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求取 ⇩

中医基础学1

第一单元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一、整体观念1

二、辨证论治1

第二单元阴阳学说2

一、阴阳的相互关系1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2

第三单元五行学说3

一、五行的相互关系3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3

第四单元五脏4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4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7

三、五脏的在体、开窍、其华8

第五单元六腑10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10

二、六腑与五脏的关系11

第六单元气血津液12

一、气12

二、血13

三、津液14

第七单元经络14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15

二、十二经脉15

三、奇经八脉16

四、经络学说的应用16

第八单元病因17

一、六淫17

二、七情19

三、饮食所伤19

四、劳逸失度20

五、痰饮20

六、瘀血21

第九单元发病21

一、正气、邪气与发病的关系21

二、影响正气的因素22

第十单元病机22

一、邪正相争22

二、阴阳失调23

第十一单元望诊25

一、望神25

二、望色25

三、望形态26

四、望头26

五、望五官27

六、望皮肤27

七、望舌28

八、望小儿食指络脉31

第十二单元闻诊31

一、听声音31

二、嗅气味32

第十三单元问诊33

一、问寒热33

二、问汗33

三、问头身34

四、问胸腹34

五、问饮食口味35

六、问二便36

七、问睡眠37

八、问耳目37

第十四单元切诊38

一、脉诊38

二、按诊40

第十五单元八纲辨证41

一、表里41

二、寒热42

三、虚实44

四、阴阳46

第十六单元气血津液辨证47

一、气病辨证47

二、血病辨证48

三、气血同病辨证49

四、津液病辨证49

第十七单元脏腑辨证50

一、心病辨证50

二、肺病辨证52

三、脾与胃病辨证52

四、肝与胆病辨证53

五、肾病辨证54

六、脏腑兼证55

第十八单元治则56

一、治病求本56

二、扶正祛邪58

三、调整阴阳58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59

中药学61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61

一、四气和五味61

二、归经61

三、升降浮沉62

四、有毒无毒62

第二单元中药的应用62

一、中药的配伍62

二、用药禁忌62

三、用药剂量63

四、用法63

第三单元解表药63

一、辛温解表药63

麻黄63

桂枝63

紫苏64

荆芥64

防风64

香薷64

羌活64

白芷65

细辛65

辛夷65

生姜65

藁本65

苍耳子65

二、辛凉解表药65

薄荷65

蝉蜕66

葛根66

柴胡66

牛蒡子66

桑叶66

菊花66

升麻67

蔓荆子67

第四单元清热药67

一、清热泻火药67

石膏67

知母67

栀子68

芦根68

天粉68

夏枯草68

淡竹叶68

二、清热燥湿药68

黄芩68

黄连69

黄柏69

龙胆草69

苦参69

三、清热凉血药69

生地黄69

玄参70

牡丹皮70

赤芍70

紫草70

四、清热解毒药70

金银花70

连翘70

牛黄71

蒲公英71

大青叶71

鱼腥草71

射干71

白头翁71

青黛71

紫花地丁72

穿心莲72

土茯苓72

山豆根72

马齿苋72

鸦胆子72

五、清虚热药72

青蒿72

地骨皮73

白薇73

银柴胡73

胡黄连73

第五单元泻下药73

一、攻下药73

大黄73

芒硝74

芦荟74

番泻叶74

二、润下药74

火麻仁74

郁李仁74

三、峻下逐水药74

甘遂74

巴豆75

牵牛子75

第六单元祛风湿药75

独活75

秦艽75

木瓜75

桑寄生76

白花蛇76

威灵仙76

防己76

五加皮76

?莶草76

第七单元芳香化湿药76

苍术77

厚朴77

藿香77

砂仁77

白豆蔻77

佩兰77

第八单元利水渗湿药77

茯苓78

薏苡仁78

车前子78

金钱草78

茵陈蒿78

猪苓78

泽泻79

滑石79

木通79

海金沙79

石韦79

萆薢79

第九单元温里药79

附子80

干姜80

肉桂80

吴茱萸80

小茴香80

花椒81

丁香81

高良姜81

第十单元理气药81

橘皮81

枳实81

香附81

薤白82

青皮82

木香82

川楝子82

佛手82

乌药82

沉香82

柿蒂82

第十一单元消食药82

山楂83

莱菔子83

鸡内金83

神曲83

麦芽83

第十二单元驱虫药83

槟榔84

使君子84

贯众84

雷丸84

苦楝皮84

第十三单元止血药84

地榆85

白及85

三七85

茜草85

艾叶85

大蓟85

槐花86

白茅根86

侧柏叶86

蒲黄86

仙鹤草86

血余炭86

第十四单元活血祛瘀药86

川芎86

延胡索87

郁金87

丹参87

益母草87

红花87

牛膝88

乳香88

姜黄88

桃仁88

虎杖88

鸡血藤88

莪术88

三棱89

?虫89

水蛭89

第十五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89

一、化痰药89

半夏89

桔梗89

瓜蒌90

川贝母90

