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作者 | 白瑾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0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1601396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16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1.1.中国前寒武纪岩石的分布1
1.2.中国前寒武纪主要构造事件和前寒武纪年表1
1.3.中国前寒武纪构造区的划分10
第二章 太古宙地壳16
2.1.麻粒岩-片麻岩区16
2.2.绿岩带35
2.3.太古宙构造演化特征60
第三章 早元古代地壳68
3.1.华北原地台的破裂、焊接和边缘增生70
3.2.塔里木原地台的侧向增生100
3.3.扬子原地台的形成及增生109
3.4.构造岩石组合112
3.5.变质作用113
3.6.构造114
3.7.后造山花岗岩和基性岩墙群115
3.8.叠层石和微化石116
第四章 中—晚元古代地壳119
4.1.刚性陆壳的再破裂119
4.2.华北原地台内部和边缘的裂陷槽和沉降带119
4.3.塔里木原地台及其周边的活动带140
4.4.扬子原地台和华夏古陆的构造体制142
4.5.冈瓦纳大陆北缘区的基本特征164
4.6.古地磁证据165
4.7.上壳岩系的一般特征167
4.8.非造山期岩浆活动169
4.9.古生物和叠层石172
4.10.构造格架176
第五章 震旦纪地壳178
5.1.中国南部的构造特征178
5.2.华北原地台边缘的凹陷带186
5.3.塔里木原地台的构造特征189
5.5.古地磁证据191
5.4.高喜马拉雅活动带191
5.6.震旦纪冰川作用特征192
5.7.古生物和叠层石197
第六章 结论199
6.1.构造格架的变迁199
6.2.岩浆作用201
6.3.沉积作用201
6.4.地热状态202
6.5.生命发展同大气圈演化203
参考文献205
照片说明及说明222
1993《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白瑾等著 1993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海南岛前寒武纪地质
- 1991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前寒武纪地质概论
- 1992年12月第1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西南前寒武纪藻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 1988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论文集 第2集 变质岩地球化学与矿作用
-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
- 1985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前寒武纪地质 第1号 中国晚前寒武纪冰成岩论文集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论文集 第3集 构造地质、变质岩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
-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中东部晚前寒武纪地层与地质演化
-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
-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前寒武纪地质 第7号 浙江陈蔡地区前寒武纪地质
-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前寒武纪论文集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鲁西早前寒武纪地质
-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安徽地层志 前寒武系分册
- 1985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