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939-1945 第4卷 大战的最后较量、结局与总结》求取 ⇩

引言1

第十六编 同盟国展开战略进攻9

第五十二章 同盟国战略进攻前夕的世界形势9

第一节 1943年底世界各战场的战略态势9

一、欧洲战场9

二、亚洲战场11

第二节 德日法西斯集团的经济、政治危机13

一、危机四伏的德国13

二、风雨飘摇中的日本20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壮大与合作的加强29

一、反法西斯同盟国经济、军事力量的增长29

二、莫斯科会议和开罗会议32

三、德黑兰会议36

第五十三章 苏军发动全面进攻,收复被占国土42

第一节 1944年苏德双方的战略企图42

一、苏德双方战场态势44

二、苏军战略企图46

三、德军战略企图47

第二节 苏军在西南方向的战略进攻49

一、苏军发起冬季攻势,突破德军第聂伯河防线50

二、苏军发起春季攻势,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全境56

三、苏军发起解放克里木的战役60

四、小结62

第三节 苏军在西北战略方向的战略进攻65

一、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格罗德附近地区发起进攻67

二、苏军继续发展进攻,解放列宁格勒州68

三、苏军在卡累利阿地区发起进攻71

四、小结73

第四节 苏军在西方向的战略进攻74

一、苏军发起冬春季攻势,牵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75

二、苏军发起夏季攻势,解放白俄罗斯大部地区77

三、苏军越过国境,解放波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部分地区84

四、小结87

第五十四章 苏军越过国界追歼德军,中欧和东南欧国家解放90

第一节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解放90

一、战前态势90

二、战役准备92

三、战役经过93

四、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获得解放95

五、战役总结96

第二节 贝尔格莱德战役,南斯拉夫解放99

一、战前态势99

二、战役准备101

三、战役经过103

四、南斯拉夫彻底解放105

五、战役总结110

第三节 布达佩斯战役,匈牙利解放112

一、战前态势112

二、战役准备112

三、战役经过113

四、匈牙利完全解放115

第四节 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的解放119

一、阿尔巴尼亚的解放119

二、希腊的解放121

第五十五章 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23

第一节 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准备123

一、1944年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时机成熟123

二、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建立124

(一)最高指挥官任命的曲折过程124

(二)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的主要成员126

三、盟军横渡海峡作战计划的制定126

(一)“霸王”行动计划草案的制定126

(二)修改后的“霸王”行动计划128

四、盟军横渡海峡的战前准备131

(一)空中和地面侦察131

(二)“海王”作战准备131

(三)伪装与欺骗133

(四)训练与演习133

第二节 德军的西线防御134

一、1944年以前德军西线防御的基本情况134

(一)1940年至1941年德军的海防建设134

(二)颁布第40号指令和构筑“大西洋壁垒”135

(三)德军最高统帅部加强西线防御力量138

二、1944年上半年德军的抗登陆准备141

(一)德军的防御计划141

(二)德军抗登陆的战术技术准备143

