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求取 ⇩

前言页1

古典文学部分3

一、文学运动3

古文运动3

新乐府运动4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6

明代文学的复古运动8

明代文学的反复古运动9

宋诗运动10

桐城中兴11

新文体运动11

诗界革命12

小说界革命12

建安文学14

二、文学流派及社团14

太康诗人15

韩孟诗派16

边塞诗派17

田园诗派18

花间词派19

南唐词派20

西昆派21

婉约词派22

豪放词派22

江西词派23

辛派23

格律派24

唐宋派25

江湖派25

公安派26

茶陵诗派26

竟陵派27

吴江派28

临川派28

苏州派29

几社30

复社30

阳羡派32

“文笔论”派32

常州词派33

汉魏六朝诗派34

浙西词派34

桐城派34

阳湖派35

同光体35

鸳鸯蝴蝶派36

春柳社37

诗社38

南社38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洸派39

三、文学主张及论争42

诗言志42

兴、观、群、怨说43

不学诗、无以言44

百家争鸣45

春秋笔法46

采诗说47

献诗说48

删诗说49

诗教50

诗经六义50

三教九流51

诸子百家51

六诗52

为世用53

黄老之学54

罢黜百家 独尊儒学55

三家诗55

四家诗56

春秋公羊学57

四声八病58

文质说59

缘情说60

文气说61

风骨说62

比兴说63

建安风骨63

南剧“十要”64

神韵说65

性灵说65

肌理说66

格调说66

境界说66

四、文学体裁67

神话67

传说68

先秦寓言69

甲骨文学70

甲骨卜辞71

卦、爻辞文学72

铜器铭文73

先秦散文73

先秦诸子散文74

先秦历史散文75

风、雅、颂77

赋、比、兴78

风雅79

贵族讽谕诗79

刻石铭文80

骚体诗81

骚体赋81

屈赋82

楚辞82

汉赋84

辞赋85

散体大赋86

抒情小赋86

类书87

两汉散文87

列传88

89

本纪89

世家89

汉乐府民歌89

相和歌辞91

鼓吹曲辞91

杂曲歌辞92

郊庙歌辞92

乐府93

北朝乐府94

南朝乐府94

四言诗95

杂言诗95

古风96

五言诗96

七言诗97

歌行体98

论辨99

序跋99

诏令100

赠序100

奏议100

传状101

碑志101

杂记102

箴铭102

哀祭103

正始体103

清谈小说104

志怪小说105

轶事小说106

游仙诗106

元嘉体107

西曲108

吴声108

选体109

吴均体109

宫体诗110

文笔110

文选学111

永明体112

徐庾体112

玉台体113

骈文114

盘中涛115

离合诗115

回文诗115

建除体116

神智体116

辘轳体117

敦煌曲子词117

近体诗118

上官体119

杂体诗120

长庆体120

唐代传奇120

野史122

唐五代词122

传奇123

变文123

南戏124

白话小说125

杂剧126

西昆体126

傀儡戏126

影戏127

俗曲128

慢词128

词话129

箚子129

昆腔129

民歌130

实录131

稗史131

绣像小说132

市民文学132

唱赚132

南曲133

北曲133

俗讲133

话本134

拟话本135

诗话135

章回小说135

院本136

散曲136

诗余137

台阁体137

平话137

杨诚斋体137

诸宫调138

带过曲138

小令139

八股文139

义法140

长调140

中凋140

法曲141

宫调141

五声142

套曲142

叶儿142

晚明小品143

楔子143

转踏143

科介143

词谱144

曲谱144

曲牌144

词牌145

慢、令、引、近145

犯调145

大曲146

南北合套146

折、场147

宾白147

演义小说149

神怪小说150

世情小说151

谴责小说152

黑幕小说152

京剧153

弋阳腔153

秦腔154

皮簧154

弹词154

子弟书155

鼓词156

宝卷156

讽刺小说157

新派诗158

159

五、文学并称及特称159

160

五经162

十三经163

三百篇164

十五国风165

二雅166

二南167

三颂167

风骚168

四书169

春伙三传170

古诗十九首170

吕览171

屈末171

枚马173

两司马173

班马174

班张175

扬马175

苏李诗176

三曹177

建安七子178

建安之杰179

竹林七贤181

大小阮181

三张、二陆182

潘陆182

王佐之才183

左思风力184

咏史诗184

咏怀诗185

两潘186

中兴第一186

陶谢187

颜谢188

大小谢188

三谢189

元嘉三大家189

竟陵八友191

孙许191

三大名注192

北地三才193

书圣194

咏絮才195

三绝195

山中宰相196

忱诗任笔197

阴何197

四六宗匠198

文章四友199

沈宋199

初唐四杰200

文宗201

中国诗歌会201

任杨卢骆201

王孟202

孟诗韩笔203

高岑204

七绝圣手206

李杜206

诗仙208

竹溪六逸208

诗史209

三吏、三别209

戏为六绝句210

大历十才子211

方言诗歌第一篇212

五言长城212

唐人七律第一213

二十四品214

萧华215

文章巨公216

燕许大手笔217

韩柳217

元白218

讽谕诗219

感伤诗220

闲适诗220

杂律诗221

永州八记222

三戒223

刘柳223

诗豪224

竹枝词225

诗囚226

郊寒岛瘦227

诗鬼227

温李228

小李杜229

皮陆230

三李230

韩潮苏海231

唐宋八大家232

三苏233

梅苏234

苏辛235

苏黄236

苏门四学士236

苏门六君子237

周柳237

二安238

中兴四大诗人238

尤杨范储239

永嘉四灵239

元诗四大家240

遗民诗240

元曲四大家241

元曲四大爱情剧242

关、郑、白、马243

小汉卿244

蜜子汉卿244

酸甜乐府244

南残中兴之祖245

三杨246

荆、刘、拜、杀246

三袁247

临川四梦247

三言二拍248

前七子249

后七子250

曲中之辛弃疾250

吴中四杰251

娄东二张251

岭南三大家252