天南星90

旋覆花90

竹茹90

白芥子90

天竹黄91

白前91

前胡91

海藻91

二、止咳平喘药91

杏仁91

百部91

葶苈子91

苏子91

桑白皮92

马兜铃92

紫菀92

款冬花92

枇杷叶92

白果92

第十六单元安神药92

磁石92

酸枣仁92

龙骨93

柏子仁93

远志93

朱砂93

琥珀93

合欢皮93

第十七单元平肝息风药93

羚羊角94

牡蛎94

代赭石94

钩藤94

天麻94

石决明94

地龙95

白僵蚕95

全蝎95

珍珠母95

决明子95

刺蒺藜95

蜈蚣95

第十八单元开窍药95

察香95

冰片96

石菖蒲96

苏合香96

第十九单元补虚药96

一、补气药96

人参96

黄芪97

白术97

甘草97

西洋参97

党参97

山药97

太子参98

扁豆98

大枣98

蜂蜜98

二、补阳药98

鹿茸98

山茱萸98

杜仲99

续断99

菟丝子99

淫羊藿99

巴戟天99

补骨脂99

肉苁蓉99

狗脊99

骨碎补100

益智仁100

三、补血药100

当归100

熟地黄100

何首乌100

白芍100

阿胶101

四、补阴药101

北沙参101

麦门冬101

龟版101

鳖甲101

天门冬101

石斛102

玉竹102

百合102

枸杞子102

黄精102

女贞子102

第二十单元收涩药102

五味子102

乌梅102

诃子103

肉豆蔻103

莲子103

芡实103

桑螵蛸103

乌贼骨103

浮小麦103

麻黄根103

椿皮103

赤石脂103

金樱子104

第二十一单元外用药104

硫黄104

马钱子104

蛇床子104

方剂学105

第一单元总论105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105

二、方剂的变化运用106

第二单元解表剂107

麻黄汤107

桂枝汤107

小青龙汤108

九味羌活汤108

桑菊饮108

银翘散108

败毒散10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09

第三单元 泻下剂109

大承气汤109

十枣汤110

温脾汤110

麻子仁丸110

第四单元 和解剂110

小柴胡汤110

痛泻要方111

逍遥散111

蒿芩清胆汤111

半夏泻心汤111

第五单元 清热剂111

清营汤112

龙胆泻肝汤112

芍药汤112

白虎汤113

竹叶石膏汤113

导赤散113

玉女煎113

黄连解毒汤113

普济消毒饮113

泻白散114

清胃散114

白头翁汤114

青蒿鳖甲汤114

六一散114

清暑益气汤114

第六单元 温里剂115

四逆汤115

理中丸115

吴茱萸汤115

小建中汤115

当归四逆汤116

第七单元 表里双解剂116

大柴胡汤116

葛根黄芩黄连汤116

防风通圣散116

第八单元 补益剂117

参苓白术散117

补中益气汤117

当归补血汤118

六味地黄丸118

一贯煎118

肾气丸119

生脉散119

归脾汤119

四君子汤119

四物汤119

炙甘草汤120

第九单元安神剂120

朱砂安神丸120

天王补心丹120

第十单元 开窍剂120

安宫牛黄丸121

紫雪121

至宝丹121

苏合香丸121

第十一单元固涩剂121

玉屏风散122

四神丸122

真人养脏汤122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122

苏子降气汤122

越鞠丸123

瓜蒌薤白白酒汤123

旋覆代赭汤123

天台乌药散123

半夏厚朴汤123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123

血府逐瘀汤123

补阳还五汤124

桃核承气汤124

复元活血汤124

小蓟饮子124

第十四单元治风剂125

镇肝熄风汤125

消风散125

羚角钩藤汤125

天麻钩藤饮125

川芎茶调散126

大定风珠126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126

百合固金汤126

麦门冬汤126

第十六单元祛湿剂126

平胃散127

五苓散127

防己黄芪汤127

苓桂术甘汤128

茵陈蒿汤128

八正散128

猪苓汤128

真武汤128

藿香正气散128

三仁汤129

甘露消毒丹129

实脾散129

独活寄生汤129

第十七单元祛痰剂129

二陈汤129

止嗽散130

温胆汤130

清气化痰丸130

半夏白术天麻汤130

第十八单元消导剂130

保和丸130

木香槟榔丸131

健脾丸131

第十九单元驱虫剂131

乌梅丸131

第二十单元痈疡剂131

仙方活命饮131

阳和汤132

中医内科学133

第一单元感冒133

一、病因病机133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33

三、辨证论治134

四、感冒的预防135

第二单元咳嗽136

一、病因病机136

二、辨证论治136

三、预防与转归138

第三单元肺痈139

一、病因病机139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39

三、辨证论治140

第四单元哮证141

一、病因病机141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142

三、辨证论治143

第五单元喘证144

一、病因病机144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145

三、辨证论治145

第六单元 血证147

一、病因病机147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148

