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
作者 | 袁旭沧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26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13154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762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共轴球?系统的像差分类和像差计算1
1-1 概述1
1-2 介质的色散和折射率插值公式1
1-3 光学系统的色差——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5
1-4 轴上点的单色像差——球差7
1-5 轴外点单色像差的分类8
1-6 球面光路计算的向量公式11
1-7 二次曲面光路计算的向量公式15
1-8 高次非球面光路计算的向量公式18
1-9 像差计算的起始和终结公式21
1-10 轴外点细光束子午和弧矢场曲的计算30
1-11 近轴物点宽光束弧矢彗差——正弦差的计算35
1-12 二次和高次曲面的细光束焦点计算公式37
1-13 编制像差计算程序中的几个光学问题39
1-14 像差的曲线表示42
第二章像差理论47
2-1 概述47
2-2 轴上点的初级球差公式48
2-3 轴外点的初级像差公式52
2-4 初级像差性质的讨论56
2-5 共轴球面系统的初级像差计算公式63
2-6 单个折射球面像差特性的讨论67
2-7 场曲和光学系统结构关系的讨论72
2-8 像差和光阑位置的关系75
2-9 初级色差公式76
2-10 适合计算机应用的初级像差计算公式79
2-11 玻璃平板的初级像差公式86
2-12 波像差和几何像差的关系88
2-13 非球面的初级像差公式93
2-14 像差的级数表示式95
2-15 像差平衡97
2-16 高级像差的数量估计103
2-17 高级色差和色差的平衡106
2-18 高级像差数量估计的应用举例108
第三章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像差111
3-1 概述111
3-2 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单色像差公式111
3-3 像差特性参数P、W的规化114
3-4 薄透镜系统的初级色差公式119
3-5 双胶合物镜结构参数和-P?、-W?、-C的关系122
3-6 选玻璃程序的编制125
3-7 单透镜结构参数和-P?、-W、-C的关系127
3-8 单个薄透镜球差特性的讨论129
3-9 单个薄透镜对无限远物平面成像时的彗差和像散特性133
第四章望远镜物镜设计138
4-1 望远镜物镜的特点138
4-2 望远镜物镜的类型和设计方法139
4-3 双胶合望远镜物镜的设计141
4-4 双胶合望远镜物镜的二级光谱色差151
4-5 消色差谱线的选择154
4-6 摄远物镜设计155
4-7 望远镜物镜像差的公差171
第五章目镜设计179
5-1 目镜的特点179
5-2 常用目镜的类型和像差分析181
5-4 对称式目镜和无畸变目镜设计196
5-5 Ⅰ型广角目镜设计204
5-6 Ⅱ型广角目镜(艾尔弗广角目镜)设计211
5-7 望远镜系统像差的公差221
第六章显微镜物镜设计224
6-1 显微镜物镜的光学特性224
6-2 显微镜物镜的类型226
6-3 低倍消色差物镜设计229
6-4 中倍消色差物镜设计232
6-5 显微镜物镜像差的公差241
第七章聚光照明系统设计244
7-1 聚光照明系统的作用和要求244
7-2 照明系统的类型246
7-3 光线折射的作图法248
7-4 透镜式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249
7-5 非球面(二次曲面)照明系统设计255
第八章照相物镜设计262
8-1 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和设计特点262
8-2 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264
8-3 基本类型照相物镜的演变型式269
8-4 变焦距照相物276
8-5 像差变化量表的计算280
8-6 照相物镜设计例一——根据像差变化量表用逐步修改的方法设计反摄远物镜281
8-7 照相物镜设计例二——从设计半部系统出发设计双高斯物镜294
8-8 照相物镜设计例三——从初级像差求解入手设计三片型照相物镜312
8-9 照相物镜像差的公差323
9-1 概述326
9-2 光程和等光程条件326
第九章折反射系统设计326
9-3 反射和折反射的望远镜物镜和照相物镜329
9-4 折反射显微镜物镜333
9-5 施密特校正板的设计334
9-6 折反射球面系统设计举例337
第十章使用像差自动校正程序进行光学设计343
10-1 概述343
10-2 像差自动校正的基本原理及其和人工校正过程的关系343
10-3 像差自动校正程序中的几个问题347
10-4 怎样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350
10-5 怎样使用适应法程序353
10-6 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的一个例子354
10-7 使用适应法程序的例子362
11-2 图像的分解和合成——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373
第十一章光学传递函数在光学设计中的应用373
11-1 概述373
11-3 什么是光学传递函数377
11-4 怎样计算光学传递函数379
11-5 几何传递函数的计算381
11-6 波像差和瞳函数的计算382
11-7 用两次傅里叶变换法计算光学传递函数384
11-8 用自相关法计算光学传递函数385
11-9 白光传递函数385
11-10 光学传递函数的应用387
附录一 几何光学的基本公式391
附录二双胶合参数表396
双胶合薄透镜参数表(王冕玻璃在前)396
双胶合薄透镜参数表(火石玻璃在前)412
1988《光学设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袁旭沧主编 1988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 1986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光学设计与微型计算机
- 1986
-
- 新光学系统的计算机设计
- 1993
-
- 全息光学设计
- 1987
-
- 光学设计论文集
- 196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光学设计手册
- 1990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工程光学系统设计
- 198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几何光学和光学设计
- 1997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光学设计导论
- 1960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光学仪器设计手册 下 光学仪器结构设计
- 197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光学仪器设计手册 上 光学设计与光学测量
- 197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光学计量仪器设计 下
- 198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光学设计理论基础
- 196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电阻应变仪检定技术
- 1991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