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五大 1921-1997》求取 ⇩

第一章上海的秘密聚会——党的一大1

一、“马克思”来到中国1

时代的呼唤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

二、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5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5

一个俄国布尔什维克来到中国9

各城市的建党活动12

三、一大的筹备14

共产国际代表提出的建议14

各地代表赶赴上海16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2

在李公馆里召开中共一大22

法国警察搜查一大会场33

南湖游船上的一大闭幕式37

第二章再聚申城——党的二大43

一、远东民族大会的召开43

共产国际决定召开的大会43

大会始末45

中国代表的观感47

二、建党后的第一个宣言50

党内工作的开展50

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52

民主革命纲领的雏形57

三、民主共和国蓝图的设计59

二大的召开59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64

四、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提出67

对其他政党的排斥67

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69

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提出71

五、工运怒潮遍九州75

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75

罢工风暴席卷神州大地76

二七喋血80

第三章国共合作的决策——党的三大84

一、发生在西子湖畔的争论84

马林建议国共“党内合作”84

西子湖畔的争论87

二、远方发来的“一月指示”91

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91

共产国际的“一月指示”92

三、代表们来到了广州94

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94

各地代表云集羊城95

四、国共合作方针的正式确定97

迟到的“五月指示”97

三大确立国共合作方针98

三曾里三户楼103

五、李大钊在国民党一大上的严正声明105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05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07

《北京代表李大钊意见书》109

第四章三聚申城——党的四大113

一、不宁静的合作之初113

国共合作的主流113

中共党内的分歧116

二、第一次中央执委扩大会议119

五月会议119

倍受关注的小沙渡122

三、四大代表聚集上海横浜路126

横浜路6号126

四大始末127

四、风云激荡的五卅运动132

二月罢工132

顾正红惨遭枪杀135

“五月三十起风潮”136

第五章江城风云——党的五大140

一、北伐战争节节胜利140

二、工农运动迅猛发展143

乡村农运如暴风骤雨143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46

城市工运轰轰烈烈148

中共中央的一次特别会议152

三、蒋介石举起屠刀157

四、五大的召开161

80余位代表会聚江城161

总书记的右倾报告163

瞿秋白的质问:“第三国际,还是第零国际”166

毛泽东的提案遭到拒绝170

蔡和森、任弼时对党的总书记的批评174

“罗易是个蠢货,鲍罗廷是个冒失鬼”179

千秋功过谁与评说182

五、五大后大革命的失败186

第六章莫斯科郊外的聚会——党的六大191

一、党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191

南昌起义191

八七紧急会议194

毛泽东把革命红旗插上井冈山196

“左”倾盲动主义的急性病199

二、六大的筹备213

中央决定:六大在莫斯科召开213

前往莫斯科的路上220

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为六大工作227

王明在六大期间的活动229

三、六大前夕举行的预备会议231

斯大林与中共领导人谈话231

布哈林召集政治谈话会234

开幕前的准备工作238

四、六大隆重开幕240

瞿秋白号召大家充分发表意见240

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241

五、政治报告及讨论243

布哈林的两次报告243

翟秋白作政治报告245

蔡和森总结经验教训248

李立三的“左”倾发言252

王若飞作长篇发言,并声明:“我不是陈独秀的代表”254

张国焘的长篇发言260

周恩来强调在南方几个省中应该开始做割据的准备261

六、组织、农民、土地、军事、职工运动等问题的报告及讨论263

周恩来作组织问题报告263

李立三作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报告266

周恩来作军事报告,刘伯承作军事补充报告268

向忠发作职工运动报告272

七、通过决议和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273

大会通过各项决议273

选举产生第六届中央委员会276

大会胜利闭幕277

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党的最高领导机构277

八、“银色别墅”的决策:六大路线279

九、六大后中国革命的恢复与发展286

第七章延安宝塔山下的盛会——党的七大293

、遵义会议——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293

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93

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294

二、共产国际确认毛泽东为中共领袖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297

王稼祥带回共产国际新指示297

克服王明右倾投降主义300

三、延安整风运动与第一个历史决议的起草303

拉开整风运动的帷幕303

讨伐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三种歪风306

党的历史决议的起草307

四、七大代表聚集在宝塔山下308

一再拖期的七大308

七大代表奔赴延安311

五、毛泽东与七大政治报告315

“联合政府”口号的冲击波315

国共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谈判316

迎接抗日战争胜利的纲领320

六、刘少奇与《论党》324

刘少奇成为仅次于毛泽东的中央主要领导人324

毛泽东思想被写进七大党章325

七、朱德与《论解放区战场》329

八、周恩来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发言333

九、博古对所犯“左”倾错误的检讨337

十、一次空前规模的团结的胜利的大会341

七大预备会议341

盛会开幕342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产生始末347

一次圆满胜利的大会351

十一、与中共七大同时召开的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353

十二、国共逐鹿357

重庆谈判357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63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367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368