三、辨证论治149

四、预后151

第七单元 心悸151

一、病因病机151

二、辨证论治152

三、预防、预后153

第八单元 心痛153

一、病因病机154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154

三、辨证论治155

四、预防、转归和预后156

第九单元 不寐157

一、病因病机157

二、辨证论治158

第十单元 郁证159

一、病因病机159

二、诊断160

三、辨证论治160

第十一单元 癫狂161

一、病因病机161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62

三、辨证论治162

第十二单元 痫证163

一、病因病机163

二、诊断164

三、辨证论治164

第十三单元 胃痛165

一、病因病机165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66

三、辨证论治166

第十四单元 呕吐167

一、病因病机167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168

三、辨证论治168

第十五单元 泄泻169

一、病因病机169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70

三、辨证论治170

第十六单元 痢疾171

一、病因病机172

二、诊断172

三、辨证论治172

第十七单元 腹痛174

一、病因病机174

二、诊断与类证鉴别175

三、辨证论治175

第十八单元 便秘176

一、病因病机176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77

三、辨证论治177

第十九单元 胁痛178

一、病因病机179

二、辨证论治179

第二十单元 黄疸180

一、病因病机180

二、诊断181

三、辨证论治181

四、转归、预后与生活调摄182

第二十一单元积聚182

一、病因病机183

二、诊断183

三、辨证论治183

四、转归和预后184

第二十二单元 鼓胀184

一、病因病机184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85

三、辨证论治186

四、生活调摄与转归预后187

第二十三单元 头痛187

一、病因病机187

二、类证鉴别188

三、辨证论治188

第二十四单元 眩晕190

一、病因病机190

二、诊断191

三、辨证论治191

第二十五单元 中风192

一、病因病机192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93

三、辨证论治193

四、转归和预后195

第二十六单元 水肿196

一、病因病机196

二、诊断196

三、辨证论治197

第二十七单元 淋证198

一、病因病机198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198

三、辨证论治199

四、生活调摄与转归预后200

第二十八单元 消渴200

一、病因病机200

二、诊断201

三、辨证论治201

四、饮食宜忌与转归预后202

第二十九单元 痹证202

一、病因病机202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203

三、辨证论治203

第三十单元 痿证205

一、病因病机205

二、诊断205

三、辨证论治206

第三十一单元 内伤发热207

一、病因病机207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207

三、辨证论治208

中医妇科学209

第一单元 女性的生理特点209

一、胞宫209

二、月经209

三、妊娠与产育211

第二单元 病因病机212

一、病因212

二、病机213

第三单元 月经病215

一、概述215

二、月经先期216

三、月经后期217

四、月经先后无定期218

五、月经过多219

六、月经过少220

七、痛经221

八、经间期出血222

九、闭经223

十、崩漏225

十一、经行泄泻227

十二、经行吐衄227

十三、绝经前后诸证228

第四单元 带下病229

第五单元 妊娠病230

一、概述230

二、妊娠恶阻231

三、胎动不安232

四、子肿233

五、子淋234

第六单元 产后病235

一、概述235

二、产后血晕236

三、产后腹痛236

四、恶露不绝237

五、产后发热238

第七单元 妇科杂病239

一、概述239

二、不孕症240

三、癓瘕241

四、阴痒242

第八单元 计划生育243

一、药物避孕243

二、工具避孕245

三、人工流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46

四、绝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46

针灸学247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247

第二单元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概况247

一、四肢部247

二、头面部247

三、躯干部247

第三单元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248

第四单元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248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248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248