(三)D日前德军在西线的兵力部署146

第三节 支援“霸王”行动的战略轰炸147

一、盟军战略航空兵指挥关系的调整147

二、“交通计划”的拟制与实施150

(一)“交通计划”的拟制150

(二)轰炸桥梁的行动151

三、盟军空中阻滞作战152

第四节 诺曼底登陆战役154

一、空降作战154

二、盟军地面部队突击上陆(6月6日)155

三、巩固登陆场(6月6日~6月12日)156

四、扩大登陆场(6月13日~7月18日)158

第五节 美英掌握大西洋战场的制海权161

一、1944年上半年大西洋战场的形势161

二、围绕诺曼底登陆的海上作战行动162

三、大西洋交通线上的最后斗争163

第五十六章 盟军发展战略进攻和西欧国家的解放166

第一节 盟军在法国北部的进攻166

一、战场态势166

二、双方的作战计划与兵力部署167

三、作战经过168

(一)盟军的进攻168

(二)德军在莫尔坦的反击169

(三)法莱斯隘口战役171

第二节 盟军在法国南部的登陆174

一、作战计划的提出174

二、登陆作战的准备176

三、战役经过177

第三节 巴黎解放180

一、解放前夕的巴黎180

二、巴黎起义183

三、盟军进入巴黎184

第四节 盟军突破“齐格菲防线”的尝试187

一、盟军抵达“齐格菲防线”187

二、“市场—花园”行动189

三、斯海尔德河口战役192

四、盟军的秋季攻势194

第五节 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196

一、德军的反攻计划与准备196

(一)希特勒策划反攻的政治和军事原因196

(二)德军阿登反攻计划的主要内容197

(三)德军反攻计划的弱点和战役准备199

(四)德军反攻计划的技术性改动和战术上的改进200

二、德军的反攻行动201

(一)反攻前双方的兵力部署201

(二)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202

三、盟军扭转战局的努力203

四、德军反攻的失败206

第六节 盟军1944年沿意大利半岛的推进208

一、盟军突破“古斯塔夫防线”208

(一)盟军突破“古斯塔夫防线”的计划与准备208

(二)安齐奥登陆战役210

(三)盟军突破“古斯塔夫防线”212

二、盟军突破“哥特防线”213

第五十七章 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战略进攻216

第一节 盟军在西南太平洋的进攻216

一、1944年初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形势216

二、荷兰迪亚之战218

(一)双方的企图与兵力部署218

(二)作战经过219

三、盟军收复新几内亚全岛221

(一)收复比阿岛221

(二)收复新几内亚全岛222

第二节 盟军在中太平洋的进攻224

一、1943年底中太平洋战区的形势224

二、马绍尔群岛战役226

(一)双方的兵力部署与战役准备226

(二)夸贾林环礁湖之战227

(三)收复埃尼威托克岛229

三、马里亚纳群岛战役230

(一)双方的兵力部署与战役准备230

(二)塞班岛登陆233

(三)菲律宾海海战234

(四)收复关岛和提尼安岛237

第三节 盟军挺进菲律宾群岛238

一、双方的战略企图与战役准备238

(一)盟军“菲律宾战役计划”的制定238

(二)日军的防御计划与准备241

(三)盟军登陆计划及战役准备241

二、莱特岛登陆244

三、莱特湾海战246

(一)日“捷1”号海战计划的兵力部署246

(二)锡布延海战246

(三)苏里高海峡之战250

(四)萨马岛海战252

(五)恩加诺角海战254

四、收复莱特岛255

第四节 马尼拉的解放256

一、吕宋岛战役256

(一)双方的企图与战役准备256

(二)林加延登陆258

(三)挺进马尼拉260

(四)收复吕宋全岛262

二、肃清米沙鄢群岛和南部岛屿之敌263

第五节 美军对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封锁264

第五十八章 中国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与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270

