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码通信话路传输特性》求取 ⇩

第一章PCM通信原理1

1.1 抽样1

1.1.1 抽样后信号的频谱1

1.1.2 抽样定理3

1.1.3 抽样频率4

1.1.4 抽样脉冲宽度5

1.1.5 实际抽样过程引起的损伤6

1.2 量化6

1.2.1 量化的意义6

1.2.2 量化特性9

1.2.3 量化误差10

1.2.4 信号对量化噪声功率比12

1.3.1 瞬时压扩14

1.3 压扩14

1.3.2 A律13折线压扩16

1.3.3 μ律15折线压扩18

1.4 编码19

1.4.1 折线代码的表示19

1.4.2 编码方法21

1.5 复用23

1.5.1 帧结构23

1.5.2 复用系列25

1.5.3 PCM复用终端方框图31

1.5.4 复用制式与话路性能关系33

1.6 数字线路传输35

第二章PCM音频通路基本概念38

2.1 PCM音频通路38

2.1.1 通路的定义38

2.1.2 PCM音频通路传输模型39

2.2.1 数字段与数字链路40

2.2 数字链路40

2.2.2 假想参考数字链路42

2.3 电路43

2.3.1 电路的定义和分类43

2.3.2 假想参考电路44

2.3.3 电路与音频通路的关系47

2.4 连接49

2.4.1 连接的定义49

2.4.2 假想参考连接49

2.4.3 实际连接包含的电路数53

2.4.4 连接包含的音频通路数56

2.5.1 应用场合57

2.5.2 传送业务57

2.5 PCM音频通路的应用57

2.6 传输质量61

2.6.1 通信质量61

2.6.2 传输特性指标分类62

2.7 话路传输质量的评定64

2.7.1 传输质量的主观评定64

2.7.2 话路传输质量的客观评定68

2.7.3 主、客观测量的对应69

2.8 PCM话路音频性能70

2.9 PCM音频通路性能衡量方式74

2.9.1 四线通路性能75

2.9.2 二线通路性能77

2.9.3 发、收分别测量的音频通路性能86

2.10 CCITT对PCM音频通路性能的研究与建议87

3.1 电平和噪声衡重91

3.1.1 电平91

第三章PCM话路传输特性测量基础91

3.1.2 噪声衡重94

3.2 话路信号基本特性100

3.2.1 电话语音信号100

3.2.2 非话信号106

3.3 测量用信号108

3.3.1 正弦测试信号108

3.3.2 高斯噪声信号110

3.3.3 伪随机噪声测试信号113

3.3.4 常规电话信号117

3.4 参考频率119

3.4.1 标称参考频率119

3.4.2 实际参考频率120

3.5.1 数字参考序列的定义和应用122

3.5 数字参考序列122

3.5.2 1kHz数字正弦周期序列123

3.5.3 800Hz数字正弦周期序列127

3.6 标准发送侧和标准接收侧128

3.6.1 标准发送侧和标准接收侧的概念和应用128

3.6.2 标准发送侧和标准接收侧的模拟129

第四章相对电平和电平持恒度135

4.1 参考当量135

4.1.1 参考当量RE135

4.1.2 修正参考当量和响度评定值138

4.1.3 CRE和LR的规划值140

4.2 相对电平的意义144

4.2.1 虚模拟交换点和传输参考点144

4.2.2 相对电平的意义146

4.2.3 相对电平与参考当量及传输衰耗的关系148

4.3 话路输入输出相对电平149

4.3.1 数字交换机模拟接口相对电平150

4.3.2 PCM复用终端设备音频口相对电平152

4.4 满载电平155

4.5 相对电平和满载电平的调整方法156

4.5.1 相对电平的调整156

4.5.2 满载电平的测量157

4.6 电平持恒度159

4.6.1 对电平持恒度的要求159

4.6.2 影响PCM话路电平持恒度的因素160

第五章音频口阻抗和纵向平衡163

5.1 音频口阻抗标称值163

5.1.1 四线口阻抗标称值163

5.1.2 二线口阻抗标称值164

5.2 阻抗失配的影响166

5.2.1 失配造成的传输电平偏差166

5.2.2 阻抗失配的其它影响172

5.3 反射衰耗的指标和测试方法173

5.3.1 通路输入和输出口反射衰耗指标173

5.3.2 阻抗反射衰耗的测量175

5.4 纵向平衡176