江左三大家252

南施北宋253

一、人、永、占253

清代两大传奇254

南洪北孔255

易堂九子256

宁都三魏256

西泠十子256

四大谴责小说256

现代文学部分261

一、文学运动261

五四新文化运动261

文学革命262

小诗运动264

白话文运动265

“整理国故”运动266

文艺大众化运动267

反革命文化围剿269

反文化围剿271

左翼文学运动271

街头诗运动273

朗诵诗运动274

解放区话刚运动275

旧刚改革运动276

新歌剧运动277

文艺整风运动278

解放区文艺运动279

群众诗歌运动280

二、文学流派及杜团281

文学研究会281

创造社283

上海戏剧协社284

浅草社285

湖畔诗社286

语丝社286

沉钟社287

莽原社288

民众戏剧社289

未名社290

封建复古派291

学衡派292

甲寅派293

新月社293

现代评论派294

南国社295

新月派295

太阳社296

艺术剧社297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298

左联299

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299

现代派300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302

文协303

山脉诗歌社303

怀安诗社304

延安新诗歌会305

论语派306

战国策派307

三、文学主张及论争308

八不主义308

文学改良309

三大主义309

“问题与主义”之争310

人的文学311

平民文学312

遵命文学313

为人生313

兼容并包主义314

革命文学315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316

民族主义文学318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319

国防文学319

普罗文学319

“两个口号”的论争320

文章下乡 文章入伍322

“文艺与抗战无关”论322

四、文学体裁323

问题小说323

文明戏324

爱美剧325

自由诗326

商籁体327

鲁迅杂文327

报告文学329

政治讽刺诗331

秧歌剧332

枪杆诗332

五、文学并称及特称333

鲁、郭、茅333

巴、老、曹337

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341

中国第一部新诗集342

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343

第一部革命诗集344

湖畔诗人344

自由人,第三种人345

红色鼓动诗346

三个叛逆的女性347

左联五烈士348

孤岛文艺349

漂流三部曲350

“蚀”三部曲351

洪深农村三部曲352

茅盾农村三部曲353

爱情三部曲354

激流三部曲355

抗战三部曲358

六大历史剧358

悲哀诗人358

时代的鼓手359

好一计鞭子360

兵的诗人361

民主个人主义者362

人民艺术家363

[注] 汉语拼音索引附后364

1983《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成骥编著 1983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法律史古文与名词解释(1986 PDF版)
中国法律史古文与名词解释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名词解释(1982 PDF版)
中国近代史 名词解释
1982
中国近代史  名词解释(1981 PDF版)
中国近代史 名词解释
1981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1982 PDF版)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
1982
中国共产党历史名词解释( PDF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名词解释
哲学名词解释(1974 PDF版)
哲学名词解释
1974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1985 PDF版)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985 辽宁大学历史系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1985 PDF版)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1985 辽宁大学历史系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1982 PDF版)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
198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水面舰艇学校政教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名词解释(1978 PDF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名词解释
1978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1  蒙文( PDF版)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1 蒙文
中学地理名词解释(1982 PDF版)
中学地理名词解释
1982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中学历史名词解释(1982.03 PDF版)
中学历史名词解释
1982.03 北京市: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中学历史名词解释(1980 PDF版)
中学历史名词解释
1980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名词解释(1980 PDF版)
中国革命史名词解释
1980 广西师院政治系中共党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