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革命》
作者 | 李醒民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8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060461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942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 近代科学的源流1
第一编 历史上的科学革命9
第一章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9
一 哥白尼剥夺了地球为宇宙主宰的尊号9
二 开普勒深信世界具有数学和谐性13
三 第一位真正的近代科学人物--伽利略15
四 近代科学殿堂的建筑大师--牛顿17
第二章 19世纪的科学革命:赢得了“科学世纪”的美称21
一 道尔顿的原子论开创了化学中的新时代22
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自然史中引起了重大革命24
三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是人类精神的伟大奇迹27
第三章 19、20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革命31
一 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31
二 物理学危机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34
三 爱因斯坦的理性思维的杰作--相对论37
四 20世纪物理学的一大支柱--量子力学41
第二编 国外学者对科学发展的哲学反思49
第四章 库恩以前的科学进步观49
一 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观49
二 彭加勒的“危机-革命”论和爱因斯坦的“进化-革命”观51
三 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国套箱”55
四 波普尔的“不断革命”论56
第五章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61
一 范式概念的起源及含义63
二 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71
三 库恩科学观简评79
第六章 历史主义学派其他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87
一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88
二 费耶阿本德的韧性原理和增生原理92
三 劳丹的研究传统95
四 霍耳顿的主题分析概念109
第七章 凯德洛夫的科学革命观112
一 科学革命的概念、特点和实质113
二 科学革命的时机和带头学科问题119
三 科学革命的不同类型125
第三编 与科学革命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143
第八章 科学革命的实质和科学进步的图象143
一 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框架--科学观念144
二 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147
三 科学发展的“进化-革命”互补图象152
第九章 科学革命的动力学157
一 科学革命的外在动力及其案例研究158
二 外在动力的作用机制172
三 科学的“自己运动”和科学革命的内在动力177
四 科学家的能动作用和探索动机183
五 几点原则性的看法193
第十章 导致科学革命的科学发现201
一 什么是科学发现?202
二 科学发现的起点205
三 科学发现的逻辑208
四 科学发现的心理机制212
五 科学革新家的精神素质215
六 科学思想的发育及进行科学发现案例研究的指导原则219
第十一章 科学革命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224
一 科学革命变革了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226
二 科学革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双驱动231
三 科学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235
第十二章 科学与精神文明建设245
一 科学的精神气质246
二 科学的本质:真、善、美251
三 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和科学良心257
后记265
1989《科学的革命》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醒民著 198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命运
- 1999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 物理学与哲学 现代科学中的革命
- 1974年04月第1版
-
- 日本的科技革命
- 1979.12
-
- 物理学和哲学 现代科学中的革命
- 1981
-
- 科学革命と大学
- 1967.08 中央公論社
-
- 科学革命の構造
- 1971.03 みすず書房
-
- 科学による反革命
- 1979.07 木鐸社
-
- 价值学大词典
- 1995年04月第1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谁革命 革谁的命
- 辽东建国书店
-
- 科学革命的结构 英文本
- 199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新桥译丛⒃ 科学革命的结构
- 1985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 1998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生命的科学
- 1983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