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
作者 | 于幼军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9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313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99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初级阶段文化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9
一、初级阶段文化的研究对象20
二、初级阶段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原则29
三、在初级阶段文化的研究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36
第二章 初级阶段文化的形成48
一、初级阶段文化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49
二、初级阶段文化形成发展的基本国情65
三、初级阶段文化的现实基础75
第三章初级阶段文化的特质89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统一的文化90
二、充分体现人民性的人民大众的文化95
三、把弘扬科学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的文化102
四、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110
五、适应并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119
六、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130
第四章 初级阶段文化的功能144
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社会主义统一起来150
二、把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认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统一起来159
三、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统一起来164
四、把对外来文化的主动引进吸收与积极防范抵御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171
五、把个体尺度和群体尺度、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统一起来175
第五章 初级阶段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183
一、初级阶段文化的血脉渊源183
二、我国现阶段需要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193
三、传统文化中值得批判继承的进步思想211
第六章 初级阶段文化与近现代西方文化231
一、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特殊性232
二、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可以补我所缺、为我所用的积极成果242
第七章 初级阶段文化的发展趋势29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日臻成熟,完全确立起在社会生活中的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并朝着新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发展309
二、中华文化将步入由传统到现代、由隔阂到融合的转变,并走向全面复兴,成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精神文化基础313
三、中华文化将更加从容自如地与各国、各民族文化进行平等交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317
四、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在新的文化生存发展空间展示中华民族智慧,高扬中华文化传统324
五、文化日益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333
六、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更加凸现,文化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37
主要参考文献345
后记357
19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幼军著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
- 1988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概论
- 1989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概论
- 1989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
- 1988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
- 1988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概论
- 198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概论
- 198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
- 1990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初探
- 1988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88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纲
- 1988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88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论
- 1989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00问
- 1989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