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传》
作者 | 闻黎明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47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1177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320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
第二章 活跃在清华园7
第一节 入京求学7
考入清华学校7
课余补习会9
第二节 初期的忧患意识12
辩论与演说12
为了普及教育14
挥笔《满江红》16
第三节 汇入“五·四”运动的洪流16
参加全国学联大会20
第四节 用艺术改造社会23
美育代替宗教的影响23
研究具形艺术的“美司斯”26
第五节 改良社会的尝试29
?社29
校内改良活动32
参加罢考与被迫留级35
第六节 抗议“六·三”惨案35
拒写“悔过书”39
第七节 清华园的最后一年40
有了一个家庭40
中途夭折的灾区服务43
第八节 初涉诗坛46
认准新诗的方向46
清华文学社49
第一节 去国的愁思55
第三章 留学美国55
第二节 在芝加哥59
芝加哥美术学院的优等生59
与芝城的美国诗人61
第三节 耕耘在文学园地中65
《女神》评论65
《红烛》与爱国诗68
第四节 在科罗拉多72
第五节 发起“大江会”77
英文古装剧的演出82
第六节 在纽约82
“文化的国家主义”85
第四章 一个破灭的梦90
第一节 “我是中国人”90
第二节 受挫的国剧运动94
第三节 暂短的国家主义活动97
加入国家主义团体联合会97
反对日俄出兵东北99
反俄援侨大会102
在“三·一八”惨案中104
第四节 创办《晨报·诗镌》107
第五节 “我要回海上去”113
第五章 教授生活122
第一节 在南京中央大学122
第二节 在武汉大学124
第三节 在青岛大学129
人地两宜的教学与研究129
三次学潮133
惬意的学校生活139
第四节 重返清华园139
并非不问国事146
第六章 抗战的岁月里155
第一节 流离155
离别故都155
南岳一学期158
湘黔滇跋涉三千里161
蒙自百日164
《祖国》和《原野》的演出168
第二节 驻足春城168
抗战必胜的信念171
第三节 主持清华中文系174
出任系主任174
秉公办事175
创办清华文科研究所中国文学部178
提携后学181
第七章 学术研究186
第一节 研究领域略述186
第二节 学术研究的几个特点190
第三节 文学的运动方向198
第八章 走上新的道路203
第一节 贫困的生活203
第二节 迅猛的转变208
“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208
“不仅要做新诗,更要做新的诗人”214
“向圈子外喊去”220
“要把文学和政治打成一片”223
打破“可怕的冷静”228
并非空穴来风234
第三节 汇入民主运动的洪流241
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241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45
第九章 民主斗士(上)249
第一节 保卫大西南249
第二节 勇于解剖自己254
向鲁迅忏悔254
克服幼稚病256
第三节 援助贫病作家260
第四节 “袁世凯没有死”265
第五节 民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269
第六节 拥护共产党275
称赞“小五四”275
质问蒋介石277
慰问郭沫若281
出版《民主周刊增刊》283
第七节 与民主青年同盟285
协助建立民青285
秘密印刷所的建立288
第八节 “五·四”民主大检阅291
“让文艺回到群众中去”291
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295
共同播发民主火种298
“不但做今天的诗人,也要做明天的诗人”301
第九节 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303
国民参政会不应再开303
国民大会必须由联合政府召集306
欢庆抗战胜利309
第十章 民主斗士(下)309
第一节 为了和平民主团结309
内战绝不能再起312
如何建设新中国315
营救被迫害者321
联合出版界324
第二节 血与火的岁月328
为反内战讲演会出谋划策328
抗议摧残自由,支持学生罢课331
控诉“一二·一”惨案336
争取斗争胜利344
第三节 迎接新的风雨349
民盟支部的核心成员349
促进政协通过民主决议351
捍卫政协会议成果359
四烈士大出殡364
痛骂蒋介石,悼念四八烈士367
揭露反苏反共阴谋371
甘做共产党的尾巴376
做统战工作378
第四节 新的世界观380
高唱“人民至上”380
学习阶级分析法386
新文艺观388
第十一章 最后的日子395
第一节 寄语青年395
青年运动必须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斗争395
临别赠言398
第二节 冲破白色恐怖401
“愿与你们紧紧的握手”401
为呼吁和平发动万人大签名408
第三节 血写的壮丽诗篇411
抗议杀害李公朴411
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415
倒在祖国的大地上420
尾声425
后记446
1992《闻一多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闻黎明著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闻一多代表作
- 199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闻一多传
- 1979
-
- 闻一多全集(一)
- 1948年08月第1版 开明书店
-
- 闻一多选集
- 文教出版社
-
- 闻一多全集
- 198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闻一多 1899-1946
- 1999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 闻一多新论
- 1999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 闻一多传
- 197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闻一多之歌
- 1986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闻一多萃语
- 1996 长沙:岳麓书社
-
- 闻一多传
- 1999 北京:团结出版社
-
- 闻一多诗文选
- 1999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