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
作者 | 张强等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2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8182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3143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1
第一篇现代金融产业3
第一章现代银行业3
第一节 现代银行与经济发展3
一现代银行体系及其功能和作用3
二发挥商业银行的资金集约作用,扶持重点产业9
三“输血”与“造血”并举,缓解资金紧张12
第二节商业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转制13
一转变服务观念,支持国企转制13
二完善内部机制,促进国企转制16
三建立主办银行制度,银企携手共进18
第三节银行业务创新与银行发展20
一国际银行业务创新的启示20
二我国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23
三以业务创新求得银行的发展24
第二章现代信托业27
第一节 信托业的历史回顾与评鉴27
一西方信托业的发展历程27
二我国信托业的两次生成29
三我国信托业的评鉴30
第二节信托业的功能定位与未来发展32
一信托业的主要社会机能32
二我国信托业的功能定位36
三我国信托业的未来发展38
第三节信托业的法律控制44
一信托关系的立法45
二信托业的准入立法46
三信托业的营运立法47
四信托业的监管立法48
第三章现代保险业49
第一节 现代保险业的考察及评价49
一保险的职能和作用49
二发达国家保险业的考察及评价50
三我国保险业的考察及评价54
第二节我国保险体制的历史沿革与改革58
一我国现代保险体制的历史沿革58
二我国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60
三我国保险体制的改革61
第三节我国保险立法与保险业的规范化发展65
一保险立法65
二保险市场的规范化69
三保险业的未来发展71
第四章金融业的风险与控制76
第一节 金融业风险的基本属性与来源76
一金融业风险的基本属性76
二金融业的风险来源80
第二节金融业风险的警示82
一金融风险威胁金融业的安全83
二金融风险危及经济的稳定84
三最大的威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85
第三节金融业风险的控制88
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准确预报风险88
二完善金融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及时防范风险92
三加强银企合作,努力化解风险98
第二篇现代金融市场103
第五章现代信用制度与金融市场103
第一节 信用制度与经济运行103
一信用制度的简要考察103
二信用制度对经济的影响106
三关于信用制度的几个初步结论109
第二节我国信用制度及其改革110
一我国信用制度的特点110
二信用关系混乱的弊端:以银企关系为例112
三我国信用制度的改革117
第三节现代信用制度与金融市场121
一金融市场是信用高度发展的产物122
二金融市场与体制创新123
三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125
第六章货币市场128
第一节 货币市场与金融运行128
一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化的必要前提128
二货币市场是优化资金配置的工具131
三货币市场是加强金融调控的着力点132
第二节规范同业拆借市场134
一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程134
二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现存的问题及原因136
三进一步规范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对策139
第三节发展票据市场145
一发展票据市场的必要性145
二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148
三发展我国票据市场的对策151
第七章资本市场155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理论分析155
一资本市场与出资者主权155
二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160
三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环境163
第二节我国资本市场运行实证165
一资本市场并非包医百病的良药165
二对我国资本市场职能的理性思考169
三科学定位资本市场,全面推进金融改革171
第三节我国资本市场主体的行为研究174
一筹资主体行为的有效性174
二资本市场利用的规范性176
三投资主体行为的理性化177
第八章货币供求均衡183
第一节 社会总供求均衡与货币供求183
一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183
二社会总供求均衡与货币供求186
三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的机制188
第二节货币失衡与通货膨胀196
一货币供给过多与通货膨胀197
二我国货币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探讨197
三货币均衡的实现与通货膨胀的治理199
第三节现代经济中的货币供给机制203
一货币供给主体分析203
二制约货币供给的其它因素206
三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的成长207
第九章金融宏观调控213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及其目标213
一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213
二货币政策目标确立与选择217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222
第二节货币政策调控的要素与作用过程224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与中介目标224
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过程229
三货币政策效果检验与调整234
第三节我国经济转轨中的货币政策选择237
一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237
二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239
三经济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改革242
第十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247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机制及其强化247
一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分析247
二金融监管的一般技术手段与实施251
第二节对金融业的监管分析256
一《巴塞尔协议》与金融业监管256
二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分析259
第三节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分析262
一金融市场监管的内容与手段分析262
二近年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发展与改革269
第四节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分析272
一外汇、外债机制272
二外汇监管的发展与改革275
三外债监管及其创新282
第四篇现代金融发展287
第十一章现代金融的深化287
第一节 金融深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287
一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理论287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考察290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评价293
第二节我国金融深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判断295
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压制295
二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深化的成果296
三金融深化过程中存在着压制300
第三节我国金融的进一步深化303
一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的必要性303
二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的可能性305
三以改革促进金融的进一步深化307
第十二章现代金融的国际化315
第一节 西方金融国际化借鉴315
一金融国际化的内涵315
二西方金融国际化的现状316
三金融国际化的一般经验借鉴319
第二节我国金融国际化现状及环境分析321
一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现状321
二我国金融国际化存在的问题323
三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环境分析321
第三节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战略步骤328
一特区金融的国际化329
二上海金融的国际化334
三内陆金融国际化及我国金融全球一体化338
第十三章现代金融的工程化345
第一节 金融工程概述345
一金融工程的含义及其特点345
二金融工程的作用领域346
三金融工程的成因及其经济影响384
第二节金融工程的运作351
一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351
二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354
三金融工程的工艺方法355
第三节我国金融的工程化356
一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356
二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前景358
三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实选择359
后记362
1998《现代金融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强等著 199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
- 1995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 金融市场论
- 1947 交通银行总管理处
-
- 神奇的经济舞台-现代金融市场
- 198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俄语语法修辞
- 1981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金融市场论
- 198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金融市场
- 1993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 现代金融与经济
- 1997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体制
- 1996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金融市场
- 1998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金融市场
- 1994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与企业
- 1994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 现代金融经济
- 199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金融市场
- 1993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金融市场
- 1995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