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手册 上》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稀有金属1

第二章 新中国的稀有金属工业6

一、元素的名称8

第一章 元素的一般性质8

第一篇 元素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8

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1

三、元素的离子半径12

六、元素的电离能13

五、水溶液中离子的有效半径13

四、元素的原子半径13

九、原子的电子层结构18

八、元素的电负性18

七、电子亲合能18

参考文献24

一、元素的基本物理性质25

第二章 元素的物理性质25

二、金属元素熔点的周期性27

四、金属元素的沸点与蒸发热的关系28

三、金属元素的熔点与熔化热的关系28

六、不同温度下纯金属的基本物理性质30

五、常温下纯金属的基本物理性质30

七、液态金属的密度、表面张力和粘度33

八、不同温度下液态金属的比热、热导和电阻率35

九、元素的蒸气压39

十一、元素的超导性质41

十、元素的磁化率41

参考文献42

一、元素的热化学性质数据表说明43

第三章 元素的基本热化学数据43

二、元素的热化学性质数据表44

参考文献61

一、标准电极电位62

第四章 元素的电化学性质62

二、式量电位69

三、参比电极72

四、国际韦斯顿标准电池的电动势77

五、不同温度下金属熔融氯化物的电极电位78

八、不同温度下金属熔融碘化物的电极电位81

七、不同温度下金属熔融溴化物的电极电位81

六、不同温度下金属熔融氟化物的电极电位81

十一、熔盐原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97

十、熔盐化学电池电动势97

九、不同温度下金属熔融氧化物的电极电位97

参考文献98

一、铍的机械性能99

第五章 一些稀有金属的机械性能99

二、硅和锗的机械性能100

四、钨和钼的机械性能101

三、铟和铼的机械性能101

五、钽和铌的机械性能107

六、钛、锆和铪的机械性能112

七、钒的机械性能117

八、稀土金属的机械性能125

参考文献128

二、影响扩散的因素129

一、菲克定律129

第六章 金属中的扩散129

五、化学扩散系数130

四、固态和液态金属中的自扩散130

三、分扩散系数130

参考文献141

二、电子状态及其描述142

一、原子模型142

第七章 元素的原子性质和核性质142

第一节 元素的原子性质142

五、能级和简并度143

四、原子状态及其描述143

三、原子中的电子层结构143

六、原子的激发和电离跃迁规则144

一、原子核的结构145

第二节 元素的核性质145

十、γ和X射线对原子的作用145

八、吸收系数145

三、基态和激发态146

二、原子量、原子的质量和能量146

五、核反应和结合能147

四、核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147

六、中子和核的交互作用148

参考文献154

一、晶体学基本概念156

第八章 晶体结构156

二、晶体结构类型158

三、金属元素的品体结构173

四、稀有金属二元化合物的晶体结构175

参考文献182

三、三元相图183

二、二元相图183

第九章 相图183

一、相图基本概念183

四、一些稀有金属的二元合金相图190

参考文献209

第二节 稀有金属成矿区带210

第一节 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丰度210

第二篇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210

第一章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概况210

第三节 稀有金属矿床类型212

第四节 稀有金属赋存状态及工业矿物215

一、锂矿资源224

第五节 世界稀有金属矿床分布及资源概况224

二、铍矿资源225

三、铌钽矿资源226

四、稀土矿资源227

五、钨矿资源228

六、钼矿资源229

七、钒矿资源230

八、钛矿资源231

参考文献233

三、内蒙成矿带234

二、新疆北部成矿带234

第二章 中国稀有金属矿产分布特征234

第一节 稀有金属矿产分布234

一、南岭成矿带234

十、北山成矿带235

九、柴达木盆地成矿带235

四、川西成矿带235

五、滇西成矿带235

六、康滇成矿带235

七、秦岭成矿带235

八、华北成矿带235

一、内生矿床236

第二节 稀有金属矿床特征236

十一、辽东-吉南成矿带236

十二、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236

二、外生矿床239

三、变质矿床240

第三节 稀有金属矿床工业指标241

参考文献242

一、区域分布规律243

第一节 成矿规律243

第三章 中国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243