第一节 中国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270

一、1944年初敌后战场的形势与方针任务270

二、八路军1944年的攻势作战271

三、新四军1944年的攻势作战276

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发展279

五、向河南、湘粤边、苏浙皖边敌后进军283

(一)进军河南283

(二)进军湘粤边286

(三)南下苏浙皖边287

第二节 中国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291

一、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计划的制定291

二、豫中、长衡、桂柳会战293

(一)豫中会战293

(二)长衡会战297

(三)桂柳会战301

三、豫湘桂战役评述305

第五十九章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310

第一节 盟国反攻缅甸的决策310

一、反攻缅甸作战计划的提出310

二、反攻缅甸作战计划形成的曲折经过313

第二节 中国军队缅北反攻的准备和部署318

一、中国驻印军的整训和缅北反攻作战计划318

二、第二批中国远征军的整训和滇西反攻作战计划320

第三节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经过及其胜利的影响323

一、日军在缅甸的作战方针和部署323

二、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经过328

(一)攻击目标与作战路线的选定328

(二)胡康河谷作战329

(三)孟拱河谷作战332

(四)密支那围攻战333

(五)围攻八莫与攻克南坎作战335

(六)中国驻印军打通中印公路,缅北反攻作战胜利结束339

三、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经过341

(一)第20集团军高黎贡山作战341

(二)第11集团军渡江攻击作战343

(三)腾冲、龙陵攻坚作战345

(四)中国远征军向畹町、芒友追击作战348

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胜利的影响348

第四节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351

一、史迪威事件351

二、赫尔利来华始改对华政策359

三、美国加紧扶持和控制国民党蒋介石政府365

第十七编 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第六十章 雅尔塔会议371

第一节 1945年初的世界形势371

第二节 盟军彻底击败德日法西斯计划的提出与雅尔塔会议的召开377

第三节 雅尔塔会议关于战后世界的安排380

一、关于处置德国问题380

二、关于波兰问题384

三、关于筹建联合国组织等问题387

四、关于苏联决定对日本作战及其政治条件问题391

第六十一章 欧洲西线盟军进攻德国本土和西南欧、西北欧国家的解放398

第一节 西线盟军强渡莱茵河398

一、1945年初西线战略态势和盟军的作战计划398

(一)1945年初西线战略态势398

(二)盟军的作战计划400

二、西线盟军肃清莱茵河西岸之敌401

(一)第21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401

(二)第12和第6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404

三、西线盟军强渡莱茵河408

(一)第21集团军群强渡莱茵河408

(二)第12和第6集团军群的渡河行动411

第二节 美英关于战略方向的论争412

一、美英盟军内部摩擦的由来412

二、美英关于新作战计划的论争417

(一)艾森豪威尔改变主攻方向417

(二)美英围绕新作战计划的争论418

第三节 鲁尔战役421

一、鲁尔口袋的形成421

二、德国B集团军群的覆灭424

第四节 西线盟军的最后攻势426

一、第21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426

二、第12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429

三、第6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431

第五节 美英对德国本土最后的战略轰炸攻势433

一、美英战略航空兵作战目标的转变433

二、美英战略航空兵对德国石油工业系统的轰炸行动436

三、美英战略航空兵对德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轰炸行动440

第六节 意大利北部的解放446

第七节 西北欧诸国的解放449

一、荷兰的解放449

二、丹麦的解放451

三、挪威的解放452

第六十二章 欧洲东线苏军进攻德国本土和解放捷克斯洛伐克454

第一节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454

一、战前态势454

二、战役准备455

三、战役经过457

(一)第一阶段(1月12~17日),突破维斯瓦河防御地区457

(二)第二阶段(1月18~2月3日),发展进攻和挺进奥得河460

四、战役总结461

第二节 柏林战役463

一、战前态势463

二、战役准备466

三、战役经过469

(一)第一阶段(4月16~19日),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469

(二)第二阶段(4月20~25日),合围和分割敌军集团473

(三)第三阶段(4月26日~5月8日),歼灭被围敌军集团474

四、战役总结478

第三节 布拉格战役480

一、战前态势480

二、战役准备482

三、战役经过484

第六十三章 欧战结束和波茨坦会议489

第一节 德国无条件投降489

一、挫败德国法西斯集团单独媾和的企图489

二、无条件投降书的签订494

第二节 波茨坦会议和波茨坦公告497

一、波茨坦会议概况497

二、波茨坦公告的发表503

第六十四章 盟军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最后攻势506

第一节 1945年初太平洋战场的战略形势506

一、美军的战略企图507

二、日军的战略企图507

第二节 硫黄岛战役507

一、双方的战役企图与兵力部署508

(一)日军的战役企图与兵力部署508

(二)美军的战略企图与兵力部署509

二、战役经过509

第三节 冲绳岛战役512

一、美军的战役企图与兵力部署512

二、日军的战役企图与兵力部署513

三、美军夺取制空、制海权的作战行动515

四、美军在冲绳岛的登陆作战517

第四节 盟军解放缅甸520

一、英帕尔战役520

二、盟军解放缅甸523

第五节 美军对日本的战略轰炸531

一、对日本本土的昼间精确轰炸532

二、轰炸作战指导思想的转变534

三、对日本城市的面积轰炸536

四、战略轰炸的效果544

第六十五章 1945年上半年中国军队的新攻势547

第一节 中国敌后战场发动1945年春夏季攻势547

一、1945年敌后战场的形势与方针任务547

二、八路军1945年春夏季攻势550

三、新四军1945年春夏季攻势556

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加强攻势作战560

五、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准备反攻东北561

第二节 中国正面战场的反攻作战564

一、豫西鄂北会战564

二、湘西会战568

三、桂柳反攻作战571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六大与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574

一、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74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78

第六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84

第一节 日本法西斯的垂死挣扎584

一、政治、经济危机日趋加剧585

二、外交求和处处碰壁589

三、日本“本土决战”图谋的破产591

第二节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593

一、美国研制原子弹计划的提出与实施593

二、美国对日使用原子弹的构想、决策及其经过595

三、美对日投掷原子弹的实施及其影响599

第三节 苏联对日宣战,进行远东战役603

一、苏联对日宣战603

二、远东战役605

(一)战前态势与战役准备606

(二)战役经过609

(三)战役总结614

第四节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621

一、毛泽东、朱德发布反攻命令622

二、解放区军民向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及配合苏军解放东北623

(一)晋察冀军区部队进逼北平、天津,攻占张家口等城镇,控制交通要道624

(二)晋绥军区部队逼近太原,攻入归绥,夺取日伪军占据的城镇据点627

(三)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向太原、开封、安阳等城市逼近,切断同蒲、陇海、平汉等铁路线628

