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稿 1917-1945 上》求取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

第一节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与实现1

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1

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国内状况5

列宁的四月提纲6

临时政府危机的开始10

第一次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12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终结12

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5

科尔尼洛夫的叛乱及其被消灭17

国内革命形势的成熟19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21

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24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其世界历史意义25

第二节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27

新的国家机构的建立与最初的社会主义改造27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30

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化。第一部苏维埃宪法32

第三节苏维埃人民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35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开始35

俄共(布)组织人民回击敌人37

红军的初步胜利37

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加强39

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41

协约国三次进攻的被粉碎42

红军在反抗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46

第二章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8

第一节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48

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48

帝国主义在和会中的矛盾49

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57

组成凡尔赛体系的其他条约60

国际联盟的成立61

凡尔赛体系的后果61

第二节华盛顿会议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后远东的国际形势62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64

四国条约64

五国条约65

九国公约66

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固性67

第三章革命高涨时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18——1923年)69

第一节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69

第二节德国70

十一月革命前夕的政治经济形势70

革命的开始与共和国的宣告成立71

艾伯特——哈塞政府73

资产阶级政党和斯巴达克派的改组75

全德苏维埃代表大会76

德国共产党的成立78

1919年1月的武装斗争79

十一月革命的性质、结果和意义80

国民议会的召开82

希特勒和纳粹党的诞生86

卡普暴动及其被扑灭86

汉堡工人的英勇斗争92

啤酒馆政变93

第三节英国95

战后初期英国的政治经济情况95

矿工和铁路工人的斗争96

英共的成立98

英国工人为反对干涉苏俄而斗争99

内外交困的英国政治经济100

劳合-乔治内阁的倒台与1923年的保守党政府103

第四节法国10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法国105

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106

法国共产党的成立108

1922—1924年法国的内政与外交1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12

第五节美国112

威尔逊及其帝国主义政策113

1919年的工人运动116

美国共产党的成立118

哈定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119

第六节意大利121

战后意大利的经济与政治情况121

1919年的群众运动123

法西新组织的产生124

1920年革命的高涨及其失败126

意共的诞生127

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进攻法西斯党的攫得政权128

法西斯匪徒能够攫取政权的原因131

战后日本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132

第七节日本132

1918年的米骚动136

日本共产党的成立139

1922—1923年日本的国内外情势141

第四章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143

共产国际的建立143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主要决议146

共产国际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而斗争150

第五章1918—1923年的东欧各国153

第一节匈牙利153

哈布斯堡王朝的倾覆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成立153

匈牙利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措施153

匈牙利共产党的成立155

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156

匈牙利人民反对外国武装干涉者的斗争159

苏维埃匈牙利失败的原因161

第二节波兰162

波兰国家的成立162

波兰国界的确定165

1921年的宪法165

第三节捷克斯洛伐克166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成立166

资产阶级巩固政权的措施168

杜萨政府169

1920年的宪法170

1920年12月的罢工170

第四节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71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成立171

工农运动与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成立173

1919——1923年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75

保加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177

第五节保加利亚177

工农革命运动与共产党的成立178

斯丹波里斯基政府及其政策178

詹可夫的反革命政变180

1923年9月的人民起义181

第六节罗马尼亚181

大战结束前后的罗马尼亚181

1920年的总罢工和共产党的成立183

罗马尼亚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184

第一节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86

五四运动186

第六章亚非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186

中国共产党成立187

第二节朝鲜的三一运动188

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的残暴殖民统治188

朝鲜人民的三一起义189

第三节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9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的影响191

孟泰戈—蔡姆斯福改革方案192

甘地和甘地主义193

阿姆利则惨案195

反英斗争转入低潮196

第四节土耳其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197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土耳其的影响197

土耳其人民的反帝斗争198

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199

苏、土条约的意义199

第五节阿富汗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200

英帝国主义统治下阿富汗的政治经济状况200

英阿战争和阿富汗的独立201

第六节埃及人民的反帝斗争202

大战结束前后埃及的政治经济情况202

1919年3月起义202

1921年的起义203

埃及独立和1923年宪法204

第七章战后初期的拉丁美洲各国205

第一节墨西哥20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墨西哥205

工人运动与墨西哥共产党的成立20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根廷的政治经济情况207

奥布雷贡政府的内外政策207

第二节阿根廷207

伊里戈延政府的内外政策209

第三节智利2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智利的政治经济情况210

亚历山德里政府的内外政策211

第四节巴西2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的政治经济情况211

工人运动与巴西共产党的成立212

贝纳德斯政府的反动统治213

第五节古巴2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古巴的政治经济情况214

古巴人民反对美帝及其代理人的斗争214

第一节新经济政策的开始216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国内形势216

第八章苏联为恢复国民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1921——1929年)216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过渡到新经济政策217

新经济政策的初步成就221

苏维埃外交政策的胜利222

第二节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与恢复时期的总结223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223