一、时空找矿标志245

第二节 找矿标志245

二、成矿时代分布规律245

三、找矿矿物学标志246

二、找矿岩石学标志246

四、几种矿床类型的主要找矿标志247

参考文献248

一、矿床地质概况249

第二节 宜春钽(铌)矿床249

第四章 中国典型稀有金属矿床实例249

第一节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249

一、大吉山钨矿及其他稀有金属矿床250

第三节 江西脉钨矿床250

二、矿床成因类型250

三、找矿标志250

二、西华山稀有金属脉钨矿床251

一、A区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稀土矿床252

第四节 风化壳离子吸附稀土矿床252

第五节 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253

二、B区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吸附稀土矿床253

三、矿床成因254

二、矿石类型和稀有元素矿物254

一、矿区地质概况254

参考文献255

第七节 杨家仗子钼矿床255

第六节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255

第一章 稀有金属矿山开采概况257

第一节 稀有金属矿床的赋存和开采特点257

第三篇 稀有金属采矿257

参考文献258

第二节 稀有金属矿山开采的现状258

二、潜孔钻机穿孔作业259

一、牙轮钻机穿孔作业259

第二章 露天开采259

第一节 露天开采的开拓运输和采剥方法259

一、露天开采的评价259

二、开拓运输方法259

三、采剥方法259

第二节 穿孔作业259

一、爆破技术261

第三节 爆破作业261

二、爆破器材267

一、单斗挖掘机采装作业268

第四节 采装作业268

三、铲运机采装作业270

二、铁路运输273

一、自卸汽车运输273

第五节 运输作业273

三、胶带运输机运输274

四、胶带运输机运输的排土275

第七节 辅助作业275

三、铁路运输的排土275

第六节 排土作业275

一、排弃场的分类及适用条件275

二、汽车运输的排土275

一、露天开采境界的构成要素276

二、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的一般方法276

第八节 露天开采境界设计276

一、露天矿的防、排水276

二、滑坡防治276

四、用电子计算机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277

三、露天分期开采境界277

参考文献278

一、竖井掘进279

二、前端式装载机采装作业279

第二节 井巷掘进工艺与设备279

第三章 地下开采279

第一节 矿床及其开拓方法279

一、矿床及其分类279

二、矿床开采步骤及三级矿量279

三、矿床开拓方法279

二、平巷掘进286

四、斜井及斜坡道掘进295

三、天井掘进295

二、留矿法298

一、采矿方法分类298

第三节 采矿方法298

三、充填采矿法299

四、崩落采矿法303

一、井巷支护与加固304

第四节 井巷支护与采场护顶技术304

五、V.C.R采矿法304

参考文献307

二、采场顶板支护307

二、水枪开采的设备308

一、水枪开采的优点和适用条件308

第四章 砂矿开采308

第一节 水枪开采308

三、水枪开采的开拓与冲采、运输311

一、开采设备312

第二节 采砂船开采312

参考文献315

四、开采方法315

二、开拓方法315

三、采池供水315

一、矿石的物质组成研究316

第二节 稀有金属选矿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内容316

第四篇 稀有金属选矿316

第一章 稀有金属选矿工艺矿物学316

第一节 稀有金属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试样316

二、矿石嵌布关系及破碎、磨矿条件的研究321

三、有益及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322

五、矿物的可选性及其在选矿作业中行为的研究328

四、矿石的综合利用条件328

二、近代微区微量分析技术330

一、常规的矿物学鉴定测试技术330

第三节 工艺矿物学的分析测试技术及设备330

四、分析测试技术的评述与展望335

三、图像分析仪在矿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335

第四节 主要稀有元素工业矿物的鉴定336

参考文献353

二、浮游选矿一般原理354

一、重力选矿一般原理354

第二章 稀有金属选矿原理、选矿设备及选矿药剂354

第一节 选矿一般原理354

三、磁力选矿一般原理355

四、电选一般原理356

一、破碎设备358

第二节 矿石破碎、磨矿、分级设备358

二、磨矿设备362

三、分级设备370

第三节 预选设备374