(四)山东军区部队编组5路野战部队,向济南、青岛、徐州等地进军,切断津浦、胶济、陇海铁路线629

(五)新四军各部队夺取苏、皖、浙地区敌占乡村和县城631

(六)解放热河、察哈尔省全境,挺进东北,收复大片国土633

三、美国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抢夺抗战胜利果实635

四、解放区军民夺取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歼灭拒降之敌637

第五节 亚洲各国人民的起义645

第六节 日本投降648

一、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648

二、盟军受降并占领日本,中国战区举行受降仪式652

第六十七章 大战后期各主要参战国的武装力量建设与军事学术658

第一节 大战后期各主要参战国的武装力量建设658

一、中国的武装力量建设658

二、苏联的武装力量建设666

三、美、英、法等国的武装力量建设677

四、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仆从国的武装力量建设682

五、法西斯日本的武装力量建设687

第二节 大战后期各主要参战国的军事学术692

一、中国的军事学术692

(一)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面成熟,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692

(二)中国对日反攻作战的三大基本特点706

二、苏联的军事学术715

(一)战略715

(二)战役法721

(三)战术725

三、美、英等国的军事学术728

四、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学术731

五、法西斯日本的军事学术735

第十八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结、影响与启示第六十八章 各主要同盟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739

第一节 中国的贡献740

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741

二、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日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744

三、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750

四、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联合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752

五、中国抗日战争创造了弱国打败强国的宝贵经验755

六、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758

第二节 苏联的贡献764

一、苏联参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军事政治形势,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阶段764

二、苏联军民是打败德国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并为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765

三、苏联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和重要支柱之一769

四、苏联是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斗争的坚强后盾771

第三节 美国的贡献774

一、罗斯福的政略和战略为同盟国最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774

(一)放弃“中立”政策774

(二)对盟国实施《租借法案》775

(三)坚持“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776

(四)积极主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777

(五)倡导并积极参与建立联合国778

二、美国《租借法案》的实施有力地支持了英、苏、中等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779

(一)美国对英联邦的援助779

(二)美国对苏联的援助781

(三)美国对中国、法国等诸国的援助783

三、美国军队是解放西欧大陆的主力军和太平洋战场对日斗争的决定性力量784

(一)美军是解放西欧大陆的主力军784

(二)美军是太平洋战场对日斗争的决定性力量785

四、美国国内人民为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787

(一)军工战线的劳动者积极响应了罗斯福总统把美国变成反法西斯国家兵工厂的号召787

(二)美国国内人民以积极的行动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789

第四节 英联邦的贡献790

一、英国政府及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粉碎了希特勒对不列颠的入侵,打乱了其鲸吞整个欧洲的计划790

(一)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政府在对德意法西斯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90

(二)英国军民顽强不屈的精神是挫败纳粹德国入侵的重要前提791

二、英国军队是盟国对德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793

(一)英国军队是盟国在北非地中海战场对敌斗争的决定性力量793

(二)英国地面部队在解放西欧大陆的战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795

(三)英国皇家海空军在粉碎德国潜艇战和对德战略空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96

三、英国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798

(一)英国对美、苏等国的支援798

(二)英国对欧洲大陆被占领国家抵抗运动的支援800

四、英联邦其他成员国的贡献800

第六十九章 联合国的成立和同盟国对战败国的处置806

第一节 旧金山会议与联合国的成立806

一、联合国组织的酝酿与筹备806

(一)联合国组织的酝酿806

(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810

(三)雅尔塔体制811

二、旧金山会议812

三、联合国、《联合国宪章》及创建联合国的意义817

(一)联合国的建立817

(二)联合国宪章的主要内容818

(三)创建联合国的意义819

第二节 盟军分区占领德国和美军占领日本821

一、盟军分区占领德国821

(一)对德国的分割821

(二)分区占领德国824

二、美军占领日本826

三、后果与影响830

第三节 纽伦堡审判832

一、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832

二、开庭与审判834

(一)四国代表致开庭词834

(二)对首要战犯进行起诉836

(三)事实胜于雄辩841

(四)最后的判决843

三、反响与评说845

第四节 对日本战犯的审判846

一、东京审判846

二、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审判850

三、美国对日本战犯的庇护851

四、影响与后果853

第五节 关于对日和约的签订854

一、远东委员会和对日管制委员会的成立854

二、美国对外政策的改变与和约的签订855

三、影响与后果860

第七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划时代影响864

第一节 确立了以美苏对峙为基本特征的战后世界战略格局865

一、欧洲大国实力大大削弱866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雄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之首866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苏联成为同美国相对立的另一个世界政治、军事强国867

四、战后两极战略格局的形成与“雅尔塔体制”的利弊得失867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871

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变得更加强大871

二、各国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得到锻炼与发展875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还为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876