第五单元 腧穴的分类250

一、经穴250

二、奇穴250

三、阿是穴250

第六单元腧穴的主治作用250

一、近治作用250

二、远治作用250

三、特殊作用250

第七单元 特定穴251

一、五输穴251

二、原穴、络穴252

三、俞穴、募穴252

四、八会穴253

五、下合穴253

第八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253

一、骨度分寸法253

二、手指同身寸法254

第九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255

一、经脉循行255

二、主治概要255

三、常用腧穴255

第十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255

一、经脉循行255

二、主治概要256

三、常用腧穴256

第十一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256

一、经脉循行256

二、主治概要257

三、常用腧穴257

第十二单元足太阴脾经、穴257

一、经脉循行257

二、主治概要258

三、常用腧穴258

第十三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258

一、经脉循行258

二、主治概要258

三、常用腧穴259

第十四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259

一、经脉循行259

二、主治概要259

三、常用腧穴259

第十五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260

一、经脉循行260

二、主治概要260

三、常用腧穴260

第十六单元足少阴肾经、穴261

一、经脉循行261

二、主治概要261

三、常用腧穴261

第十七单元手厥阴心包经、穴262

一、经脉循行262

二、主治概要262

三、常用腧穴262

第十八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穴262

一、经脉循行262

二、主治概要263

三、常用腧穴263

第十九单元足少阳胆经、穴263

一、经脉循行263

二、主治概要264

三、常用腧穴264

第二十单元足厥阴肝经、穴264

一、经脉循行264

二、主治概要265

三、常用腧穴265

第二十一单元 督脉经、穴265

一、经脉循行265

二、主治概要265

三、常用腧穴265

第二十二单元 任脉经、穴266

一、经脉循行266

二、主治概要266

三、常用腧穴266

第二十三单元 常用奇穴266

一、头面部穴266

二、躯干部穴267

三、上肢部穴267

四、下肢部穴267

第二十四单元 毫针刺法267

一、针刺准备267

二、操作方法268

三、针刺异常情况269

第二十五单元 灸法270

一、灸法的分类及操作270

二、适应范围271

三、注意事项272

第二十六单元 针灸处方配穴272

一、针灸处方选穴原则272

二、常用配穴法273

第二十七单元 内科病证273

一感冒273

二、咳嗽274

三、哮喘275

四、胃痛275

五、泄泻276

六、痢疾276

七、不寐277

八、头痛277

九、晕厥278

十、中暑279

十一、中风279

十二、面瘫280

十三、癃闭280

十四、腰痛281

十五、痹证281

第二十八单元妇、儿科病证282

一痛经282

二、闭经283

三、胎位不正283

四、小儿急惊风283

五、疳积284

六、遗尿284

第二十九单元 外科、五官科病证284

一、肠痈284

二、扭挫伤285

三、风疹285

四、目赤肿痛285

五、耳鸣耳聋286

六、咽喉肿痛286

七、牙痛286

正常人体解剖学289

第一单元 绪论289

一、解剖学姿势289

二、方位术语289

三、切面术语289

第二单元 运动系统289

一骨学290

二、骨连结294

三、肌学297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301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构造和标志线301