一、光选设备375

二、重介质选矿设备377

二、摇床380

一、跳汰机380

第四节 重力选矿设备380

三、溜槽381

一、浮游选矿设备386

第五节 浮游选矿设备和选矿药剂386

二、选矿药剂394

一、弱磁场磁选饥402

第六节 磁选设备402

二、强磁磁选机403

四、超导磁选机404

三、高梯度磁选机404

一、静电选矿机408

第七节 电选设备408

参考文献410

二、电晕(高压)电选机410

一、锂矿和铍矿的选矿方法411

第一节 锂铍矿选矿411

第三章 稀有金属选矿工艺411

二、锂矿和铍矿的选矿工艺流程412

三、铷和铯的选矿419

一、钽铁矿、铌铁矿和褐钇铌矿石的选矿420

第二节 钽铌矿选矿420

二、碳酸盐黄绿石矿石的选矿425

三、伟晶岩黄绿石矿石的选矿427

四、黑稀金矿、钛铌钙铈矿、等轴钽钙石矿的选矿428

一、钛锆矿的选矿431

第三节 钛锆矿选矿431

二、钛锆精矿的产品质量标准439

一、钨选矿方法及工艺流程440

第四节 钨钼矿选矿440

二、钼选矿方法及工艺流程450

一、内生稀土矿选矿453

第五节 稀土矿选矿453

参考文献461

二、外生稀土矿选矿461

一、卤化冶金在稀有金属冶金中的应用462

第一节 概述462

第五篇 稀有金属提取冶金462

第一章 卤化冶金462

二、氯化过程分类及氯化剂464

一、金属氧化物、碳化物及氮化物的氯化465

第二节 氯化过程的热力学465

二、有还原剂存在时金属氧化物的氯化469

三、非标准状态下的氯化反应472

四、金属氧化物的选择性氯化474

二、影响氯化过程的主要因素475

一、氯化反应过程的步骤475

第三节 氯化过程的动力学475

一、沸腾层氯化477

第四节 氯化工艺方法及设备477

二、熔盐氯化479

三、竖炉氯化481

四、氯化冶金中的三废处理483

一、氯化产物的分离原理484

第五节 氯化产物的分离与提纯484

三、氯化产物的净化提纯486

二、氯化产物的分离方法及设备486

一、金属氧化物用氯化氢进行氯化487

第六节 其它氯化方法和氟化法487

二、氯化浸出(湿法氯化冶金)488

四、氟化冶金489

三、固体氯化剂在稀有金属氯化冶金中的应用489

参考文献490

一、浸出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的计算491

第二节 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基础491

第二章 浸出491

第一节 概述491

一、浸出过程的分类491

二、稀有金属矿物的分类及其适用的浸出方法491

三、浸出剂的选择491

三、电位-pH图在浸出过程中的应用498

二、浸出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498

四、化合物-水系溶解度图的应用501

一、浸出过程的基本步骤、动力学方程及特征502

第三节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基础502

三、浸出过程的强化509

二、某些稀有金属矿物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509

一、浸出设备510

第四节 浸出设备及工艺510

二、浸出工艺514

参考文献515

一、各类溶剂的互溶性规律516

第一节 概述516

第三章 溶剂萃取516

二、常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519

三、萃取体系的分类522

一、用于稀有金属的一些主要萃取剂523

第二节 萃取剂及几种主要萃取体系的分配比523

二、几种主要萃取体系对稀有元素及其他元素的分配比531

一、中性络合萃取体系的基本反应539

第三节 萃取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539

二、酸性络合和螯合萃取体系的基本反应540

三、离子缔合萃取体系的基本反应541

五、萃取中的乳化及第三相的生成和消除543

四、影响萃取率的各种因素543

二、各种萃取设备545

一、萃取设备的分类和各种型式萃取设备的优缺点545

第四节 萃取设备545

一、液膜及其分类550

第五节 液膜萃取550

二、液膜组分的选择552

四、液膜萃取的操作程序553

三、液膜制备方法553

参考文献554

五、液膜萃取所用设备554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555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555

第四章 离子交换555

第一节 概述555

一、离子交换体的分类555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质556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556

第二节 离子交换树脂结构、性质及常用树脂556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性质558

