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风云冷眼观》
作者 | 黄嘉树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9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128081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649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总序1
自序1
第一编 析两岸关系3
1.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3
2.“统”“独”各将给台湾带来什么15
3.乍暖还寒、危机潜在、转机无穷19
4.台湾“实质外交”的战略布局与策略手段24
5.江泽民主席提出“八项主张”32
6.评李登辉的“六点主张”34
7.浅议钱其琛“七原则”38
8.评李登辉“私人访美”之旅42
9.反“台独”重在反“独台”45
10.台海局势感言51
11.分割主权还是搁置争议?55
12.可否建立两岸农业“特区”60
13.互下“战书”,台海再次面临危机66
14.生机—危机—转机?68
15.三句赠言致李登辉74
16.台湾的民意是什么?77
17.关于两岸谈判的几点浅见81
18.评李登辉就职演说84
19.江泽民主席说: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89
20.台湾在联合国四次碰壁95
21.两岸和平架构的基础在于落实“江八点”99
22.一波三折的两岸“三通”102
23.台湾当局的“双轨战略”:“务实外交”与“大陆政策”105
24.底线碰撞、各自打牌、僵局待破109
25.中美关系与台、港前途115
26.“藏独”与“台独”的双簧戏132
27.李、江如会面,将突破三不政策——台湾“中央社”记者宋秉中专访136
28.“江八条”为“新思维结晶”138
29.台当局“假统真独”将自食恶果142
30.百年不谈“统独”不符中共要求——台湾《联合报》记者张甄薇专访145
31.两岸关系及李登辉的走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陈国强专访146
32.三波军演的四大作用——香港《文汇报》记者房晓怡专访149
第二编 评岛内政局155
1.黑金政治的遮羞布——一评李登辉的假民主155
2.个人集权的障眼法——二评李登辉的假民主159
3.分裂国土的护身符——三评李登辉的假民主163
4.孙立人案件始末166
5.迁台后的陈立夫176
6.台湾土地改革185
7.台湾的“平均地权”193
8.台湾的地方自治207
9.拨云见日谈何易221
10.台湾的“府院之争”238
11.台湾政坛动向冷眼观253
12.台湾“国会改造”:政坛安宁的隐患257
13.台湾第三阶段修宪:政局动荡的乱源所在277
14.1995年的民进党292
15.对“台湾悲情”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307
16.李登辉“皇民心态”的再暴露316
17.“二·二八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321
第三编 斥“台独”谬论331
1.铁案如山——驳“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331
2.血毕竟浓于水——驳“台湾民族”论342
3.鱼目岂能混珠——驳“住民自决”论358
4.镜花水月——驳“同族不同国”论370
5.历史不容歪曲——驳“台湾复国”论375
6.莫以一时论短长——驳“经济差距”论378
7.美国会为“台独”火中取栗吗?382
8.向“台独列车”的乘客喊话395
结束语403
让东方巨龙腾飞于天际——21世纪中国的三大目标403
1997《两岸风云冷眼观》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嘉树著 1997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两岸风传稻花香
- 1958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 纵观八桂说风云
- 1984.9
-
- 两岸美术观摩作品集 续
- 1992
-
- 两岸歌声
- 1964 越南:越南外文出版社
-
- 辽河两岸好风光
- 195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二十六史精粹今译 续编
- 1992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大洋两岸
- 198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大河两岸
- 1986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
- 冷眼热肠
-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海峡两岸青年生活观比较
- 1998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官兵一致
- 1995 北京市:解放军出版社
-
- 清江两岸好风光 贵州山歌
- 1958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