十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描绘的新中国蓝图372

将革命进行到底372

勾画新中国的蓝图373

第八章建国后的第一次盛会——党的八大379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79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379

为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而斗争381

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385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385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成就386

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389

四、反对高饶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392

高饶串通一气,“准备将来自己做领袖”392

高岗、饶漱石问题的处理396

五、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98

农业合作化运动顺利发展398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稳步前进39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400

三大改造的急促完成402

六、苏共二十大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405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405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406

七、八大的筹备工作408

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提出408

八大文件的起草和七届七中全会410

毛泽东推荐邓小平为总书记,陈云等为副主席413

八、八大预备会议416

九、党的八大盛况空前419

十、刘少奇与八大政治报告423

十一、周恩来与“二五”计划建议报告428

十二、邓小平与修改党章报告433

十三、八大为什么没提毛泽东思想436

十四、八大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分析的变化439

八大后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分析出现了偏差439

东欧突发事件及国际形势变化对毛泽东的触动440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歧途441

十五、八大二次会议对八大政治路线的修改443

“左”倾冒进思想的滋长443

对八大政治路线的背离444

十六、远离八大路线的八届八中全会446

党中央对“左”的错误有所察觉446

纠“左”的会议发生逆转447

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449

十七、七千人大会与国民经济的调整450

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450

国民经济的调整454

第九章一次被历史全面否定的代表大会——党的九大458

一、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与阶级斗争扩大化458

毛泽东再提阶级斗争问题458

所谓“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460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64

三、八届十一中全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470

《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的动员令470

八届十一中全会473

天下大乱,老干部受迫害475

四、八届十二中全会与刘少奇冤案的酿成478

“抓叛徒”狂潮478

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冤案480

五、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九大代表们482

六、林彪与九大484

林彪的表演484

罕见的九大党章486

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一次代表大会487

七、九届二中全会:林彪主张设国家主席的内幕489

林彪想当国家主席489

庐山风云490

八、九一三事件494

“批陈整风”运动494

林彪集团密谋武装政变496

野心家折戟沉沙温都尔汗501

第十章“左”雾弥深——党的十大504

一、“批林整风”运动504

二、十大报告的起草506

三、政坛祸星510

“工总司”的成立510

大闹安亭513

一月夺权515

四、纠“左”与“批邓”518

邓小平的复出518

整顿工作势如破竹519

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525

第十一章丧失机遇——党的十一大527

一、令人心悸的1976年527

伟大的“四五运动”527

抗震救灾中的异音530

伟人辞世531

二、“四人帮”的末日532

急于抢班夺权532

拘捕“四人帮”536

三、提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大538

作出召开十一大的决定538

十一大开幕540

四、拨乱反正机遇的丧失543

政治报告的方向性错误543

“新党章”的局限性547

十一大到底怎么了549

第十二章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二大553

一、迎接历史转折的到来553

一次中央工作会议55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557

二、农村改革开先河560

凤阳农民的“冒险”探索560

邓小平对农村改革的支持564

三、拨乱反正全面进行567

平反冤假错案567

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569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570

落实各项统战政策570

四、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572

五、十二大的召开583

十二大的筹备583

邓小平与十二大开幕词587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政治报告592

十二大的选举598

六、十二大后改革的新局面600

十二届三中全会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筹划600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606

第十三章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612

一、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612

“总设计师”倡导政治体制改革612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616

二、十三大的筹备和召开622

邓小平为十三大定下基调622

大会的筹备623

十三大政治报告627

与会代表谈改革632

十三大的选举635

外国记者谈中共十三大63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638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38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640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643

四、十三大后改革的深入和对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644

十三大提出的改革任务644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645

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648

五、十三大后的廉政反腐工作651

第十四章继往开来的大会——党的十四大658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658

历史的关头658

时代的最强音659

二、十四大报告的产生665

贯穿报告的主线665

集体智慧的结晶667

三、隆重的十四大669

十四大政治报告669

各界代表的心声675

新的里程碑679

亲切会见,群情振奋680

四、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682

改革的步子要更快一些682

大开放的格局687

举世瞩目的成就689

五、十四届三次全会与三个文件691

十四届三中全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691

十四届五中全会与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制定692

十四届六中全会与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694

六、举国欢腾,喜迎香港回归696

第十五章迎接21世纪的到来——党的十五大703

一、世纪之交的盛会703

精心的筹备工作703

一份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706

二、中共十五大的代表715

十五大代表:58000000∶2108715

开放热烈的讨论会场717

三、国内国外对十五大的关注720

万众瞩目十五大720

举世关注盛会724

四、学习十五大精神,开创工作新局面726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书记处成员名单729

后记韩泰华765

1998《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五大 1921-1997》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韩泰华主编 1998 北京:北京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