四、常用离子交换树脂565

第三节 离子交换平衡566

一、选择性系数K′567

二、延缓离子568

一、淋洗剂568

二、分配比D568

三、分离系数β568

四、离子交换反应568

第四节 淋洗剂与延缓离子568

二、离子交换工艺570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570

第五节 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570

四、离子交换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571

三、工业废水处理571

参考文献572

一、沉淀过程的热力学分析573

第一节 沉淀过程573

第五章 沉淀与结晶573

二、沉淀物的形式与陈化579

三、共沉淀机理及影响共沉淀的因素580

一、过饱和溶液582

第二节 结晶过程582

四、分步沉淀法582

二、成核583

三、晶体的生长584

四、分步结晶法585

一、某些稀有金属盐类的溶解度586

第三节 沉淀与结晶的物理化学性质586

五、结晶设备586

参考文献589

三、某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标准生成自由能589

二、某些金属电极反应的标准电位589

二、电导及电导率590

一、法拉第定律590

第六章 水溶液电解590

第一节 水溶液电解理论基础590

三、正负离子迁移数591

一、浓差电池592

第二节 原电池及电池电动势592

四、电解质溶液的活度592

二、化学电池598

三、电极599

二、可逆电极599

第三节 电极电位599

一、电极电位599

第四节 电位-pH图600

二、电位-pH图在金属电沉积中的应用601

一、电位-pH图及其在金属腐蚀和防护中的应用601

二、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双电层理论602

一、界面电化学602

第五节 电极过程动力学602

三、动电现象和电毛细现象604

五、电荷传递及电化学反应速度606

四、零电荷电位606

二、电化学体系中的液相传质过程607

一、电极的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607

第六节 电极的极化607

第七节 分解电位与残余电流608

四、浓差极化608

三、菲克第一、第二定律在水溶液电解中的应用608

第九节 热量衡算609

第八节 电压衡算609

二、影响电结晶生长的因素610

一、相过电位610

第十节 电化学过程中的相变610

第十一节 汞齐电解611

参考文献612

第十二节 置换沉淀612

二、熔盐电解对电解质的主要要求613

一、熔盐电解法分类613

第七章 熔盐电解613

第一节 概述613

二、盐类的熔点、挥发性和导电性614

一、熔盐结构和热力学性质614

三、熔盐电解法在稀有金属冶金中的地位614

第二节 熔盐的物理化学性质614

三、熔盐相图619

四、熔盐的密度621

六、熔盐的表面性质627

五、熔盐的粘度627

八、熔盐体系中金属离子的扩散系数631

七、熔盐体系中离子的迁移数631

九、金属及其化合物和气体在熔盐中的溶解632

二、金属参比电极633

一、卤素电极633

第三节 熔盐参比电极633

一、金属在熔盐中的电极电位634

第四节 熔盐电极过程基础634

二、熔盐分解电压及电压序636

三、熔盐中的交换电流637

四、熔盐电极过程的特点638

一、熔盐电解的电流效率639

第五节 熔盐电解639

二、阳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640

三、熔盐电解法生产稀有金属641

参考文献647

三、稀有金属冶金中常用还原剂的选择648

二、热还原法在稀有金属生产中的地位与应用648

第八章 热还原648

第一节 概述648

一、热还原定义及分类648

一、金属氧化物还原的一般热力学条件650

第二节 热还原法生产稀有金属的理论基础650

二、金属卤化物还原的热力学基础655

三、还原产物分离的基本原理656

一、镁热还原四氯化钛过程原理659

第三节 金属热还原法生产稀有金属659

二、镁热还原法生产海绵钛工艺及设备661

三、钠热还原氟钽酸钾生产金属钽662

一、三氧化钨氢还原的理论基础664

第四节 氢还原法生产稀有金属664

二、氢还原法制取金属钨粉用设备665

三、由仲钨酸铵制取金属钨粉666

一、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667

第五节 碳还原法生产稀有金属667

二、五氧化二铌碳还原的热力学分析669

三、五氧化二铌碳还原的动力学分析670

参考文献671

四、五氧化二铌碳还原生产金属铌的工艺与设备671

二、气体的溶解度672

一、基本热力学关系672

第九章 真空冶金672

第一节 真空冶金中的热力学672

三、利用还原过程或低价氧化物挥发脱氧686

二、动力学公式使用说明688

一、基本的动力学公式688

第二节 真空冶金中的动力学688

二、金属在真空中蒸馏和精炼689

一、真空冶金的还原过程689

第三节 真空技术在提取冶金和金属精炼中的应用689

第四节 真空技术692

二、真空系统设计693

一、真空测量仪表693

参考文献700

一、区域熔炼提纯原理701

第二节 区域熔炼原理701

第十章 区域熔炼701

第一节 概述701

二、区域熔炼拉制单晶719

一、半导体和稀散金属区域熔炼设备732

第三节 区域熔炼设备732

二、稀有难熔金属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装置733

三、钇的电泳区域熔炼装置734

参考文献735

第一节 概述736

第十一章 等离子冶金736

第二节 等离子体在稀有金属冶金中的应用738

一、矿石处理739

二、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的还原740

三、制取氧化物粉末741

四、超细粉末制取742

五、等离子熔炼和重熔金属及合金745

参考文献746

二、冶金反应器的类型747

一、冶金反应工程学的定义和任务747

第十二章 冶金反应工程基础747

第一节 概述747

一、物料衡算式749

第二节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反应特性749

三、冶金过程动力学750

二、速率方程式750

一、停留时间分布753

第三节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传递特性753