第三节 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878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殖民帝国主义的实力,从而大大减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障碍879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高了殖民地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880

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力量,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坚强后盾882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的联合国,对促使殖民帝国主义体系的瓦解起了促进作用883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新老殖民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883

第四节 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88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科学技术的特殊需求886

(一)时效特别急886

(二)内容特别广886

(三)起点特别高887

二、各主要交战国为满足战争特殊需求所采取的非常措施887

(一)国家最高领导亲自过问和督促887

(二)成立有权威的专门机构进行组织与协调888

(三)不惜投入巨额财力和物力888

(四)千方百计网罗人才889

三、战争实践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890

(一)喷气式飞机的诞生890

(二)雷达的出现891

(三)毒霉素的大量生产891

(四)火箭技术的突破891

(五)原子弹的研制成功892

(六)计算机的问世892

四、新的一场科技革命的兴起893

(一)原子弹的制造引发了一场能源革命893

(二)火箭技术的发展打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大门894

(三)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导致了信息时代的到来894

第五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迫使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895

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尖锐课题895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迫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采取某些改良措施896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某些改良措施提供了适宜的氛围897

四、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良的主要内容898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近现代军事史上第五次军事改革运动的兴起902

一、世界近现代军事史上前四次军事改革运动概述903

二、世界近现代军事史上第五次军事改革运动的兴起904

(一)战争的时空观发生重大改变,战争已由平面转化为立体战争和无限化“总体战争”904

(二)军队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军队编成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成分906

(三)军事学术理论尤其是战役法理论获长足发展,出现了新的战役样式910

(四)强大的战略突袭已成为侵略者发动战争的主要方式,致使战争初期的防御作战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战争初期作战理论得到发展911

(五)参战国家空前增多,战争规模空前扩大,联盟战略思想有新的突破913

(六)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开展,成为反侵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种作战样式915

第七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进入了核时代,致使整个国防军事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917

一、战后初期国防军事体系的局部改革917

二、始于50年代末的国防军事体系的重大变革917

三、此次军事体系变革的利弊得失919

第八节 有形战争中孕育着无形战争,信息战初见端倪920

第七十一章 历史的启示927

第一节 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大战隐患的关键928

一、发动侵略战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本属性928

二、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根源930

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大战隐患的关键935

第二节 反对绥靖政策,制止大国争霸的局部战争,是消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938

一、绥靖政策的实质、特点、表现及其危害938

(一)姑息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促进了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战争938

(二)姑息纵容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不仅出卖了弱小的阿比西尼亚,而且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野心939

(三)姑息纵容德、意出兵干涉西班牙内战,促进德、意结成“柏林—罗马轴心”940

(四)姑息纵容和支持德国法西斯重新武装、占领来因兰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鼓励、推动和加速了希特勒下定发动大战的决心940

二、绥靖政策的国内根源、时代背景与历史的启示942

(一)英、法等国实力日益衰退而又想维护其霸权地位,因此选择了执行损人而实际上不利己的绥靖政策942

(二)英、法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厌战畏战情绪和和平主义幻想,这也影响和制约政府采取息事宁人而实际上是火上加油的绥靖政策944

(三)英、法等国企图利用法西斯力量对付社会主义力量,推行“祸水东引”,而实际上也是引火烧身的绥靖政策945

第三节 结成最广泛的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是制止或推迟大战爆发和赢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947

一、未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未能制止或推迟的主要原因之一947

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迟迟未能形成,是大战初期被侵略国家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949

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953

第四节 实行全民动员,开展全民战争,是赢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957

一、实行战争动员,开展全民战争,要以清醒的对战争形势的估计为基础957

二、实行全民动员,开展全民战争,要以正确的军事思想为指导959

三、实行全民动员,开展全民战争,要有强有力的领导961

四、实行全民动员,开展全民战争,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武装斗争962

第五节 雄厚的综合国力是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964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966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可靠的后勤保障是克敌制胜的基础967

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障969

四、先进的科技力量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970

五、政府效能是综合国力得以发挥、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971

六、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972

第六节 根据未来战争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973

第七节 先进的技术与武器、创新的军事学说和科学的体制编制是军事革命密切相关的三大要素,不可或缺980

一、先进的技术和武器系统是军事革命的物质基础980

二、创新的军事学说是军事革命的灵魂981

三、科学的体制编制是实现军事革命的桥梁983

四、军事改革是否进行及其成功与否,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性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拥有正义的一方如果在改革问题上缺乏自觉性,陷入盲目性,同样会在军事斗争中吃大亏983

后记985

1998《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939-1945 第4卷 大战的最后较量、结局与总结》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1998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