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技术和雷达 上》

目录1

第一篇 无线电技术1

第一章 绪论1

§1—1 无线电技术的范围和定义1

§1—2 无线电发明简史1

§1—3 无线电技术发展简史及在苏联和我国发展的情况4

§1—4 几个基本概念的介绍7

§2—1 正弦形交流电10

第二章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10

§2—2 交流电的有效值11

§2—3 交流电的矢量表示12

§2—4 交流电的复数表示13

§2—5 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15

§2—6 电阻、电感、电容相串联的交流电路18

§2—7 电阻、电感电容相并联的交流电路21

§2—8 阻抗与导纳的互换23

§2—9 —般性交流电路24

§2—10 交流电路内的功率25

§3—1 电子发射28

第三章 电子管28

§3—2 电子管的阴极30

§3—3 二极管的构造31

§3—4 空间电荷效应32

§3—5 二极管的二分之三次方定律,二极管的特性曲线34

§3—6 二极管的直流内阻与交流内阻35

§3—7 阳极消耗的功率36

§3—8 三极管的构造36

§3—9 控制栅极的作用36

§3—11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37

§3—10 三极管的二分之三次方定律37

§3—12 三极管的参量38

§3—13 三极管的极间电容40

§3—14 四极管的构造41

§3—15 帘栅极的作用原理41

§3—16 四极管的特性曲线42

§3—17 四极管的参量43

§3—18 五极管43

§3—19 电子注功率管的构造43

§3—20 电子注功率管的工作原理44

§3—21 电子注功率管的特性曲线44

§3—23 复合管45

§3—22 电子注功率管的特点45

§3—24 热阴极充气二极管46

§3—25 辉光管48

§3—26 闸流管48

§3—27 光电管概述49

§3—28 光电管的构造49

§3—29 光电管的参量50

§3—30 光电管的特性曲线50

§3—31 光电倍增管51

§3—32 电子射线管52

§3—33 圆扫瞄脉冲示波管56

§3—34 零值指示器——电眼管57

第四章 低频放大器58

§4—1 电子管放大器“放大”作用的基本概念58

§4—2 电子管放大器的分类60

§4—3 理想电子管放大器应满足的条件及畸变问题62

§4—4 电子管放大器的等效电路65

§4—5 等效发电机定理67

§4—6 阻容耦合放大器的电路68

§4—7 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69

§4—8 阻容耦合放大器中电路常数对频率特性的影响71

§4—9 电子管的输入电容72

§4—10 五极管阻容耦合放大器73

§4—11 阻容耦合放大器频带的延展——宽频带放大器74

§4—12 变压器耦合放大器76

§4—13 功率放大器概述77

§4—14 三极管甲类功率放大器78

§4—15 五极管甲类功率放大器80

§4—16 乙类功率放大器80

§4—17 甲乙类功率放大器81

§4—18 反馈放大器82

§4—19 阴极输出器85

§4—20 音频选频放大器86

§4—21 直流电压放大器87

§4—22 放大器增益的表示法88

第五章 整流器91

§5—1 整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91

§5—2 整流器的几个特性指数93

§5—3 电容性负载整流器的工作情况94

§5—4 电感性负载整流器的工作情况98

§5—5 实用的两种滤波器98

§5—6 全波桥式及倍压式整流器99

§5—7 半导体整流元件100

§5—8 辉光管稳压线路101

§5—9 电子稳压器102

§5—10 稳流器104

第六章 振荡回路及其元件与滤波器106

§6—1 自由振荡106

§6—2 强迫振荡,串联谐振108

§6—3 串联谐振的应用111

§6—4 并联谐振112

§6—5 耦合振荡回路116

§6—6 振荡回路的元件124

§6—7 滤波器130

第七章 高频放大器134

§7—1 高频电压放大器概论134

§7—2 电容耦合·单调谐放大器135

§7—3 互感耦合·单调谐放大器136

§7—4 互感耦合·双调谐放大器138

§7—5 宽频带调谐放大器和脉冲放大器对通频带的要求140

§7—6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一般性质143

§7—8 频率倍增器146

§7—9 缓冲放大器146

§7—7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谐146

§7—10 高频功率放大器获得栅偏压的方法147

§7—11 高频放大器阳极电路的馈电148

第八章 振荡器149

§8—1 概论149

§8—2 回路的自由振荡149

§8—3 电子管振荡器的工作原理150

§8—4 常用振荡电路154

§8—5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问题157

§8—6 晶体振荡器159

§8—7 RC型振荡器161

第九章 调制及发射机163

§9—1 调制的基本概念163

§9—2 调幅的基本概念163

§9—3 阳极被调丙类放大器165

§9—4 栅极被调丙类放大器166

§9—5 调频和调相168

§9—6 调频波的频谱分析169

§9—7 调频波的产生方法172

§9—8 干扰对于调制波的影响174

§9—9 无线电广播台的组成176

§10—2 二极管检波器178

第十章 检波及接收机178

§10—1 检波的基本概念178

§10—3 其他检波器179

§10—4 调频检波181

§10—5 无线电接收设备概述186

§10—6 无线电接收机的简图186

§10—7 无线电接收机的主要质量指标188

§10—8 直接放大式接收机的质量指标188

§10—9 超外差接收机的质量指标189

§10—10 变频原理及变频器189

§10—11 超外差接收机电路说明193

§10—12 接收机的噪音问题194

第十一章 传输线197

§11—1 传输线的作用和特点197

§11—2 均匀传输线方程式198

§11—3 无限长传输线及行波201

§11—4 开路线中的驻波204

§11—5 短路线中的驻波207

§11—6 传输线中的复波208

§11—7 传输线在微波技术上的应用209

§11—8 微波电磁能的传输210

§11—9 空腔谐振器211

第十二章 天线212

§12—1 天线的功用和分类212

§12—2 赫芝偶极子及其辐射213

§12—3 元天线216

§12—4 对称振子218

§12—5 不对称接地振子222

§12—6 同相及反相天线系统224

§12—7 反射器和引向器225

§12—9 长中波天线227

§12—8 行波天线227

§12—10 短波天线228

§12—11 超短波天线和微波天线230

§12—12 接收天线231

第十三章 无线电波的传播232

§13—1 无线电波传播的—般问题232

§13—2 电离层233

§13—3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波段划分及应用234

§13—4 无线电的干扰235

§13—5 超短波在视平线范围内的传播236

1961《无线电技术和雷达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陶望平,王忠民编 1961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无线电技术基础(1964 PDF版)
无线电技术基础
1964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无线电技术( PDF版)
无线电技术
无线电控制技术( PDF版)
无线电控制技术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无线电测向技术( PDF版)
无线电测向技术
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
无线电航海仪器:船用雷达( PDF版)
无线电航海仪器:船用雷达
营房基础知识( PDF版)
营房基础知识
无线电技术基础(1995 PDF版)
无线电技术基础
1995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工技术教科书  军械、电气、仪表、无线电、雷达学员用(1988 PDF版)
电工技术教科书 军械、电气、仪表、无线电、雷达学员用
1988 南京军区空军航空机务训练团
海洋地球物理(1980 PDF版)
海洋地球物理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无线电技术基础  上(1963 PDF版)
无线电技术基础 上
1963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级无线电技术(1952 PDF版)
初级无线电技术
1952 上海机电图书出版社
无线电技术(1991 PDF版)
无线电技术
1991 北京:海洋出版社
无线电量测技术基础  上(1962 PDF版)
无线电量测技术基础 上
1962 北京科学教育编辑室
无线电技术(1954 PDF版)
无线电技术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线电技术基础(1959 PDF版)
无线电技术基础
195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