二、物料在典型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755

一、计算得到各种无因次设计曲线758

第四节 无因次设计曲线758

二、F曲线在过程设计中的应用761

一、反应技术开发的方法763

第五节 在反应技术开发中的应用763

二、反应器容积计算的几个实例764

参考文献766

二、真空熔炼方法及选择767

一、稀有金属熔铸的冶金特性767

第六篇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767

第一章 熔炼和铸造767

第一节 概述767

三、真空熔炼的热力学769

四、真空熔炼的动力学771

五、真空熔炼中的真空技术772

一、真空电弧熔炼原理773

第二节 真空电弧熔炼773

二、真空自耗电弧炉774

一、电子束熔炼原理778

第三节 电子束熔炼778

三、非自耗电极真空电弧熔炼778

二、电子束熔炼炉780

三、电子束熔炼工艺782

二、真空感应熔炼的应用及发展784

一、真空感应熔炼原理784

第四节 真空感应熔炼784

一、凝壳熔铸原理785

第六节 凝壳熔炼与铸造785

第五节 真空等离子熔炼785

一、真空等离子熔炼原理785

二、真空等离子束熔炼炉785

三、真空等离子弧熔炼炉785

二、凝壳熔铸炉786

参考文献787

一、塑性变形机理788

第一节 金属塑性成形加工的物理基础788

第二章 金属塑性成形加工788

二、金属的塑性及其影响因素791

三、金属的变形抗力793

四、极限塑性与超塑性795

五、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组织性能变化798

一、力学基础理论802

第二节 金属塑性成形加工的力学基础802

六、塑性加工的分类802

二、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实验分析方法811

一、自由锻造814

第三节 锻造814

二、模锻818

三、旋转锻造830

一、轧制工艺834

第四节 轧制834

二、轧机及轧机自动化845

三、管材轧制857

一、挤压原理及分类863

第五节 挤压863

二、各种挤压方法864

四、挤压时的温度制度872

三、挤压过程及变形指标的确定872

一、概述874

第六节 拉伸874

五、挤压过程的摩擦与润滑条件874

二、棒材的拉伸876

三、管材的拉伸878

四、线材的拉伸883

五、超声波技术在拉伸中的应用884

二、冲裁885

一、概述885

第七节 冲压885

三、成形892

四、金属板料成形性的评价900

二、普通旋压901

一、概述901

第八节 旋压901

三、锥形件强力旋压902

四、筒形件的强力旋压904

五、材料的可旋性905

二、压力矫正907

一、概述907

第九节 精整907

三、多辊矫正910

四、张力矫正912

五、拉弯矫正914

参考文献916

七、丝材矫正916

六、扭转矫正916

三、模具结构918

二、压力计算公式918

第三章 高能加工918

第一节 金属爆炸成形918

一、基本原理及过程918

四、爆炸拉伸主要工艺参数920

一、爆炸焊接基本原理及过程921

第二节 金属爆炸焊接921

二、爆炸焊接工艺参数922

第一节 热处理原理及类型923

三、爆炸焊接应注意的事项923

一、爆炸粉末压实924

四、爆炸焊接材料的性能检验924

五、爆炸焊接产品及应用924

第三节 爆炸粉末压实及爆炸硬化924

一、液电成形926

第四节 液电成形和电磁成形926

参考文献927

二、电磁成形927

一、基于回复和再结晶的退火928

二、爆炸硬化928

第四章 热处理928

二、基于固态相变的热处理930

三、形变热处理935

五、表面热处理936

四、循环热处理936

二、热处理加热气氛939

一、加热方法及设备939

第二节 热处理工艺基础939

三、冷却介质及冷却过程940

参考文献941

四、热处理时的变形和开裂941

一、TIG焊接942

第一节 熔化焊942

第五章 焊接942

二、MIG焊接943

三、等离子孤焊接944

四、电子束焊接946

五、激光焊接947

六、埋弧焊948

一、电阻焊949

第二节 压焊949

二、其他压焊952

四、钎焊方法955

三、钎料955

第三节 钎焊955

一、钎焊原理和特点955

二、钎焊接头设计955

一、焊接新工艺958

第四节 焊接技术的新发展958

二、焊接新方法960

参考文献961

三、机器人焊接961

一、粉末冶金的特点962

第一节 概述962

第六章 粉末冶金962

三、粉末冶金的发展及趋势963

二、稀有金属粉末冶金材料制品的应用963

一、物理-化学法964

第二节 粉末制取方法964

二、雾化法965

三、机械粉碎法967

一、模压成形968

第三节 粉末成形968

二、等静压制法972

三、粉末轧制974

四、粉末增塑挤压977

一、烧结基本原理980

第四节 粉末烧结980

五、粉浆浇注980

六、注射成形980

二、单元系金属粉末烧结981

三、烧结工艺982

四、烧结炉和烧结气氛983

一、热压986

第五节 热致密化工艺986

二、热等静压制988

参考文献991

一、环境中稀有金属的来源992

第一节 环境中的稀有金属992

第七篇 稀有金属生产中的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992

第一章 稀有金属与环境992

二、污染环境的稀有金属有害物质993

二、稀有难熔金属的毒性996

一、稀有轻金属的毒性996

三、稀有金属生产中的其他有害物质996

第二节 稀有金属的毒性996

三、稀土金属的毒性998

五、稀散金属的毒性999

四、稀贵金属的毒性999

六、稀有放射性金属的毒性1000

二、大气质量标准1001

一、水质标准1001

第三节 环境标准1001

参考文献1008

三、放射性防护标准1008

二、水溶液中稀有难熔金属的净化1009

一、水溶液中稀有轻金属的净化1009

第二章 稀有金属污染物的处理1009

第一节 从水中除去稀有金属污染物1009

四、稀贵金属的净化1011

三、水溶液中稀土金属的净化1011

六、稀有放射性金属的净化1012

五、稀散金属的净化1012

第二节 气体中稀有金属污染物的净化1013

二、气体中稀有难熔金属的净化1014

一、气体中稀有轻金属的净化1014

四、气体中稀贵金属的净化1015

三、气体中稀土金属的净化1015

六、气体中放射性金属的净化1016

五、气体中稀散金属的净化1016

二、天然放射性元素固体废物1017

