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尺度 主体尺度研究》
作者 | 陈新夏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3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80937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483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从主体方面看是哲学认识的本质1
一 古代哲学中主体的确立1
二 近代哲学的主体化转向5
三 现代哲学的重心转移11
四 哲学认识的本质与哲学的使命20
五 哲学认识的本质与哲学的研究方式23
第二章 主体尺度的规定28
一 主体尺度研究的历史考察28
二 研究主体尺度的基本原则33
三 主体尺度的本质38
四 主体尺度的构成40
五 主体需要的形成和发展46
六 主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52
七 主体尺度的个体性与群体性57
第三章 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64
一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规定64
二 客体尺度69
三 客体尺度的先在性与现实性72
四 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相互作用78
五 客体尺度的主体解释82
六 主客体尺度的限制与超越88
第四章 主体尺度的价值因素与认知因素94
一 主体尺度的价值因素94
二 主体尺度的认知因素100
三 价值因素与认知因素的关系106
四 正确性与合理性111
五 价值设定和认知设定119
六 设定在价值活动中的作用122
七 设定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124
第五章 主体尺度的理性特征与非理性特征129
一 主体尺度的理性特征129
二 主体尺度的非理性特征134
三 理性的优越与局限138
四 告别传统理性主义与确立主体尺度143
五 理性的重释146
六 非理性主义辨析152
七 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157
八 理性与非理性互补的基本方式162
第六章 主体认识尺度168
一 选择、捕捉对象169
二 创造认识内容176
三 认识的检验184
四 评价与认识188
五 评价的客体性与主体性193
六 意义与理解199
七 认识本质的再思考206
第七章 主体实践尺度210
一 实践活动主体自觉性的根据210
二 动机和目的形成中的主体尺度216
三 观念创造与活动设计中的主体尺度223
四 实践行为过程中的主体尺度230
五 实践效应问题234
第八章 主体交往尺度241
一 交往的本质241
二 交往本质的主体解释246
三 交往规则254
四 确立交往规则的主体性原则260
五 交往矛盾分析266
一 历史规律的理解与反驳272
第九章 主体尺度与历史规律272
二 历史规律的主体阐释281
三 历史规律与人的选择和创造288
四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293
五 历史发展趋势问题297
第十章 主体尺度与生存态度302
一 主体性增强的双重效应302
二 重建价值和生存意义307
后记313
1995《人的尺度 主体尺度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新夏著 1995 长沙:湖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
- 1987 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
- 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
- 1987
-
- 标准与尺度
- 文光书店
-
- 外销鞋的尺度与鞋楦
- 台湾区制鞋工业同业公会
-
- 中尺度气象学
- 1978
-
- 船舶排水量及主要尺度之计算
- 国立造船工业出版社
-
- 自由的尺度
- 太和艺术空间
-
- 京津冀暴雨中尺度试验1980年研究报告
- 1982
-
- 多次元尺度構成法
- 1980 朝倉書店
-
- 中国古代建筑尺寸设计研究 论《周易》蓍尺制度
- 1992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尺度气象学
- 1991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船舶尺度、设备与信号
- 198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 中国历代尺度考
- 1938 商务印书馆
-
- 新尺度
- 1989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