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边缘》
作者 | 滕守尧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作家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2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631195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42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作者自序1
本书提要1
导言:对话·边缘·审美文化1
Ⅰ.什么是“文化的边缘”?2
Ⅱ.作为一种“隐喻”的“对话”5
Ⅲ.走向对话的后现代文化9
Ⅳ.“对话”与当代“审美文化”18
Ⅴ.“对话”作为一种宇宙意识21
导引词:初入“边缘”1
第一篇 对话的原理1
第一章 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的对话意识5
Ⅰ.对立两极5
Ⅱ.反向作用力7
Ⅲ.两极之间16
Ⅳ.S形与扭曲31
Ⅴ.道家哲学的对话性质32
第二章 西方现代对话哲学34
Ⅰ.形而上学的“本质—现象”分裂34
Ⅱ.笛卡尔的“主--客”分裂40
Ⅲ.以“生活的世界”融合胡塞尔42
Ⅳ.对话与同情式理解狄尔泰45
Ⅴ.对话与“生命世界”梅洛-庞蒂48
Ⅵ.现代解释学:对话与自我发展57
Ⅶ.西方现代美学中的对话意识72
第三章 女性主义与道家对话哲学88
Ⅰ.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89
Ⅱ.追求翻身解放91
Ⅲ.追求两性间的对话和融合94
Ⅳ.女性主义与中国道家100
Ⅴ.现代生活中的男女融合趋势105
第四章 对话的“边缘”与“老子”之喻111
第二篇 对话的实践129
第五章 人与自然的对话131
Ⅰ.原始天人合一133
Ⅱ.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分裂156
Ⅲ.后工业时代的天人对话166
第六章 人际对话177
Ⅰ.壮士不能自举其身177
Ⅱ.对话--永远是创新的温床181
Ⅲ.社会给对话造成的阻力184
Ⅳ.“个人”给对话造成的阻力186
Ⅴ.当务之急--防止自我的丧失190
Ⅵ.与“另一个自我”对话207
第七章 “文本”与“文本”的遭遇211
Ⅰ.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212
Ⅱ.人文科学领域中的“解释学革命”217
Ⅲ.后现代艺术与拼接227
Ⅳ.拼接与中国语言艺术232
Ⅴ.结语238
第八章 关于“文本”的对话239
第九章 对话的特殊形态:文化比较与比较文化279
Ⅰ.比较与对话280
Ⅱ.从“误解”到“误读”285
Ⅲ.“比较文化”与“边缘地带”289
第十章 迷人的“边缘地带”303
Ⅰ.“边缘地带”与绘画欣赏305
Ⅱ.现代文化中广泛存在的“边缘地带”319
第十一章 关于东西方对话的对话326
第十二章 对话、边缘意识与教育359
Ⅰ.灌输式教育359
Ⅱ.园丁式教育363
Ⅲ.对话式教育367
后记381
1997《文化的边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滕守尧著 1997 北京:作家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走出边缘
- 1998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守在你梦的边缘
- 1992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在历史的边缘
- 1995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濒临崩溃的边缘
- 1981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走向边缘的诗神
- 1999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文坛边缘
- 1987.08 上海市:学林出版社
-
- 边缘人
- 1987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
- 边缘
- 1988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
- 迷惘在爱的边缘
- 1999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
- 边缘
- 1993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 爱与恨的边缘
- 199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写在文学的边缘
- 1999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 边缘外
- 1991 台湾:世茂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