一、化学毒性固体废物1017

第三节 固体废物处理1017

参考文献1018

三、固体废物的利用1018

二、稀有难熔金属的回收1019

一、稀有轻金属的回收1019

第三章 稀有金属生产中的综合利用1019

第一节 综合回收稀有金属1019

三、稀土金属的回收1021

四、稀贵金属的回收1022

六、放射性金属的回收1023

五、稀散金属的回收1023

一、稀有轻金属废料回收1024

二、稀有难熔金属废料回收1024

七、半导体金属的回收1024

第二节 稀有金属废料回收1024

四、稀贵金属废料回收1026

三、稀土金属废料回收1026

六、放射性金属废料回收1028

五、稀散金属废料回收1028

二、稀有难熔金属生产中副产品回收1029

一、稀有轻金属生产中副产品回收1029

七、半导体金属废料回收1029

第三节 稀有金属生产中副产品的回收1029

三、稀土金属生产中副产品回收1030

参考文献1031

四、半导体金属生产中副产品回收1031

一、镀工厂的环境管理1032

第一节 环境管理1032

第四章 稀有金属生产的环境管理及改进措施1032

二、稀有难熔金属工厂的环境管理1033

三、稀土金属工厂的环境管理1034

一、环境质量评价1035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1035

四、放射性金属工厂的环境管理1035

一、流程闭路1036

第三节 改善稀有金属工厂环境1036

二、环境监测1036

参考文献1037

四、改进净化方法1037

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1037

三、加强副产品回收1037

二、腐蚀的危害1038

一、腐蚀的定义1038

第八篇 稀有金属腐蚀与表面技术1038

第一章 腐蚀与防护1038

第一节 腐蚀的分类及其机理1038

三、腐蚀的基本类型及其破坏形式1039

二、钛的耐蚀性能1040

一、铍的耐蚀性能1040

第二节 稀有金属腐蚀数据1040

三、锆的耐蚀性能1042

四、铪的耐蚀性能1045

六、铌的耐蚀性能1047

五、钒的耐蚀性能1047

七、钽的耐蚀性能1049

九、铝的耐蚀性能1051

八、钨的耐蚀性能1051

十、稀贵金属的耐蚀性能1052

二、采用防护技术1054

一、改进材质1054

第三节 腐蚀控制因素1054

三、设计与制造1057

参考文献1058

一、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的机制1059

第二节 光亮化、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1059

第二章 表面处理技术1059

第一节 概述1059

六、抛光工艺条件1060

五、影响抛光工艺的因素1060

二、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对基材性质的影响1060

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的一般用途1060

四、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工艺1060

八、展望1061

七、金属的化学抛光与电解抛光1061

三、应用范围及限制1062

二、阳极化机械加工1062

第三节 化学、电化学机械加工及阳极化机械加工1062

一、化学、电化学机械加工1062

一、电镀和刷镀1063

第四节 电镀1063

二、电泳1064

一、自催化镀层1065

第五节 无电镀覆1065

三、电成型1065

第六节 热浸沉积1066

三、接触镀层1066

二、无催化置换镀层1066

三、爆炸结合1067

二、包覆结合1067

第七节 机械镀层及包覆结合1067

一、机械镀层1067

二、扩散涂层方法1068

一、原理1068

第八节 扩散涂层1068

三、应用范畴1069

二、应用及限制1070

一、离子注入过程1070

四、发展趋势1070

第九节 离子注入1070

一、火焰喷涂1073

第十节 喷涂与爆炸镀层1073

二、等离子弧喷涂1074

四、爆炸涂层1075

三、电弧喷涂1075

二、真空蒸发1076

一、概述1076

第十一节 物理气相沉积1076

第十三节 转化涂层与着色1081

三、溅射1081

四、离子镀1082

三、应用范畴1083

第十二节 化学气相沉积1083

一、工艺过程1083

二、工艺方法1083

一、转化涂层1084

四、发展趋势1084

二、工艺1086

一、原理1086

二、着色1086

第十四节 阳极氧化1086

二、油漆涂层1087

一、搪瓷涂层1087

三、金属的阳极氧化处理及限制因素1087

第十五节 非金属涂层1087

参考文献1088

三、塑料涂层1088

三、化学成分分析的基本过程1089

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分类1089

第九篇 稀有金属分析与测试1089

第一章 化学成分分析1089

第一节 概述1089

一、化学成分分析的意义和内容1089

四、分析误差及有效数字1091

一、器皿1092

第二节 器皿、纯水和试剂1092

二、纯水1093

三、标准试剂1094

四、常用酸碱的浓度及配制1096

五、缓冲溶液1097

六、有机试剂1098

一、溶剂萃取分离法1100

第三节 分离富集技术1100

二、离子交换分离法1101

三、沉淀分离法1102

五、电解分离法1103

四、挥发分离法1103

二、稀有金属化合物的溶度积1104

一、重量分析的基本原理1104

第四节 重量分析1104

三、常用沉淀剂1106

五、稀有金属的重量测定法1107

四、稀有金属的均相沉淀1107

二、滴定分析中常用的基准物质1110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1110

第五节 滴定分析1110

三、滴定分析中常用的标准溶液1111

四、滴定法在稀有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实例1113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1117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1117

第六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1117

一、火焰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1118