列宁的合作社计划225

克服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困难226

列宁的逝世227

恢复时期的终结228

第三节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229

苏联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229

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立230

社会主义工业化困难的克服及其成就231

帝国主义者反苏阴谋的破产234

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立234

对城乡资产阶级分子的进攻236

第九章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国际关系238

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主要特征238

道威斯计划的内容及其实质240

罗加诺公约242

国联裁军会议243

帝国主义反苏政策的破产245

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247

杨格计划248

第十章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51

第一节德国251

德国资本主义的局部稳定251

阶级斗争的尖锐化252

穆勒政府的内外政策255

第二节意大利256

广大群众对法西斯政府不满情绪的增长256

法西斯专政的加强257

拉德兰条约259

第三节英国260

工党政府及其资产阶级政策260

煤炭工业中的总罢工和冲突261

总罢工失败后的英国263

第四节法国264

1924年的国会选举和左翼联盟的执政264

普恩加赉政府的反动政策265

第五节美国266

柯立芝“繁荣”及其对外政策266

工人群众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268

1928年的总统选举269

第六节日本269

1924—1928年日本的政治经济情况269

田中内阁和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272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局部稳定时期的共产国际275

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275

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纲领的世界意义277

第十二章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东欧各国280

第一节波兰280

经济状况。1926年的国家政变280

萨纳奇制度最初几年的波兰282

第二节捷克斯洛伐克283

政治经济状况283

第三节匈牙利284

匈牙利对外国资本依赖的加强284

捷共为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284

工农群众经济状况的恶化285

第四节南斯拉夫286

1923—1927年间的内政和外交286

军事独裁制度的建立287

第五节保加利亚289

詹科夫的独裁统治289

国内局势的尖锐化290

第六节罗马尼亚290

政治经济概况290

资产阶级阵营内部矛盾的尖锐化292

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293

第一节1924——1929年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293

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亚非人民的革命斗争29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开始295

第二节印度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297

工农大众生活状况的恶化与工农运动297

印度资产阶级的不满与印度人民反对西门调查团的斗争298

第三节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压迫的斗争299

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状况与工农运动299

1926到1927年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301

印度尼西亚国民党的建立303

第四节中近东人民的反帝斗争304

1925—1927年叙利亚人民的起义304

埃及人民反对内外反动派的斗争307

摩洛哥里夫族人民的反帝武装斗争308

墨西哥311

第十四章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拉丁美洲各国311

阿根廷312

巴西313

智利313

古巴314

尼加拉瓜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315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1929—1941年)318

第一节农业集体化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318

过渡到全盘集体化与消灭富农阶级318

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攻32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322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322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与提前完成322

1936年宪法325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及中断325

苏联的文化革命327

第十六章三十年代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30

第一节三十年代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330

危机的一般情况和特点330

希特勒攫取政权前夕的德国国内形势330

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332

第二节德国333

希特勒匪帮能够上台执政的原因334

法西斯分子的恐怖政策348

莱比锡审判351

法西斯的残暴统治与德国劳动人民的状况353

德国的扩军备战与对外侵略357

第三节意大利361

经济危机期间意大利的国内情况361

意阿战争与意大利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362

组合国家的建立362

大战爆发前夕的意大利内外情况364

第四节日本364

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364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和军部势力的增强366

二二六事件和广田内阁的成立367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69

1937—1939年的日本370

第五节英国371

经济危机期间的英国371

1931年的政治危机与第一次国民政府的成立372

第二次国民政府及其对内对外政策373

鲍尔温与张伯伦政府及其亲法西斯的政策375

经济危机和劳动群众状况379

第六节美国379

工人和农民运动381

罗斯福当选为总统与新政382

1933—1934年的工人运动386

罗斯福的连任总统388

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389

三十年代的美国外交390

第七节法国393

法国经济危机的情况393

1932年的国会选举与左翼联盟的胜利393

二月事变394

法国人民阵线的建立396

勃鲁姆内阁与人民阵线纲领的被破坏399

达拉第政府及其亲法西斯政策401

波兰的经济危机403

第十七章三十年代的东欧各国403

第一节波兰403

三十年代下半期波兰的国内形势404

波兰的对外政策405

第二节捷克斯洛伐克406

经济危机与捷克国内的政治形势406

捷克斯洛伐克的沦亡407

第三节匈牙利409

经济危机时期工农运动的发展409

匈牙利政府的亲法西斯政策410

第四节南斯拉夫411

经济危机与工农革命运动的增长411

德国在南斯拉夫势力的扩大412

南共领导下的群众运动412

经济危机与工农运动413

第五节保加利亚413

三十年代中、后期的保加利亚414

经济危机与工人运动的高涨415

第六节罗马尼亚416

罗马尼亚沦为希特勒德国的附庸418

第十八章三十年代亚非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419

第一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41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1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和初期阶段420

