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道家》求取 ⇩

前言1

代序1

禅宗与佛学3

一、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3

二、佛学内容简介9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9

(二)印度上古的形势与国情10

(三)释迦出家成道对于人类世界的贡献11

1.建立师道的庄严11

2.破除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12

3.归纳印度上古传统宗教的轮回之说13

4.开拓宇宙观与世界观14

5.调和裁定形而上的本体论15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17

1.小乘的思想17

3.小乘的求证方法20

2.小乘的实践20

4.大乘的思想22

5.大乘的实践25

6.大乘求证的方法27

三、禅宗概要29

(一)有关禅宗的史迹31

1.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34

2.禅宗的禅35

3.达摩大师初传的禅宗36

(二)初唐以前禅宗开展的影响37

1.关于六祖的开悟41

2.关于“不思善,不思恶”的问题45

3.关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问题46

(三)唐初禅宗兴盛的大势47

(四)研究禅宗的几个锁钥51

1.时代方言的注意51

(1)禅宗语录52

2.几个重要术语的了解52

(2)禅宗机锋53

(3)棒喝56

3.研读禅宗典籍的重点57

4.必须具备禅学与文学的素养59

(五)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64

1.禅的目的与涅槃75

2.宋元以后注重参禅的禅风79

(1)参话头与止观、禅那的关系80

(2)看念头80

(3)参话头82

3.元明以后禅宗的三关界说与参禅的境界83

(六)禅宗与理学的关系84

(七)禅宗与中国文学92

1.隋唐以后文学意境的转变与禅宗93

(1)诗93

(2)词曲101

(3)小说103

2.禅与文学的重要性105

(1)禅师与诗106

(2)宗教与文学107

四、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文化教育的精神109

(一)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110

(二)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113

1.丛林的规模115

2.丛林的风规119

3.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125

4.丛林与中国文教130

结论132

道家与道教137

一、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137

(一)道家与黄老137

(二)道家与老庄139

(一)上古历史传说上的反证142

二、隐士思想与道家142

(二)孔子与隐士的思想143

(三)隐士与历史政治的关系145

1.历史上畏惧“隐士”思想的反面146

2.历史上尊重“隐士”思想的正面147

三、方士的学术与道家150

(一)有关原始自然科学151

(二)有关阴阳家演变为人文科学152

(三)有关理论物理科学153

四、关于道家方士学术思想的渊源156

(一)上古传统文化与周代的道术157

(二)战国时期北方齐鲁燕宋的文化背景172

(三)战国时期南方楚国的文化思想179

五、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182

(一)道有与道教的天人宇宙说182

1.关于阴阳的观念185

2.关于五行的观念187

3.关于天干和地支的甲子观念189

(二)道家神仙修炼的学术思想195

1.道家与道教对于人生意义的估价195

2.方士思想的影响198

(1)养神论者的理论与方法198

(2)养气与炼气论者的先声199

(3)服饵者的理由203

(4)祀祷派的修炼208

六、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214

(一)丹经鼻祖的作者魏伯阳215

(二)方士医学与易象数合流的炼气养生术的丹道222

七、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234

1.儒道不分家的“天”字的含义234

2.儒道不分家的“道”字的含义235

(一)老子236

1.老子思想的天道无为与自然的观念236

2.老子对于仁义与圣人的观念238

3.有关老子政治思想的误解240

4.老子被人陷害为阴谋权术的教唆者241

5.老子政治思想的重心243

6.老子摄生养生的学术246

(1)入手立基虚极静笃的养静论247

(2)由静极进于绵绵若存的养神论247

(3)辅助养静养神的养气论247

(4)恍惚至精的道妙248

(5)摄生养生的成果248

7.道教《清静经》250

(二)庄子251

1.《庄子》的寓言252

2.《庄子》的《逍遥游》与内七篇253

3.《庄子》外篇的风规255

4.《庄子》内篇养生学与方士神仙的因缘256

(三)战国时期阴阳家与方士的声势260

1.驺衍阴阳学说的动机与目的262

2.阴阳学说的内容263

3.驺衍地球物理的思想263

4.齐国学术的风气265

(四)秦汉之际燕齐方士与神仙的思想渊源266

1.秦始皇与封禅266

2.汉初的神道与神仙270

3.汉魏以下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概略273

八、道教277

(一)汉末道教形成的因缘277

(二)魏晋以后的道家与道教286

1.唐代的道教293

2.宋元明清的道教295

九、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298

《禅与道概论》后语 杨管北305

南怀瑾著述目录308

1991《禅宗与道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怀瑾著 1991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禅宗与中国文化(1986 PDF版)
禅宗与中国文化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道禅集( PDF版)
道禅集
禅宗六祖(1996 PDF版)
禅宗六祖
1996
禅宗与精神分析(1988 PDF版)
禅宗与精神分析
198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禅宗七经(1997 PDF版)
禅宗七经
1997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禅宗宝典(1993.12 PDF版)
禅宗宝典
1993.12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禅宗历史与文化·禅宗历史与文化:历史与文化(1988 PDF版)
禅宗历史与文化·禅宗历史与文化:历史与文化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禅宗与中国文化(1987 PDF版)
禅宗与中国文化
1987 里仁书局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1997 PDF版)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1997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禅宗宝典(1993 PDF版)
禅宗宝典
1993 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禅宗宗派源流(1998 PDF版)
禅宗宗派源流
1998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禅悟之道  南宗禅学研究(1992 PDF版)
禅悟之道 南宗禅学研究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禅宗与诗歌(1992 PDF版)
中国禅宗与诗歌
199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禅宗历史与文化(1988 PDF版)
禅宗历史与文化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道家  密宗与东方神秘学(1994 PDF版)
道家 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1994 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