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四十讲》求取 ⇩

第一讲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古代口头文学的流传1

一、文学起源于劳动1

二、中国古代口头诗歌2

三、神话传说的起源5

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7

五、古代寓言9

第二讲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及其中的周代民歌11

一、《诗经》产生的渊源及其时代背景11

二、《诗经》的编制、时代及其历史13

三、“雅”和“颂”16

四、《国风》——周代的民歌宝库18

五、《诗经》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23

第三讲先秦三部杰出的史传散文——《左转》、《国语》和《战国策》26

一、古代最早的散文26

二、《左传》和《国语》28

三、《战国策》32

第四讲“百家争鸣”声中的先秦诸子散文37

一、文化大发展和诸子百家的争鸣37

二、儒家的《论语》、《孟子》和《荀子》40

三、道家的《老子》和《庄子》45

四、《墨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48

第五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及其《楚辞》52

一、屈原的时代、生平和《楚辞》体的源流52

二、《离骚》54

三、《九章》、《九歌》、《天问》及其他57

四、屈原作品的成就及其影响59

第六讲秦汉的歌诗辞赋62

一、秦代文学62

二、汉初歌诗64

三、汉代的辞赋67

第七讲汉代文学的奇葩——乐府民歌70

一、乐府民歌的搜集70

二、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72

三、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及其影响79

四、乐府民歌中第一个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82

第八讲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86

一、关于史传文学86

二、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87

三、《史记》的文学成就和它的影响88

四、班固的《汉书》94

第九讲汉代散文的发展97

一、两汉散文发展概貌97

二、两汉政论文98

三、两汉的说理文、记叙文和小说103

四、汉代的文学批评105

第十讲从五、七言诗的起源和成长谈到建安、黄初文学108

一、五、七言诗的起源108

二、东汉文人的五言诗110

三、《古诗十九首》及其他“古诗”111

四、蔡琰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115

五、“建安文学”述要116

六、“三曹”、“七子”和其他建安、黄初作家118

第十一讲两晋南北朝文人文学的衰风124

一、魏晋之际的正始文学124

二、西晋太康、永嘉文学126

三、晋、宋之际的陶渊明129

四、从南朝宋、齐的山水诗到梁、陈的宫体诗132

五、北朝诗人庾信及其他137

六、南北朝的散文和小说139

七、《文心雕龙》和《诗品》142

第十二讲南北朝乐府民歌的繁荣发展145

一、南北朝乐府民歌发展概况145

二、南朝乐府民歌147

三、北朝乐府民歌151

四、北朝乐府民歌中的叙事长篇《木兰诗》154

第十三讲从齐、梁到唐初文学上两条道路的尖锐斗争156

一、魏、晋以来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斗争156

二、齐、梁、陈、隋“宫体”诗的泛滥与隋代的文坛斗争形势159

三、唐初文学上形式主义和反形式主义斗争的发展161

四、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165

五、陈子昂的诗歌革新168

第十四讲从盛唐诗人王、孟、高、岑谈到李白171

一、开元、天宝间的所谓盛唐诗风171

二、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172

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178

四、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185

第十五讲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192

一、杜甫的时代、生平及其诗歌创作192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196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199