第二节印度424

非暴力的不合作运动和白沙瓦、绍拉普尔起义424

印度人民反对1935年宪法的斗争和国大党各省政府的成立425

第三节越南426

安沛的起义和失败426

越南共产党的成立和宜安—河静苏维埃运动427

朝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始428

祖国光复会的建立与普天堡战斗428

第四节朝鲜428

第五节埃及429

世界经济危机对埃及的影响和群众运动的高涨429

1936年英埃条约和埃及人民争取彻底独立的斗争430

第六节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战争431

意大利进犯埃塞俄比亚与埃塞俄比亚人民保卫国家独立的斗争431

英法美对意大利侵略者的纵容431

世界人民对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支援433

世界经济危机对墨西哥的影响434

卡德纳斯政府的改革434

第一节墨西哥434

第十九章三十年代的拉丁美洲各国434

第二节阿根廷436

世界经济危机对阿根廷的影响436

阿根廷人民为建立人民阵线而斗争438

第三节巴西439

世界经济危机对巴西的影响439

瓦加斯政府的反动统治440

第四节智利443

世界经济危机对智利的影响443

智利人民阵线政府的成立444

第五节古巴445

世界经济危机对古巴的影响445

古巴人伊的反美反独裁斗争446

日本强占中国东北与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448

第一节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48

第二十章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共产国际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448

李顿调查团报告和日本退出国际联盟449

第二节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50

德国法西斯称霸世界的计划450

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451

第三节苏联为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而斗争452

苏联参加国际联盟452

苏法、苏捷和苏蒙互助条约的签订453

第四节希特勒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455

萨尔公民投票455

德国单方面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456

英德海军协定457

德国废除罗加诺公约和占领莱因区458

各国人民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460

第五节共产国际第七次世界代表大会460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462

第六节德日意的侵略与西方国家对侵略者的纵容465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与西方国家的不干涉政策465

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缔结与德日意轴心的形成468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与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妥协与纵容470

苏联和全世界人民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支持471

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471

德国吞并奥地利472

慕尼黑协定的反动实质和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支持474

第七节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480

希特勒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480

英法苏三国谈判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481

法西斯德国侵略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485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概况488

第二十一章1917—1939年的科学和文化488

自然科学技术496

第二节苏联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学艺术498

苏联文学艺术的成就498

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学艺术499

第二十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508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508

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的爆发508

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509

波兰的崩溃及其原因514

奇怪的战争518

希特勒德国入侵挪威与丹麦520

希特勒德国入侵荷、比、卢与法国的投降521

不列颠之战526

美国对英国的援助。租借法案528

日本在亚洲的侵略活动530

德意日三国的柏林公约531

德意在巴尔干和近东的侵略活动532

苏联的战备工作535

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阶段537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开始537

苏联动员全国人民和一切力量反击敌人540

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542

德寇闪击战计划的破产545

莫斯科保卫战及其意义548

进入相持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550

美日谈判552

日本偷袭珍珠港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555

联合国家宣言558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559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559

库尔斯克战役及其意义566

北非战争568

意大利的投降573

太平洋战局的重大变化576

共产国际的解散及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积极作用579

巩固盟国关系的国际会议580

欧洲备被占领国家内抵抗运动的加强582

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抗日斗争586

第四节德国无条件投降589

1944年苏军的强大攻势与东欧各国的解放589

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和法国的解放600

德寇在阿登地区的反扑及其失败606

(1945)年初苏军的冬季大攻势607

雅尔塔会议609

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610

意大利人民的大起义612

苏军攻克柏林与希特勒德国的无条件投降613

波茨坦会议和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617

第五节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619

太平洋战争的情况619

1944年的中国战场623

盟军在太平洋上最后的大攻势623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626

苏联对日宣战627

中国人民横扫日寇的大反攻627

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对日大反攻628

日本无条件投降632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世界历史意义633

1986《世界现代史稿 1917-1945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凌治彬主编 1986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苏联现代史  1917-1945(1988 PDF版)
苏联现代史 1917-1945
1988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
世界现代史  1914-1945(1990 PDF版)
世界现代史 1914-1945
1990
世界现代史  初稿  上(1976 PDF版)
世界现代史 初稿 上
1976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1984 PDF版)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
1984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  上(1977 PDF版)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 上
1977
世界现代史教学参考地图  上  1917-1745( PDF版)
世界现代史教学参考地图 上 1917-1745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  下( PDF版)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 下
南开大学历史系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上(1995 PDF版)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上
199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1914-1945(1990 PDF版)
世界现代史 1914-1945
1990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上(1988 PDF版)
世界现代史 上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1992 PDF版)
世界现代史 1917-1945
1992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上(1989.07 PDF版)
世界现代史 上
1989.07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上(1985 PDF版)
世界现代史 上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现代世界史  上(1988 PDF版)
现代世界史 上
1988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