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影坛》
作者 | 朱剑,汪朝光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9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19853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328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A 从无声到有声1
一 民国电影的发端1
新奇的玩意儿1
拓荒之作5
长片探源12
二 走向繁荣17
20年代的电影界17
“长片正剧”一新耳目23
“长城派”与“神州派”30
各异其趣的其他影片36
古装片风靡一时42
武侠神怪片盛极而衰47
三 迎接有声时代54
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54
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58
有声电影的问世64
四 艺术的先驱71
郑正秋、张石川与周剑云71
默片时代编导群像80
男影星银海浮沉86
女影星争奇斗艳(上)93
女影星争奇斗艳(下)98
摄影师各显神通104
走向成熟的中国电影111
一 30年代的电影界111
B 佳作纷呈的年代111
五大公司的分化组合116
二 异军突起的左翼电影122
左翼电影运动的勃兴122
左翼电影的丰收128
在荆棘里潜行136
“电通”始末142
三 主潮与暗流148
现实主义电影的缘起148
《姊妹花》、《渔光曲》与《神女》153
电影题材万花筒163
软性电影潜流暗涌168
催人奋起的国防电影173
《十字街头》与《马路天使》177
《夜半歌声》及其他182
四 杰出的编导188
夏衍、田汉与阳翰笙188
左翼编导群194
孙瑜、蔡楚生与吴永刚200
不断进取的“老”编导207
五 璀璨的明星215
阮玲玉与胡蝶215
光彩夺目的女影星(上)225
光彩夺目的女影星(下)231
金焰与袁牧之239
各有千秋的男影星244
六 音画交辉250
感人至深的电影音乐250
电影技术的长足进步255
C 困苦中的奋斗261
一 战时大后方的电影业261
抗战爆发后的电影界261
大后方影业的起伏264
二 电影抗战潮271
战场轻骑——纪录片的勃兴271
战争实录——纪实故事片274
多姿多彩的抗战电影278
独树一帜的香港电影286
抗战前后的香港影人291
人民电影的开端297
三 偏安一隅的“孤岛”电影302
“孤岛”电影的畸形繁荣302
古装片大泛滥309
神怪片与时装片314
“孤岛”影人录319
四 穷途末路的沦陷区电影325
沦陷区的电影业325
“满映”与“华影”328
D 在时代的变动中335
一 战后影坛概貌335
接收与垄断335
民营公司的兴衰340
香港影业的复苏343
二 现实主义电影的奋斗347
茫茫银海一“昆仑”347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一江春水向东流》350
现实主义电影佳作358
《万家灯火》和《乌鸦?麻雀》362
三 电影潮流面面观369
现实的观照369
历史的追忆374
社会众生像378
侦探间谍片382
《小城之春》与《假凤虚凰》384
荟萃明星的巨片390
四 成熟的艺术家394
新老编导群394
沈浮与郑君里400
费穆与朱石麟403
五 影人群星谱410
男影星一展其长410
女影星各放异彩415
蓝马与石挥418
陶金与赵丹422
白杨、上官云珠与舒绣文427
六 新时代的曙光433
后记、再版后记439
1997《民国影坛》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剑,汪朝光编著 1997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坛人物剪影
- 1985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剪影话文坛
- 1984 纯文学出版社
-
- 海外银坛剪影
- 1982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艺坛百影
- 1982 中州书画社
-
- 民国文坛探隐
- 199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民国影坛纪实
- 1991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中外影坛轶事
- 1983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影坛忆旧
- 1983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影坛风云录
- 1984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影坛夜话
- 1987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 国际政坛刀光剑影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影坛风流
- 1991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 剪影话文坛
- 1987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影坛人物录
- 198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