5.4.1 纵向平衡参数177

5.4.2 纵向平衡指标178

5.4.3 纵向平衡的测量179

第六章稳定度和回波182

6.1 平衡回损182

6.1.1 平衡回损的定义和意义182

6.1.2 由平衡回损派生出的几个参量184

6.1.3 平衡回损的测量185

6.2 稳定度187

6.2.1 稳定度衰耗的定义及其影响187

6.2.2 稳定度衰耗的网路性能指标189

6.2.3 PCM通路的稳定度衰耗191

6.3 回波193

6.3.1 回波的分类和影响193

6.3.2 发话回波的性能指标194

6.3.3 受话回波的性能指标201

6.3.4 回声的控制204

6.4 稳定度和回波对四线链路传输衰耗的要求206

6.4.1 从振鸣条件计算四线链路传输衰耗207

6.4.2 从准振鸣条件计算四线链路传输衰耗208

6.4.3 从回声条件计算四线链路传输衰耗208

第七章衰减失真和群时延失真211

7.1 衰减/频率失真对传输性能的影响211

7.2 有效传输频带214

7.2.1 有效传输频带的选取214

7.2.2 窄频带与宽频带话路215

7.3 衰减失真单位217

7.3.1 衰减失真单位的概念217

7.3.2 adu与衰减失真及等效传输衰耗的关系219

7.4 衰减失真的规范220

7.4.1 网路性能指标与电路性能指标220

7.4.2 设备设计指标223

7.4.3 衰减失真的测量228

7.5 PCM话路系统对衰减失真的影响229

7.5.1 影响低频段衰减失真的因素229

7.5.2 影响高频段衰减失真的因素230

7.6 传播时间231

7.6.1 传播时间的影响232

7.6.2 传输系统和设备传播时间的规划值234

7.6.3 传播时间的容限235

7.7.1 群时延失真的影响238

7.7 群时延失真238

7.7.2 群时延失真的规范239

7.8 群时延和群时延失真的测量241

7.8.1 群时延的测量原理241

7.8.2 群时延失真的测量244

第八章噪声247

8.1 理想量化的空闲通路噪声247

8.1.1 理想量化空闲通路噪声的表达式248

8.1.2 理想量化空闲通路噪声的基底值250

8.2 非理想量化时的空闲通路噪声254

8.2.1 发侧空闲通路噪声254

8.2.2 收侧空闲通路噪声256

8.2.3 实际的空闲通路噪声257

8.3.1 网路与电路的衡重噪声性能指标261

8.3 衡重噪声性能指标261

8.3.2 设备衡重噪声设计指标268

8.4 不衡重噪声271

8.4.1 单频噪声272

8.4.2 脉冲噪声274

8.5 抽样噪声和对带外输入信号的抑制275

8.5.1 抽样噪声276

8.5.2 对低频带外输入信号的抑制283

8.6 滤波噪声284

8.6.1 寄生带外输出信号的产生及影响284

8.6.2 对寄生带外信号的规范287

第九章总失真290

9.1 量化失真的特点和主观评价290

9.1.1 量化失真的特点290

9.1.2 对量化失真的主观评价292

9.2 量化噪声的频谱296

9.2.1 连续信号量化产生的噪声频谱297

9.2.2 抽样后的量化噪声频谱303

9.3 理想13折线编码的量化失真307

9.3.1 信号对量化噪声功率比的表达式307

9.3.2 过载噪声315

9.3.3 信噪比电平特性317

9.4 非理想编码的信噪比327

9.4.1 PCM发侧对[S/N]的影响328

9.4.2 PCM收侧对[S/N]的影响343

9.4.3 信噪比劣化值的叠加346

9.5 总失真的监视和测量348

9.5.1 总失真的监视348

9.5.2 测量总失真的方法353

9.6 总失真的规范359

9.6.1 四线接口间音频通路总失真指标360

9.6.2 二线接口间音频通路的总失真指标366

9.6.3 发、收侧分别测量的音频通路总失真指标368

9.7 量化失真单位373

9.7.1 量化失真单位的基本概念374

9.7.2 量化失真单位在网路规划中的应用379

第十章非线性385

10.1 谐波386

10.1.1 谐波和谐波衰减386

10.1.2 对寄生带内信号的规范393

10.2 互调396

10.2.1 互调衰减396

10.2.2 对互调的规范及测量方法399

10.3 理想量化时的增益电平特性402

10.3.1 理想量化小信号增益电平特性403

10.3.2 理想量化大信号增益电平特性411