二、消化管302

三、消化腺305

四、腹膜306

第四单元 呼吸系统307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07

二、肺外呼吸道307

三、肺308

四、胸膜与纵隔308

第五单元 泌尿系统309

一、肾309

二、输尿管310

三、膀胱311

四、尿道311

第六单元 生殖系统311

一、男性内生殖器312

二、男性外生殖器313

三、女性内生殖器313

四、女性外生殖器315

第七单元 循环系统316

一、循环系统组成和一般功能316

二、心血管系统316

三、淋巴系统322

第八单元 内分泌系统323

一、甲状腺323

二、甲状旁腺324

三、肾上腺324

四、垂体324

五、松果体324

六、胸腺324

第九单元 感觉器325

一、视器325

二、前庭蜗器327

第十单元 神经系统328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和神经元328

二、脊髓330

三、脊神经332

四、脑干334

五、小脑335

六、间脑335

七、端脑335

八、脑神经337

九、传导路339

十、自主神经系统341

十一、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脑室、脑脊液343

生理学347

第一单元 概述347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47

二、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347

三、人体生理功能自动调节的反馈机制348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功能348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348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350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352

第三单元 血液353

一、血液与内环境353

二、血细胞354

三、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356

四、血量和血型356

第四单元 血液循环357

一、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358

二、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359

三、心脏泵血功能360

四、血管生理362

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364

六、心和脑的血液循环365

第五单元 呼吸366

一、肺通气366

二、呼吸气体的交换368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69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369

第六单元 消化和吸收370

一、消化道的基本功能和特性370

二、口腔内消化371

三、胃内的消化371

四、小肠内消化373

五、大肠内消化374

六、吸收374

第七单元 体温375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变动375

二、产热和散热375

三、体温调节376

第八单元 肾脏376

一、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76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377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378

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379

五、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380

六、排尿活动380

第九单元 内分泌381

一、激素的概念及分类381

二、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381

三、腺垂体382

四、甲状腺382

五、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383

六、胰岛383

七、肾上腺384

八、性腺385

第十单元 神经系统386

一、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386

二、神经中枢活动的基本规律388

三、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389

四、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390

五、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91

六、脑的高级功能392

第十一单元 感觉器官393

一、视觉393

二、听觉394

西医诊断学基础397

第一单元 常见症状397

一、发热397

二、咳嗽398

三、咯血398

四、胸痛399

五、呼吸困难400

六、腹痛401

七、呕血402

八、黄疸403

九、昏迷405

第二单元 问诊405

一、问诊的内容405

二、问诊的注意事项406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406

一、基本检查法406

二、一般状态检查408

三、头部检查411

四、颈部检查412

五、胸廓检查413

六、肺和胸膜检查413

七、心脏、血管检查415

八、腹部检查419

九、脊柱与四肢检查422

十、肛门及直肠检查425

十一、神经反射检查425

第四单元 实验室检查428

一、血液一般检查428

二、止血和凝血功能检查429

三、尿液检查430

四、粪便检查431

五、肝功能检查431

六、肾功能检查432

七、浆膜腔穿刺液检查433

八、脑脊液检查433

第五单元X线检查433

一、概述433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X线影像434

三、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435

第六单元 心电图检查436

第七单元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437

西医内科学439

第一单元 传染病439

一、细菌性痢疾439

二、霍乱441

三、伤寒445

四、病毒性肝炎447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53

第二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454

一、支气管炎454

二、支气管哮喘457

三、肺炎球菌肺炎459

四、肺结核460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463

第三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464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464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466

三、风湿热467

四、风湿性心脏病469

五、高血压病471

六、缺血性心脏病473

第四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476

一、慢性胃炎476

二、消化性溃疡477

三、胃癌479

四、肝硬化480

五、原发性肝癌482

第五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484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484

二、尿路感染486

第六单元 血液系统疾病488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488

二、白血病490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93

第七单元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495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95

二、糖尿病496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498

一癫痫498

二、急性脑血管疾病500

第九单元 急性中毒502

一总论502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503

卫生法规505

第一单元 卫生法505

一、卫生法概述505

二、我国卫生法律体系507

第二单元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508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508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509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510

第三单元 执业医师法511

一、执业医师的概念和职责511

二、执业医师资格取得与注册512

三、执业医师的权利和义务514

四、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514

第四单元 药品管理法515

一、药品管理法的概念515

二、假药、劣药516

三、特殊管理的药品517

四、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518

第五单元 传染病防治法519

一、传染病的概念、分类及管理519

二、疫情报告520

三、控制措施521

四、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521

第六单元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522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及特征522

二、医疗事故的分类与等级523

三、医疗事故的处理523

第七单元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525

一、制定医德规范的目的525

二、在医疗活动中严禁临床促销费开单费等回扣行为526

1999《全国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全国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专家编写组编 1999 北京:民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