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鳖斋医草》
作者 | 龚士澄著 编者 |
---|---|
出版 |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8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370164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771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著述部分1
试论阴火1
凤尾草之用7
浅探《伤寒论》中之“和”10
瘀血证治琐谈18
药待病而见其力20
徐大椿学术初探22
肝胃不和的证治体会30
桂枝茯芩丸煎剂的运用心得35
试论水液代谢39
治泻宜涩论44
肾主生殖的临床验证49
肾与大小便疾病的关系54
伤寒六经刍议58
论阳明之汗64
“轻灵”之我见70
谈化裁活用逍遥散75
医案部分79
内科79
肾阴虚(慢性肾盂肾炎)79
肾阳虚腰痛(肾盂肾炎)81
肝肾阴虚失眠82
失眠83
湿郁多汗84
盗汗87
自汗盗汗88
半身汗88
漏泄89
眩晕90
血虚头昏91
阑尾炎手术后头痛92
脾虚不食93
不能食94
便秘95
吐血便血(溃疡病出血)97
低热98
低热99
湿热痢疾(菌痢)100
暑湿吐泻101
漏底102
“灯笼病”104
呃逆106
青紫病反复发作证107
青紫病急证107
饭醉109
尿血109
肝胃气痛111
肝火灼胃112
梅核气(一)113
梅核气(二)114
脾瘅115
湿温117
胁痛118
胃下垂119
大气下陷120
膀胱湿热(膀胱炎)121
小柴胡汤证122
小柴胡证123
肝郁积聚(肝炎肝肿大)124
麻木126
“时病”垂危127
食管水肿128
食管血肿129
“黄病”131
妇科133
血瘀经迟133
经前乳痛135
阴痒136
阴痒(滴虫性阴道炎)137
黄白带下(霉菌性阴道炎)138
赤白带下(慢性盆腔炎)140
赤白带下141
五色带143
瘀结漏下144
血热经漏145
崩漏147
产后崩漏148
恶露不下150
绝育结扎后肢痛151
儿科153
痫症153
吐矢155
急喉风156
麻疹亡阳险证157
顽痰久咳158
痰热咳嗽159
肺胀(小儿肺炎)160
湿痰郁肺(小儿肺炎)161
严重哮证162
哮喘164
暑热症(夏季热)165
暑热166
项强167
暑邪受遏167
虫痛169
蚘厥170
痧痨咳肿170
湿遏热伏172
头皮血肿172
风水(急性肾炎)173
骨痨(骨、关节结核)174
外科177
疥疮177
游风、湿疹178
泛发性扁平疣179
局限性扁平疣179
肉瘿(甲状腺肿大)180
气瘿181
舌痹184
其他184
“风冷痹”185
痹症(坐骨神经炎)186
脊柱痛188
暴聋189
凝脂翳190
医话部分193
伤寒为百病立法193
谈识证组方194
地理之应六节气位195
学医应读《难经》196
执方治病小议197
仲景不逊越人197
《脾胃论》之“热中”、“寒中”与《内经》含义不同198
临病人问所便199
脉大、脉极虚均为劳乎199
阴吹异治200
脉症应互参201
病证不同201
疟脉非弦202
芤脉何象202
轩岐重问诊203
脉诊必与望闻问三诊合参203
舍问则无知204
以“四逆”命名方剂之识别204
本经百种录206
真武汤证治207
诊脉一误208
无脉209
反关、斜飞脉209
固冲汤亦治带下210
湿温清宜两法211
湿温重证治法212
上寒下热证213
草乌中毒213
漫话麻黄214
肾气九愈阴水215
尿癃用肾气丸215
肾气丸治疗漏下带下216
郁金通便217
误补致喘217
南天烛疗口疮、雪口良效218
少腹逐瘀汤治尿血218
喉肿当辨219
误服硼砂219
“遗血症”219
戴星甫治溺时齿痛221
戴氏脉诊与医案221
麻疹与清涕222
麻疹顺候223
麻疹晚发逆候224
舌肿满口224
齿痕舌225
齿、龈望诊225
谈正常舌苔及腻苔主病226
猫(毛)儿草227
地丁228
肥气丸治肝硬化228
留人治病229
细辛黄芩疗鼻渊230
胡荽酒散热托疹231
失笑散止血232
胃寒药枣232
雷诺氏症233
1988《跛鳖斋医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龚士澄著 1988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