四、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201

第十六讲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和中晚唐诗歌204

一、中唐前期诗歌204

二、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209

三、中唐后期其他诗人215

四、晚唐诗歌221

第十七讲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和唐代散文228

一、唐代前期的古文运动228

二、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及其散文231

三、柳宗元的散文233

四、韩、柳古文运动的影响和晚唐散文235

第十八讲唐代变文和传奇小说的产生与发展239

一、唐代通俗文学的繁荣与变文的产生239

二、唐代传奇文的产生和发展243

第十九讲唐代民间歌谱、俚曲、敦煌曲子词和唐、五代词的起源与发展249

一、唐代民间歌谣249

二、唐代民间俚曲小调250

三、唐代民间地方歌曲和敦煌曲子词251

四、词的起源255

五、唐代早期的文人词256

六、温庭筠和晚唐、五代的“花间派”词人258

七、李煜和南唐词人260

第二十讲宋词的繁荣、演变和发展265

一、宋词发展的时代背景265

二、宋初词人266

三、苏轼和豪放词派对词的革新270

四、从北宋后期周邦彦到南宋后期姜夔的格律派词人272

五、辛弃疾及南宋其他爱国词人277

第二十一讲北宋欧阳修和苏轼等的诗文革新运动286

一、宋初文坛面貌及其斗争形势286

二、以欧阳修为首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289

三、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者苏轼296

四、北宋后期的黄庭坚、陈师道和江西诗派301

第二十二讲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及其他诗人304

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生平及其作品304

二、与陆游并世及稍后的诗人杨万里、范成大310

三、南宋来年的爱国诗人313

第二十三讲宋、元民间歌谣、话本小说、说唱文学及戏曲的产生316

一、宋、元民间歌谣316

二、话本小说的产生与宋、元话本319

三、从宋代鼓子词到金、元诸宫调的说唱文学的发展323

四、中国戏剧的形成和宋、金的戏曲326

第二十四讲元杂剧的兴起和大戏剧家关汉卿329

一、元杂剧的兴起及其特色329

二、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331

三、大戏剧家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333

第二十五讲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元代前期其他杂剧作家342

一、元杂剧繁荣发展概况342

二、王实甫的生平和他的杂剧作品344

三、《西厢记》的思想内容346

四、《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349

五、元代前期其他重要杂剧作家和作品350

第二十六讲元代后期杂剧的衰微和元末南戏的复兴356

一、杂剧的衰微及其原因356

二、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作品357

三、元末南戏的复兴360

四、元末明初的《拜月亭》及其他南戏363

五、高明及其《琵琶记》365

第二十七讲金、元文人文学的消沉和金、元散曲的兴盛368

一、元好问和金代的文人文学368

二、元代的诗、词、散文371

三、散曲的源流373

四、金末及元代前期的散曲375

五、元代后期的散曲379

第二十八讲明、清文人诗文381

一、明代前期文人诗文381

二、明代后期文人诗文386

三、明、清之际的诗文作家390

四、清代诗人与各派诗论393

五、清代词人与各派词论396

六、清代散文作家与各派文论398

第二十九讲明代戏曲和汤显祖的《牡丹亭》400

一、明代的杂剧400

二、明代前期的传奇404

三、昆腔的形成和明代后期的传奇406

四、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411

第三十讲明、清散曲和民间歌曲415

一、明代文人散曲、俚曲415

二、清代文人散曲、俚曲418

三、明代民间歌曲419

四、清代民间歌曲422

第三十一讲明、清短篇小说的发展423

一、明代的拟话本小说和冯梦龙的《三言》423

二、凌蒙初的《二拍》及明、清其他拟话本426

三、明代的文言短篇小说428

四、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430

五、清代其他文言短篇小说433

第三十二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435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435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其作者437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艺术及其影响439

四、《永浒传》的成书过程及其作者442

五、《水浒传》的思想、艺术及其影响443

第三十三讲《西游记》、《儒林外史》 及明清其他长篇小说448

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及其作者吴承思448

二、《西游记》的思想、艺术和影响450

三、《金瓶梅》和明代其他长篇小说452

四、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454

五、李汝珍的《镜花缘》和清代其他长篇小说456

第三十四讲曹雪芹及其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458

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458

二、《红楼梦》的现实内容460

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465

四、《红楼梦》的影响467

第三十五讲清代戏曲作家和作品469

一、清代杂剧相传奇发展概况469

二、李玉的《清忠谱》472

三、洪昇的《长生殿》475

四、孔尚任的《桃花扇》478

五、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481

六、李渔的戏曲理论482

第三十六讲鸦片战争前后的文学485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社会情况485

二、鸦片战争前夕的进步文人龚自珍487

三、林则徐和魏源491

第三十七讲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和这时期的文坛形势496

一、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496

二、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的文学创作498

三、“宋诗运动”的“同光体”和“桐城余孽”的“湘乡派”503

四、同光间的其他文学505

第三十八讲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文学改革及其诗文507

一、“诗界革命”与黄遵宪507

二、康有为和谭嗣同511

三、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文学活动513

四、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文学515

第三十九讲近代小说发展的新阶段521

一、晚清小说的繁荣521

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523

三、刘鹗的《老残游记》和同时期的其他小说526

四、曾朴的《孽海花》528

五、“鸳鸯蝴蝶派”和“黑幕小说”531

第四十讲近代民间文学和近代戏曲533

一、歌谣和传说533

二、明、清、近代说唱文学的发展537

三、地方戏的发展和京剧的兴起与繁荣540

四、戏剧的革新与话剧的萌芽543

1982《中国文学史四十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姜学阁著 198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近代史十讲(1984 PDF版)
中国近代史十讲
1984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十讲(1935 PDF版)
中国哲学十讲
1935
中国文学史讲座(1985 PDF版)
中国文学史讲座
1985
中国文学史  四(1964 PDF版)
中国文学史 四
1964
中国文学史讲话(1932.06 PDF版)
中国文学史讲话
1932.06 光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讲话(民国21.06 PDF版)
中国文学史讲话
民国21.06 光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讲义( PDF版)
中国文学史讲义
外国文学史  讲义  中(1986.09 PDF版)
外国文学史 讲义 中
1986.09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史讲话(1952 PDF版)
中国新文学史讲话
1952 新文艺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讲话(1988 PDF版)
中国文学史讲话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讲座(1985 PDF版)
中国文学史讲座
1985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文学概论四十讲(1983 PDF版)
文学概论四十讲
1983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1957 PDF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195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史学四十年(1989 PDF版)
中国史学四十年
198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1985 PDF版)
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
1985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