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光纤通信与同步网 原理与发展》求取 ⇩

绪论1

目录1

第一篇 新一代光纤通信7

第一章 现代光纤通信及其局限性7

§1.1 现行光纤通信系统构成8

§1.2 现行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9

§1.3 现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探测器10

§1.4 光纤11

1.4.1 光纤的基本结构与制作11

1.4.2 光纤的基本特性11

1.4.3 光纤的传输14

1.5.1 光纤非线性对光通信的限制作用17

§1.5 现行光纤通信的局限性17

1.5.2 电子器部件响应速度对光通信的限制23

1.5.3 通信模式的限制24

第二章 光纤的非线性、主动性及其应用26

§2.1 光纤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27

§2.2 光纤中的群速度色散与非线性29

2.2.1 群速度色散对光脉冲的展宽作用29

2.2.2 光频啁啾30

2.2.3 四类传输过程31

§2.3 光纤中的非线性耦合波方程及其解32

2.3.1 光纤中的受激喇曼和受激布里渊散射34

2.3.2 光克尔效应38

2.3.3 自相位调制与交叉相位调制39

2.3.4 光四波混频及其相位匹配技术42

§2.4 掺杂光纤及其激光特性45

2.4.1 掺杂光纤45

2.4.2 石英光纤中掺杂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47

2.4.3 掺杂光纤的激光特性49

2.4.4 掺杂光纤激光过程的噪声特性51

§2.5 光纤放大器54

2.5.1 掺杂光纤放大器的结构与工作模式56

2.5.2 光纤放大器的应用58

2.5.3 串联光纤放大与分布式光纤放大60

2.6.1 光纤谐振腔64

§2.6 光纤激光器64

2.6.2 全光纤(All-Fiber)通信的实现68

§2.7 晶体光纤69

第三章 复用光纤通信72

§3.1 光波复用通信72

3.1.1 波分复用(WDM)通信72

3.1.2 空分复用(SDM)通信77

§3.2 光波信号复用通信82

3.2.1 时分复用(TDM)通信83

3.2.2 频分复用(FDM)通信84

第四章 相干光通信86

§4.1 相干光通信的基本构成86

§4.2 相干调制88

4.2.2 外调制89

4.2.1 直接调制89

4.2.3 相干光通信中的调制方式95

§4.3 相干探测96

4.3.1 光频外差探测与解调原理96

4.3.2 光外差的混频效率与有效量子产额97

4.3.3 光外差的信噪比分析98

4.3.4 几种数字相干光通信方式的误码率100

4.3.5 相干光通信的优异特性101

§4.4 相干光通信的关键技术102

4.4.1 具有高频谱纯度的相干光源102

4.4.2 相干光探测的匹配技术104

4.4.3 新接收技术的开发108

§4.5 相干光通信实验系统110

第五章 光孤子通信113

§5.1 相干光脉冲的传输特性113

5.1.1 光脉冲在色散介质中的传输特性114

5.1.2 线性吸收/增益介质中的光脉冲116

5.1.3 非线性介质中的光脉冲117

5.1.4 调制器对光脉冲的作用118

5.1.5 具有线性啁啾的光脉冲通过色散介质的物理图像118

§5.2 孤子方程及其基本特性120

5.2.1 基态光孤子与高阶光孤子120

5.2.2 损耗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123

5.2.3 频率啁啾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125

5.2.4 高阶效应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125

5.2.5 暗孤子127

5.2.6 孤子互作用128

§5.3 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130

5.3.1 光孤子通信系统的组成130

5.3.2 光孤子源130

5.3.3 光孤子的探测133

5.3.4 光孤子的调制、编码137

5.3.5 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138

§5.4 光孤子通信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142

第六章 量子光通信144

§6.1 光波、光子与信息144

6.1.1 光子、电子、波粒二重性144

6.1.2 光子承载信息的能力145

6.2.1 光子计数147

§6.2 量子光通信中的关键技术147

6.2.2 量子无破坏测量152

6.2.3 亚泊松态与亚泊松态激光器158

§6.3 量子光通信实验装置159

第二篇 光纤同步网165

第七章 现行异步复接体制165

§7.1 绪言165

§7.2 数字系列166

§7.3 复接方法167

7.3.1 概述167

7.3.2 PCM基群30路的复用167

7.3.3 高次群复接原理170

7.4.1 线路设备174

§7.4 异步设备174

7.4.2 数字复接设备182

7.4.3 系统辅助设备187

§7.5 光纤通信系统194

7.5.1 系统组成194

7.5.2 参考模型194

7.5.3 系统主要性能196

§7.6 异步复接系统存在的问题196

7.6.1 国际统一接口197

7.6.2 复接方式197

7.6.3 上/下话路197

7.6.6 系统的可靠性与造价198

7.6.5 系统维护198

7.6.4 辅助信道容量198

第八章 同步复接体制(SDH)199

§8.1 发展历史199

§8.2 数字系列200

§8.3 复接方式201

8.3.1 复接帧结构201

8.3.2 STM—1结构图203

§8.4 系统性能以及标准光电接口210

8.4.1 同步数字系列光纤系统性能210

8.4.2 标准电接口211

8.4.3 标准光接口212

8.5.2 充分的辅助信道与备用信道213

§8.5 同步数字系列(SDH)的优点213

8.5.1 确定世界统一光纤网络接口213

8.5.3 简化的复接与上/下路功能214

8.5.4 先进的操作、管理与维护功能214

8.5.5 确定了统一新型网络部件214

8.5.6 为同步数字系列(SDH)网络提供方便的扩展能力215

8.5.7 迅速实现网络的路由连接与更改215

§8.6 同步宽带网的主要设备216

8.6.1 终端复接设备(TM)216

8.6.2 上/下路复接设备(ADM)218

