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床学 纪念谢家荣诞辰九十周年文集恩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编》
作者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编者 |
---|---|
出版 | 学术书刊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4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45270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188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谢家荣先生在地质工作组织领导、石油地质和大地构造方面的重大1
贡献(代前言)……………………………………………………………………黄汲清谢家荣先生对我国早期地质教育的贡献 张祖还1
怀念谢家荣同志 翁文波2
远见卓识的谢家荣先生 殷维翰3
缅怀谢家荣教授及其在应用地质学上的贡献和成就 张兆瑾9
追悼季骅先生 朱夏11
从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的发现缅怀谢家荣教授 严济南 马祖望13
跟随谢家荣先生从事地质工作的五年 董南庭16
谢家荣先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地质事业家 王文广19
忆谢家荣先生 戴天富21
纪念近代岩心钻探先驱和倡导者、著名的地质学家谢家荣 周国荣22
谢家荣教授对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贡献 潘江26
追悼季骅兄(诗一首) 谢树英28
回忆我的父亲谢家荣教授——他的为人,治学与创业 谢学锦29
中国矿床学(总论) 谢家荣33
地球科学应用学科之一的普查勘探地质学 宋叔和181
我国南方几个特殊的热水沉积矿床 涂光炽189
陕西潼关附近太古宙变质铁建造中条带状铁矿层和富磁铁矿角闪质199
岩石 程裕淇 伍家善199
再论类花岗岩与金属成矿作用 郭文魁222
对威尔森旋回与地槽造山带关系之商榷 李春昱233
南岭地区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张宏良 裴荣富 陈毓川240
华南构造与成矿规律的陆地卫星遥感研究 于志鸿 刘忠平252
构造体系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多旋回性 王濮 翁玲宝 陈代璋264
岩石圈成分的不均匀性与矿床的亲缘性 陈廷愚 任纪舜 牛宝贵 刘志刚277
考古地质学 闻广282
论谢家荣教授的矿床成因分类 陶惠亮295
泛论钒钛铁矿床 亓绍玫303
论找矿的三个基本问题 吴功建308
谢家荣教授生平简介 孙忠和 亓绍玫322
谢家荣教授主要著作目录329
编后记342
1989《中国矿床学 纪念谢家荣诞辰九十周年文集恩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1989 学术书刊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93 第1号 总第26号
- 199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床地质研究所看刊 1987年 第2号
- 1987.12 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4年第1号 总第11号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92年 第1号 总第25号
-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90年 第1号 总第23号
-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7年 第2号 总第20号
-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8年 第1号 总第21号
-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4年第1号 总第11号
-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2年 第4号 总第6号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3年 第4号 总第10号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2年 第1号 总第3号
-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质研究论文集
- 198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地震偏移 波场外推法声波成像
- 198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 1983年 第3号 总第9号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矿床地质文集
- 1983 武汉地质学院资料馆情报室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