫生院——创业时期的“一担挑”医院的良好医风代代相传(陈少五韦想元)111

十一、女烈士袁懿的青少年时代(袁际永)119

十二、女诗人林文漪事略(鲁愚)126

十三、女医师钱淑庆施药育婴纪事——草埝、丁溪士绅热心公益的风尚琐记(李荫棠袁保春 王达银)130

十四、胡显伯与新团乡春森茂农场概略(张建藩梁浩 顾桂林)134

十五、刘庄紫云山考证之二:前元资善大夫山东左丞顾公之墓墓志铭述评(姚恩荣翟衡谷 王定实 束必文 韩森庆 沈远猷)140

十六、道光十七年南团社学创建后发生波折——僧人静修(董用威)申请县、场给示谕禁碑(夏永盛抄录)150

十七、读者来函选刊:《为提倡编印<大丰碑刻集>叫好》(暴中文)153

十八、试论丁溪场杨氏始祖杨启宗明初遣戍宁夏之深层原因——小戴庄的杨启宗元帅和便仓的卞元亨主帅均参加张士诚起义(姚恩荣)154

附录:姚恩荣:《三渣乡杨弼墓小考》157

十九、小海主要家族及宗祠概况(李石根夏萱)160

二十、各姓家谱——近六百年来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分批迁入、多点开发创建大丰的历史实录——让大丰理解家谱;用家谱研究大丰;对大丰县40种家谱和80处宗祠的初步研究(姚恩荣)170

来函重要更正(周梦庄)223

更正启事(陈实)224

1992《大丰县文史资料 第11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92 政协大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