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模式》求取 ⇩

第一篇 层序地层学原理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术语1

一、概念1

二、基本术语1

第二节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简史2

一、概念的提出2

二、地震地层学阶段2

三、层序地层学的产生7

四、发展趋势7

一、准层序的纵向岩相组合 37

一、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分析9

第三节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内容9

二、钻井资料层序地层分析10

三、地震资料综合分析17

第四节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地层单元划分24

一、层序地层学沉积单元划分24

二、层序地层学地层单元划分24

第五节 全球海平面升降旋回及层序边界的形成28

一、海平面升降旋回28

二、海平面升降旋回与层序边界形成之间的关系28

三、准层序的特征31

二、准层序的形成环境31

一、准层序的定义31

第二章 准层序31

第一节 准层序的定义及其边界形成机理31

四、准层序边界32

五、准层序边界的意义35

第二节准层序边界的形成机理36

一、泥岩的压实作用37

二、断层的活动37

三、海平面的升降37

第三节 准层序的岩相组合37

二、准层序的横向岩相组合37

一、准层序组边界的定义39

一、进积式准层序组39

第三节 准层序组的类型39

二、准层序组边界识别的意义39

第三章准层序组39

第二节 准层序组的边界39

二、准层序组的特征39

一、准层序组的定义39

第一节 准层序组的定义及特征39

二、退积式准层序组40

三、加积式准层序组40

一、对比的概念41

第五节 准层序组对比的重要意义41

二、传统的岩性地层对比41

一、准层序组纵向岩相组合41

第四节 准层序组内的岩相组合41

二、准层序组内横向岩相组合41

第四章 层序45

第一节 概念及术语45

一、层序的概念45

二、其它术语45

第二节 盆地类型46

一、陆架坡折边缘型盆地46

第三节 体系域47

一、低水位体系域47

二、斜坡边缘型盆地47

二、海侵体系域48

三、高水位体系域52

四、陆架边缘体系域52

第四节 层序内部的体系域组合特征53

一、第Ⅰ类层序内部的体系域组合特征53

二、第Ⅱ类层序内部的体系域组合特征53

第五节 层序边界特征56

一、定义56

二、识别标志56

三、深切谷57

五、层序边界的形成模式62

四、层序对比的关键62

第五章 成因层序地层学模式64

第一节 成因层序和沉积层序的对比64

一、层序界面选择上的差异64

二、层序分析的对比探讨64

第二节 沉积旋回和成因层序65

一、沉积旋回和成因地层层序模式65

二、沉积旋回和成因地层层序66

三、沉积旋回产生的原因69

四、三个变量的对比影响71

五、成因地层层序模式的进一步说明72

第六章 F.Embry的T-R地层学模式74

第七章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模式76

第一节 沉积剖面和相带77

一、沉积背景77

二、相带78

第二节 碳酸盐岩产率和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80

一、海平面相对变化80

二、沉积背景82

三、气候变化82

第三节不整合类型及相关的地质作用83

一、Ⅰ型层序界面83

二、Ⅱ型层序界面84

第四节 体系域特征85

一、低水位期和海进期体系域的特征85

二、高水位体系域特征89

第二篇 地层层序的形成机制分析91

第八章 层序形成机制91

第一节 沉积基准面和可容空间92

一、可容空间92

二、新增可容空间92

三、沉积基准面92

第二节 海平面变化与层序形成92

一、海平面变化93

二、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层序的发育96

第九章构造沉降对层序形成的控制98

第一节 概述98

第二节 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度101

一、单一断层的生长101

二、裂谷体系的发育101

三、汇水盆地的形成101

第三节 沉积的时空特点102

一、空间特点102

二、时间上的分布特点102

一、海平面位置103

第五节 海平面变化103

二、干旱的构造体系域103

一、潮湿的构造体系域103

第四节 气候的变化103

二、海平面的波动104

第六节 构造体系域的划分104

一、裂谷初始期体系域104

二、裂谷高峰期(强裂陷期)体系域105

三、裂谷后早期(收缩期早期)体系域107

四、裂谷后晚期体系域108

五、总结和讨论109

第七节 其他因素控制形成的构造层序110

一、地层基准面原理112

第十章综合作用面作为控制层序形成的基准面112

二、体积划分原理114

三、实例分析115

第三篇 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117

第十一章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概况117

一、内陆盆地中的基准面和地层结构117

二、层序地层学在湖泊环境中的应用118

第十二章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120

第一节 国外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实例120

一、Olsen(1990)建立的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120

二、Perimutter和Matthews(1990)建立的受气候变化控制的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122

一、华北典型箕状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127

第二节中国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实例127

二、济阳坳陷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128

三、廊崮坳陷老第三系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137

四、渤海湾地区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142

第十三章陆相断陷湖盆地层层序的形成机制144

第一节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的特点144

一、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144

二、层序界面类型145

第二节 湖平面146

一、湖盆类型146

二、湖平面的定义147

一、构造运动148

第三节湖平面变化的控制因素148

二、气候的变化150

三、沉积物供应的影响150

四、海侵的影响151

第四节陆相断陷湖盆地层层序形成机制152

一、陆相断陷湖盆的可容空间152

二、构造运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153

三、气候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159

四、构造和气候对层序发育的共同影响163

第五节层序边界形成机制164

一、断陷敞流盆地边界断层停止活动164

五、湖平面变化与层序发育的关系164

二、断块翘倾活动165

三、湖盆整体抬升165

四、湖平面下降167

第六节 层序类型及其体系域组成167

一、构造层序168

二、气候层序174

第十四章 其它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178

第一节 陆相双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178

一、地堑构造格局和构造运动178

二、层序界面特征178

三、层序内部体系域构成180

四、双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对寻找油气的意义181

第二节 挤压性坳陷湖盆中的层序地层学182

一、层序边界的特征及其体系域组成182

二、煤层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特殊意义185

第三节 冲积环境中的层序地层学188

一、冲积地层中层序边界的识别188

二、冲积地层的“最大海泛面”的识别190

三、冲积地层中的体系域特征190

四、河流环境中的准层序划分193

第四节 层序地层学在风成地层中的运用195

结束语196

参考文献197

1998《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模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纪友亮等编著 1998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层序地层学译文集(1991 PDF版)
层序地层学译文集
1991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科技情报室
地层控制原理(1984 PDF版)
地层控制原理
1984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岩层与地表移动计算原理及程序(1993 PDF版)
岩层与地表移动计算原理及程序
1993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滇东南三叠纪层序地层及盆地演化(1998 PDF版)
滇东南三叠纪层序地层及盆地演化
1998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地层学原理(1974 PDF版)
地层学原理
1974 北京:地质出版社
湘中早石炭世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1997 PDF版)
湘中早石炭世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
1997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1996 PDF版)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
1996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生态地层学原理(1992 PDF版)
生态地层学原理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应用层序地层学(1997 PDF版)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应用层序地层学
1997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1996 PDF版)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1996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非海相层序地层学  以松辽盆地为例(1996 PDF版)
非海相层序地层学 以松辽盆地为例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层学原理及方法(1994 PDF版)
地层学原理及方法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层序地层学原理  海平面变化综合分析(1993 PDF版)
层序地层学原理 海平面变化综合分析
199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应用层序地层学(1991 PDF版)
应用层序地层学
1991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层序地层框架与油气勘探(1999 PDF版)
层序地层框架与油气勘探
199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