第七节 火焰光度分析1118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1118

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1118

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仪器结构及其主要型号1120

三、火焰光度分析的应用1127

二、火焰光度计的构造1127

一、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129

第八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1129

四、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数据处理1130

三、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试样制备1130

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及其应用1133

一、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134

第九节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1134

一、吸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1135

第十节 吸光光度分析1135

二、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构造1135

三、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特点1135

四、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应用1135

二、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1136

三、吸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1137

六、三元络合物体系的应用1138

五、显色剂1138

四、吸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和精密度1138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1146

一、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1146

七、吸光光度法的特点及应用1146

第十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1146

三、分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1147

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1147

三、红外光谱法的应用1147

第十二节 分子荧光分光光度分析1147

一、分子荧光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1147

一、电位法1148

第十三节 电化学分析1148

二、伏安法1150

三、电位溶出分析1153

一、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154

第十四节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1154

四、库仑分析1154

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仪器结构与型号1157

四、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数据处理1158

三、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试样制备1158

五、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特点及其应用1159

一、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161

第十五节 质谱分析1161

二、质谱分析的试样制备1162

一、活化分析基本原理1163

第十六节 核技术分析1163

三、影响质谱分析精度的因素1163

四、质谱分析特点与应用1163

二、中子活化分析1164

三、带电粒子活化分析1165

四、离子束分析1166

五、色谱分析的仪器系统1173

三、色谱法分离原理1174

第十七节 金属中气体元素分析1174

一、金属中气体分析方法分类1174

二、金属中气体分析商品仪器1174

三、金属中气体分析的标准方法1174

第十八节 色谱分析1174

一、概述1174

二、色谱法的分类1174

四、色谱柱和固定相1175

六、色谱的定性及定量分析1176

参考文献1177

第一节 概述1178

第二章 稀有金属材料性能测试和组织结构分析1178

一、拉伸试验1179

第二节 力学性能测试1179

二、扭转试验1182

三、硬度试验1184

五、蠕变和持久强度试验1186

四、冲击试验1186

六、疲劳试验1190

七、断裂韧性试验1193

第三节 光电子与激光材料1200

二、电阻、电阻率和电阻温度系数1200

第三节 物理性能测试1200

一、密度1200

四、热膨胀1202

三、热电势1202

六、弹性模量1203

五、热分析1203

八、热导率1205

七、比热1205

九、热辐射率1207

十、内耗1208

一、X射线的性质1209

十一、熔点1209

第四节 X射线结构分析1209

二、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在稀有金属材料中的应用1211

一、光学金相分析技术1213

第五节 光学金相显微分析1213

二、金相显微镜及其应用1214

三、定量金相及图像分析仪1217

一、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原理1219

第六节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1219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1221