8.6.3 同步数字跨接设备(SDXC)219

8.7.1 绪言221

§8.7 同步交错器(SIR)221

8.6.4 网络管理系统设备(NMS)221

8.7.2 同步交错器的基本类型222

8.7.3 随机存储器组成的同步交错器223

8.7.4 设计实例231

8.7.5 结语232

§8.8 同步数字复接器电路的设计232

8.8.1 终端数字复接器的分类232

8.8.2 64通道字同步交错器233

8.8.3 高速同步交错复接器236

8.8.4 SONET STS—3C用户网络接口电路242

8.9.1 引言256

8.9.2 字组单元结构256

§8.9 异步传递方式(ATM)256

8.9.3 ATM性能特点258

8.9.4 ATM硬件设计260

§8.10 一些国家的同步数字系列设备269

8.10.1 SONET光纤同步网269

8.10.2 日本NTT公司新型同步接口设备272

8.10.3 阿尔卡特(Alcatel)同步复接数字系列设备273

8.10.4 爱立克逊(Ericsson)电信产品279

8.10.5 菲利浦(Philips)电信产品280

8.10.6 澳洲电信同步网283

§8.11 同步数字系列(SDH)的有关CCITT标准建议283

8.11.1 概述283

8.11.2 关于同步复接器的建议(G.781、G.782和G.783)284

8.11.3 关于SDH设备管理方面的G.784建议285

8.11.4 以SDH为基础的光缆数字线路系统建议(G.958)285

8.11.5 光线路接口(G.957建议)287

8.11.6 关于SDH网络方面的建议(G.San1和G.San2)288

第九章 自动纠误光缆通信系统289

§9.1 概述289

§9.2 纠误编码的基本概念289

9.2.1 分组码289

9.2.2 奇偶监督码与汉明码290

9.2.3 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多项式描写290

9.2.4 循环码291

9.2.5 几种特殊循环码292

9.3.1 绪言293

§9.3 纠误码在损耗限制型光缆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93

9.3.2 交错延迟十单位自动纠误光缆通信系统的设计294

9.3.3 自动纠误码在光缆通信系统的应用298

§9.4 纠误码在色散限制型光缆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99

9.4.1 绪言299

9.4.2 纠误码在光同步网(SONET)系统中的应用300

9.4.3 纠误码在光缆同步数字系列(SDH)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12

9.4.4 一种用于565Mbit/s光缆通信系统的前向纠误编码方案313

§9.5 光纤分配数据接口(FDDI)的误码特性317

9.5.1 概述317

9.5.2 FDDI编码318

9.5.3 FDDI规约数据单元319

9.5.4 帧有效性判据320

9.5.5 分类、标准与假设条件321

9.5.6 允许误码率322

9.5.7 单个随机噪声影响323

9.5.8 帧差错率325

9.5.9 令牌帧损失率326

9.5.10 帧校验序列(FCS)多项式326

9.5.11 帧合并329

9.5.12 帧结束符错误330

9.5.13 帧起始符差错331

9.5.14 扩大帧正确判据要求331

9.5.15 结语332

参考文献334

1994《新一代光纤通信与同步网 原理与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董孝义,王廷尧编著 1994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光纤区域网原理与设计(1992 PDF版)
光纤区域网原理与设计
199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光纤通信( PDF版)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1996 PDF版)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
1996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原理(1988 PDF版)
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原理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光纤通信(1989 PDF版)
光纤通信
1989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原理(1984 PDF版)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原理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肝胆病中医诊疗(1999 PDF版)
肝胆病中医诊疗
1999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光纤通信(1987 PDF版)
光纤通信
1987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光纤通信(1993 PDF版)
光纤通信
199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通信光纤(1989 PDF版)
通信光纤
198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光纤通信(1999 PDF版)
光纤通信
199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光纤通信(1999 PDF版)
光纤通信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1993 PDF版)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
199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光纤通信原理和新技术(1998 PDF版)
光纤通信原理和新技术
1998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光纤通信原理(1992 PDF版)
光纤通信原理
1992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