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 传统经济的发展和解体(古代~1895年)1

一、传统经济的发展1

(一)原始社会的渔猎生活和早期开发1

(二)荷兰殖民统治者对台湾的经济掠夺4

(三)郑成功父子对台湾的开发7

(四)清朝前期对台湾的开发11

二、清朝前期台湾经济关系的变化15

(一)“大租户”和“小租户”的出现15

(二)制糖作坊——“糖廍”的产生18

(三)商人的同业公会组织——“郊”的产生21

三、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下对外贸易的发展23

(一)外商掠夺下对外贸易的发展23

(二)台湾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种类27

(三)鸦片战争后台湾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30

四、近代农垦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4

(一)近代农垦种植业的发展34

(二)近代手工业的发展37

(三)近代农垦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性质变化41

(一)外资工业企业的兴办42

五、近代机器工业的产生42

(二)民族资本企业的兴起46

第二章早期殖民地经济的形成(1895年~1931年)54

一、“日台经济一体化”的形成54

(一)早期殖民地的交通建设54

(二)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台湾土地的掠夺56

(三)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的统一58

(四)驱逐西方经济势力59

(一)警察制度的建立61

二、警察制度的建立及其对经济的干预61

(二)警察机关对经济的干预62

三、农业的发展和殖民地化64

(一)农业的开发与发展64

(二)农业发展的殖民地化71

四、农产加工业的起步和发展75

(一)制糖工业的发展和殖民地化75

(二)其他农产加工业的发展和殖民地化79

五、对外贸易发展的殖民地化81

(一)日本独占下对外贸易的发展81

(二)对外贸易的商品和价值结构83

六、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财政金融86

(一)殖民地财政制度的确立与财政发展86

(二)财政收支的殖民地性质87

(三)银行金融业的产生和殖民地化92

第三章殖民地经济的发展(1931年~1945年)95

一、日本的“南进政策”与台湾工业建设计划95

(一)“南进政策”基地的确立95

(二)为实现“南进政策”的工业规划100

(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103

二、殖民地工业的迅速发展103

(二)工业结构的变化108

三、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战时农业统制115

(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115

(二)战时农业统制120

四、日本垄断下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变化124

(一)日本对台湾对外贸易的统制124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结构变化127

五、战时财政的迅速膨胀与金融统制132

(一)战时财政的迅速膨胀132

(二)军事性财政支出的增长134

(三)日本对金融业的统制及通货膨胀政策136

第四章光复时期台湾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45年~1949年)139

一、战后南京国民政府恢复台湾经济的措施139

(一)二战时期台湾经济的严重破坏139

(二)独特行政体制的建立142

(三)独特的接收措施144

(四)建立独立的货币体系148

(五)确立新的建设目标151

(一)战后台湾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152

二、战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152

(二)战后农业的恢复概况157

三、战后工业的恢复和发展159

(一)战后工业的特点159

(二)战后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概况161

四、战后台湾的财政168

(一)财政体制的调整168

(二)公营事业盈余和专卖收入的提高173

五、战后台湾的金融和通货膨胀176

(一)战后金融机构的改组176

(二)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177

第五章向“起飞”迈进(1949年~1963年)182

一、“土地改革”与“起飞”前的农业政策182

(一)第一次“土地改革”182

(二)经济起飞前的农业政策191

二、五十年代农业的发展194

(一)农业发展的概况194

(二)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198

三、进口替代战略与工业发展200

(一)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200

(二)工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205

四、抑制通货膨胀与高利率政策209

(一)紧缩信用与外汇多元汇率的实施209

(二)高利率政策的实施213

五、美援与台湾的经济发展217

(一)战后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217

(二)美援时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222

六、对外贸易的地区和结构的变化226

(一)对外贸易的地区变化226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229

(一)出口导向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234

第六章经济“起飞”(1963年~1973年)234

一、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234

(二)出口导向经济政策的实施237

二、出口加工区的建立及其积极作用242

(一)出口加工区的设立242

(二)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措施245

(三)出口加工区的积极作用248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256

(一)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256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258

(三)对外贸易的地区变化264

四、外部需求刺激下的工业发展267

(一)推动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267

(二)工业的迅速发展271

五、由兴到衰的农业280

(一)农业发展中的潜在危机280

(二)农业开始衰退283

(三)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285

(一)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和台湾经济的冲击290

一、石油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和台湾当局的应付措施290

第七章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上)(1973年~1988年)290

(二)台湾当局对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应付措施295

(三)台湾当局对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应付措施299

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十项、十二项建设300

(一)七十年代初台湾经济产生的新矛盾300

(二)为调整经济结构而实施的第六、第七期经济建设计划304

(三)“十项建设”307

(四)“十二项建设”312

(五)“十项”、“十二项”建设的历史作用314

(一)为发展高新技术而采取的政策措施319

三、科技进步与工业升级319

(二)为发展高新技术而采取的组织措施323

(三)工业的升级328

第八章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下)(1973年~1988年)333

一、八十年代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和制度化”333

(一)“三化”政策的提出333

(二)财税改革335

(三)金融改革337

(四)产业和对外贸易方面的改革344

(一)对外贸易中新问题的出现351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结构变化351

(二)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政策352

(三)对外贸易的新发展与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355

(四)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的变化361

三、农业的徘徊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371

(一)七十年代农业的缓慢发展371

(二)“第二次农地改革”及其效果373

(三)八十年代的农业徘徊和相应措施376

(四)农业徘徊的原因379

(五)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383

一、寄人篱下给台湾经济所造成的严重困难387

结束语 回顾与展望387

二、祖国统一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最好出路393

三、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398

附录405

一、日据时代日本财阀在台湾的投资405

二、台湾集团企业概况表(1979年)419

三、“十四项建设”概况423

主要参考文献428

后记435

1992《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史全生主编 1992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