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史 第10卷》求取 ⇩

第一章人民首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2

第一节北平和平解放后,新中国定都北京2

一、按系统、完整地和平接管2

二、解放全中国的指挥中心6

三、新政治协商会议和定都北京8

四、在首都北京举行新中国开国大典11

第二节北京的民主改革和经济恢复13

一、建立人民政权,维护社会治安13

二、京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17

三、整顿市容,初步治理环境21

四、安定民生,恢复发展生产24

五、“三反”、“五反”及政治思想教育26

第三节首都计划经济的起步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29

一、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出和初步实施29

二、计划经济的起步和向生产城市的转变32

三、全国文化中心地位的充实与加强35

四、北京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7

五、首都开展的唯心主义思想批判、全党整风及反右派斗争42

第二章首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46

第一节首都建设的全面展开和经济困难46

一、首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46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

三、初步纠“左”和《前线》杂志《发刊词》发表53

四、首都的“反右倾”斗争、自然灾害及其后果56

第二节首都经济在全面调整中继续前进59

一、调查研究、总结首都建设经验59

二、首都经济各部门的全面调整61

三、调整后首都建设的进展63

四、首都的“四清”、“五反”及学术文化领域的批判65

第三节首都建设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67

一、北京掀起的“造反”狂潮及林彪集团的覆灭67

二、首都经济的破坏和维持76

三、天安门事件与江青集团被粉碎83

第三章开创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局面90

第一节拨乱反正,开创首都工作新局面90

一、全面揭批“四人帮”的斗争90

二、落实干部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91

三、端正思想路线,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94

四、首都建设规划及“四项指示”与十条《批复》97

第二节首都城乡的改革开放101

一、从郊区农村开始的改革101

二、城市改革试点和调整产业结构104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06

四、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112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与法制建设113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13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15

三、发展民主,健全法制117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9

第四节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首都城乡的现代化125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首都建设成就125

二、首都城乡前进的道路和目标132

第四章北京的政治建设136

第一节市辖区域及市政机构136

一、行政区划136

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139

三、地方行政机关142

四、地方审判、法律监督机关145

第二节警备、治安和司法、普法150

一、首都的警备和保卫150

二、社会治安工作151

三、社会安全管理152

四、司法行政与普法宣传154

第三节政治协商机关与民主党派157

一、地方政治协商机关157

二、民主党派160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63

第四节人民团体165

一、北京市总工会165

二、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168

三、北京市妇女联合会171

四、工商联、侨联、台联173

第五节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地方组织175

一、政治领导175

二、思想建设177

三、组织建设179

第五章城市规划和建设184

第一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84

一、城市规划方案的形成184

二、首都城市建设的规模186

三、旧城改建及城市布局189

第二节城市房屋建设193

一、政治、公务性建筑195

二、教育、科学、文化等建筑199

三、住宅及商业服务业建筑202

四、旅馆建筑204

五、工业建筑206

第三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7

一、水资源的开发与城市的供水、排水207

二、城市能源建设211

三、城市道路与交通215

第四节城市环境建设221

一、城市环境卫生221

二、城市环境治理223

三、绿化美化城市226

第六章工业、农业及运输邮电230

第一节工业经济230

一、工业的发展与现状230

二、工业布局234

三、工业结构237

第二节农业经济246

一、北京农业的发展与现状246

二、农业生产249

三、农村建设253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256

第三节运输及邮电258

一、铁路运输258

二、公路运输261

三、民用航空263

四、邮电业务265

第七章商贸、旅游及财经管理270

第一节商业及服务业270

一、商业的发展与现状270

二、商业布局273

三、饮食业和服务业277

第二节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业281

一、对外贸易281

二、利用外资及引进技术283

三、对外经济合作285

四、旅游事业287

第三节经济的综合管理291

一、经济的计划管理与统计291

二、财政与审计293

三、金融与保险296

四、物价管理与工商行政管理299

第八章教育与科学研究304

第一节教青事业304

一、高等教育304

二、基础教育及技术教育310

三、成人教育315

第二节科学研究事业320

一、基础科学320

二、技术科学322

三、社会科学328

四、学术团体333

第九章文学艺术的发展338

第一节文学组织与文学创作338

一、文学组织338

二、小说创作340

三、散文和报告文学343

四、诗歌创作及童话345

第二节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剧347

一、戏曲347

二、话剧352

三、电影355

四、电视剧359

第三节音乐舞蹈及其他艺术361

一、音乐舞蹈361

二、曲艺和杂技363

三、绘画和书法366

四、摄影和雕塑367

第四节民间艺术及群众文艺369

一、民间艺术369

二、群众艺术370

第十章文化传播与文博事业374

第一节报刊、通讯与出版发行374

一、报刊与通讯374

二、出版与发行379

第二节电台广播与电视383

一、广播系统383

二、电视事业386

第三节文物、博物馆事业390

一、文物与考古390

二、博物馆、展览馆393

第四节图书馆及档案馆395

一、公共图书馆395

二、对内图书馆398

三、档案资料系统400

第十一章医疗卫生及体育运动404

第一节首都的医疗网404

一、医疗系统404

二、医院407

三、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410

第二节中医事业412

一、中医的继承和发展412

二、中医教育与科学研究415

第三节公共卫生418

一、爱国卫生运动418

二、预防工作420

三、妇幼保健422

第四节体育运动425

一、体育事业的发展425

二、体育运动的成就428

三、体育设施的建设430

第十二章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434

第一节社会构成的变化434

一、北京社会结构434

二、社会关系439

第二节人口与就业445

一、人口状况445

二、人口迁移448

三、出生和老龄451

四、就业与社会保障454

第三节人民生活、婚姻与家庭459

一、物质生活状况459

二、生活方式的演进464

三、婚姻与家庭467

四、家庭结构的变化470

第四节少数民族及宗教473

一、北京的少数民族473

二、北京的宗教477

1994《北京通史 第10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曹子西主编 1994 北京:中国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