10.4.1 非理想量化特性对增益偏差的影响418

10.4 非理想量化的增益电平特性418

10.4.2 音频和PAM通道对增益电平特性的影响423

10.5 增益电平特性的影响及测量方法426

10.5.1 增益随输入电平变化对传输质量的影响426

10.5.2 增益电平特性的测试方法429

10.6 对增益电平特性的要求432

10.6.1 四线和二线通路的增益电平特性规范432

10.6.2 发、收侧分别测量的增益电平特性规范435

第十一章串音440

11.1 PCM通路串音产生的原因440

11.1.1 多路通信系统的串音440

11.1.2 群路PAM通道频带限制与串音的关系443

11.2 PCM通路的可懂串音446

11.2.1 理想量化器输出的串音446

11.2.2 非理想情况下量化器输出的串音450

11.2.3 PCM通路输出的串音459

11.3 测量PCM通路串音用的辅助信号461

11.3.1 辅助信号的作用462

11.3.2 两种辅助信号463

11.4 可懂串音的指标和测量468

11.4.1 可懂串音的电路性能指标468

11.4.2 可懂串音的设备设计指标472

11.4.3 测量可懂串音的方法475

11.5 不可懂串音与往返串音478

11.5.1 不可懂串音478

11.5.2 往返串音480

11.6 信令干扰483

附录A 电信传输单位489

附录B PCM话路特性测量仪原理方框图495

附录C PCM复用设备和数字交换机音频通路性能指标一览表498

1988《脉码通信话路传输特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邬贺铨编著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ARQ编码通信(1991 PDF版)
ARQ编码通信
199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脉码调制通信解说( PDF版)
脉码调制通信解说
脉码调制通信接口设备——标志信号系统(1983 PDF版)
脉码调制通信接口设备——标志信号系统
1983
数字通信传输系统(1986年10月第1版 PDF版)
数字通信传输系统
1986年10月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企业通信  传输( PDF版)
工业企业通信 传输
脉码调制通信(1977 PDF版)
脉码调制通信
1977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脉码调制120路无人值守数字微波接力通信机(1979 PDF版)
脉码调制120路无人值守数字微波接力通信机
1979 第四机械工业部一九一九研究所
脉码调制通信接口设备  标志信号系统(1983 PDF版)
脉码调制通信接口设备 标志信号系统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通信明线传输特性(1981 PDF版)
通信明线传输特性
1981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脉码调制通信解说(1977 PDF版)
脉码调制通信解说
1977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电话通信线路(1989 PDF版)
电话通信线路
198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有线通信传输工程(1988 PDF版)
有线通信传输工程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通信传输系统  下(1977 PDF版)
通信传输系统 下
1977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通信传输系统  上(1977 PDF版)
通信传输系统 上
1977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对流层通信电路传输损耗的预算(1975 PDF版)
对流层通信电路传输损耗的预算
197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