三、透射电镜薄膜试样的制备1222

四、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特点及应用1225

一、电子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原理1228

第七节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1228

二、电子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1229

三、试样制备1231

四、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特点及应用1232

第八节 俄歇电子能谱表面分析1233

一、俄歇电子谱线的命名及主要特征1234

二、俄歇能谱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及应用1236

三、俄歇能谱定量分析1238

四、俄歇电子能谱仪1239

二、超声波检验1241

三、探伤系统1241

第三章 无损检测1241

第一节 超声波检验1241

一、概述1241

四、几种冶金产品的超声波探伤方法1248

参考文献1249

二、基本概念1258

第二节 涡流检测1258

一、概述1258

三、线圈的阻抗图1259

四、涡流检测系统1261

第三节 X射线探伤1263

五、对比试样1263

六、涡流检测标准化1263

一、X射线探伤原理1264

二、X射线探伤设备1265

三、X射线探伤工艺1266

一、概述1271

四、检测实例1271

五、射线防护1271

第四节 渗透探伤1271

三、渗透探伤用材料和设备1272

二、渗透探伤的原理1272

四、渗透探伤工艺1275

六、渗透探伤的质量控制1277

五、渗透液的选择1277

七、比较先进和特殊的渗透探伤法1278

八、缺陷的评定1280

第五节 厚度的测量1280

一、概述1280

二、厚度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1281

三、厚度测量系统和装置1283

四、各种测厚仪的比较1286

五、现状与发展动向1286

参考文献1286

第十篇 稀有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1287

第一章 稀有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概况1287

参考文献1289

第二章 电子信息材料1290

第一节 电子材料1290

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用半导体材料1290

二、微波通信用半导体材料1293

三、电真空材料1296

四、电阻器材料1297

五、电容器材料1297

第二节 信息记录及存储材料1298

一、磁记录材料1298

二、磁存储材料1298

一、激光材料1300

参考文献1300

二、发光管光源材料1304

三、光导纤维1304

四、光电子检测材料1307

五、光调制材料1307

六、光电子集成电路和集成光路材料1308

一、核燃料1310

第一节 核能材料1310

二、结构材料1310

第三章 能源材料1310

四、减速和反射材料1311

五、冷却材料1311

三、控制材料1311

六、屏蔽材料1312

七、冷凝器材料1312

一、太阳电池1313

第二节 太阳能材料1313

二、重要太阳电池及其材料1313

八、聚变堆用的主要材料1313

三、热电转换材料1315

第三节 贮氢材料1320

一、贮氢材料的贮氢原理1321

二、几种典型贮氢合金1321

三、贮氢材料的应用1323

第四节 其它能源材料1323

一、固态离子导电材料1323

二、电池材料1324

三、锂电池材料1325

四、磁流体发电材料1327

参考文献1328

第四章 结构材料1329

第一节 耐腐蚀材料1329

一、稀有金属在化学工业中的耐蚀应用1329

二、稀有金属在冶金过程中的耐蚀应用1329

第二节 航空航天材料1333

一、航空用稀有金属1333

三、稀有金属在造纸和纺织业中的应用1333

二、火箭、导弹和宇宙飞行器用稀有金属1334

第四节 兵器材料1336

第五节 医用材料1336

第三节 海洋材料1336

参考文献1337

第五章 新兴材料1338

第一节 复合材料1338

第二节 超导材料1340

三、超导材料的应用1342

二、多元氧化物新型超导材料1342

四、技术及经济市场展望1343

第三节 超塑性材料1344

第四节 特种陶瓷材料1347

第五节 形状记忆合金1348

一、形状记忆合金制造工艺1351

二、形状记忆合金性能1352

三、形状记忆合金应用1353

一、工艺过程1355

第六节 超细粉末1355

二、发展现状1355

四、发展趋势1356

三、性能和应用1356

第七节 非晶态材料1356

一、基本工艺过程1357

二、性能和应用1357

参考文献1358

三、发展趋势1358

一、实用超导材料13410

1992《稀有金属手册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乔芝郁等编写;《稀有金属手册》编辑委员会编著 199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稀有金属手册  下(1995 PDF版)
稀有金属手册 下
1995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冶金学(1982 PDF版)
稀有金属冶金学
1982
稀有金属化学(1994 PDF版)
稀有金属化学
1994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稀有金属常识(1959 PDF版)
稀有金属常识
195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手册(1984 PDF版)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手册
1984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冶金学(1990 PDF版)
稀有金属冶金学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应用  上(1974 PDF版)
稀有金属应用 上
1974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冶金概论(1961 PDF版)
稀有金属冶金概论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冶金学  下(1961 PDF版)
稀有金属冶金学 下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冶金学  上(1961 PDF版)
稀有金属冶金学 上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制取(1963 PDF版)
稀有金属制取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冶金学(1982 PDF版)
稀有金属冶金学
198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冶金学  下(1961 PDF版)
稀有金属冶金学 下
196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铍  性质、生产和应用(1986 PDF版)
铍 性质、生产和应用
1986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稀有金属选矿(1975 PDF版)
稀有金属选矿
1975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