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魂魄 中国私营经济问题报告》求取 ⇩

第一章木已成林——现时期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1

第一节 改革的硕果:私营经济悄然兴起1

1.1 源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起步1

1.2 稳健的步伐:私营经济的健康成长7

1.3 跃上新台阶:私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10

第二节 私营经济兴起的根源与发展环境13

2.1 私营经济兴起的根源13

2.2 私营经济兴起的环境20

第二章正本清源——私营经济的性质及特点探究26

第一节 撩开面纱:私营经济的内涵26

1.1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为根本的26

1.2 私营经济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28

1.3 私营经济是以追求个人财富积累为根本目的的29

第二节 回归本真: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30

2.1 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概述30

2.2 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表现33

2.3 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在分配过程中的表现34

2.4 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在交换过程中的表现36

2.5 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征在消费过程中的表现38

第三节 直面现实:关于私营经济性质若干观点的澄清41

3.1 对私营经济性质的一些误解41

3.2 所有制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41

3.3 回避私营经济的性质,既不能“减轻压力”,也不会“缓解矛盾”42

3.4 理论上不清楚必然造成思想上混乱44

3.5 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方能促进私营经济迅速发展45

3.6 所有制关系应当划清,企业性质不应混淆46

第三章合理而必要的存在——私营经济成长的合理性及其作用47

第一节 天然伴侣:私营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情结47

1.1 私营经济是天然的市场经济47

1.2 所有制主体多元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条件53

第二节 渐入佳境: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作用57

2.1 聚集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57

2.2 扩大劳动就业,缓解社会就业矛盾,增加劳动者收入,维护社会稳定59

2.3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工业化、商品化和城镇化61

2.4 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有利于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62

2.5 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赚汇创汇65

2.6 增加社会服务、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67

2.7 造就了一批勇于开拓善于进取的民营企业家,培养锻炼了一支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工人队伍69

2.8 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新旧体制的转换和国有企业的改革72

2.9 发起并投入了惠及百姓、功在千秋的光彩事业73

2.10 私营经济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74

第四章不应有的歧视——政府管理私营经济中的一些不正当行为78

第一节 不平等的待遇:私营经济发展中的歧视性政府行为78

第二节 “红灯”闪耀:私营经济发展中的滞后性政府管理85

第三节 积极的做法:政府大力扶持私营经济的发展88

3.1 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私营经济的政策88

3.2 加强对私营经济的引导、监督和管理92

第五章羊头与狗肉——私营经济中的造假与逃税问题100

第一节 以“私”充“公”;私营经济中的“假集体”与“挂靠”现象100

1.1 假集体现象的表现形式100

1.2 假集体现象形成的原因103

1.3 “挂靠企业”的表现形式104

1.4 “挂靠企业”产生的原因106

第二节 逃税的温床:私营经济偷漏税问题106

2.1 可被利用的漏洞106

2.2 无照经营现象109

第三节 神奇般地暴发:利用发票弄虚作假的手法116

3.1 不开发票117

3.2 开阴阳发票(或叫“大头小尾”发票)118

3.3 开假发票118

3.4 代开发票121

3.5 擅用外地发票122

第六章 剥削与冲突——私营经济中的雇工剥削与劳资关系127

第一节 巧言难以解脱:私营企业的雇工剥削127

1.1 剥削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条件129

1.2 我国当前雇工剥削关系的复杂情况132

1.3 雇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133

1.4 雇工剥削现象的历史是非138

2.1 私营企业中劳资双方的构成情况144

第二节 和谐中的冲突:私营企业中的劳资矛盾144

2.2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和特点149

2.3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151

2.4 劳资矛盾的种种表现154

第七章崛起的新阶级——私营企业主阶级的审视160

第一节 私营企业主阶级:不可回避的现实160

1.1 一个正在滋生的私营企业主阶级是客观存在160

1.2 正在滋生中的私营企业主阶级的二重性164

第二节 经济基础: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水平与构成166

2.1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水平167

2.2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构成172

第三节 扭曲的灵魂,对私营企业主的道德问题的透视179

3.1 私营企业的道德观念问题179

第一节 必由之路:私营经济的股份化185

1.1 积极扶植、鼓励和引导私营经济向股份制方向发展185

第八章超越自我——私营经济的股份化与公有经济的融合185

1.2 推进私营经济的股份化需调整相关法规、政策190

1.3 私营经济的股份化要遵循客观规律192

1.4 目前私营经济股份化的主要形式193

第二节 超越自我:与公有经济的融合195

2.1 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融合的客观必然性195

2.2 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融合或被吸收的方式和类型196

1.1 企业国际化是市场竞争的需要200

第一节 红杏出墙:私营经济的国际化200

第九章拓展空间——私营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倾向200

1.2 私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容忽视202

1.3 私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204

第二节 未雨绸缪:私营经济国际化面临的问题215

2.1 私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外压力215

2.2 我国私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218

第十章没有回头的箭——私营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220

第一节 一去不回头:我国的私营经济将会长期发展下去220

1.1 私营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获得很大发展223

1.2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不会重演227

第二节 日趋光明:私营经济发展长期性的前景228

2.1 私营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29

2.2 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对策236

2.3 私营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及其前景238

附1:中国第二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及分析243

一、私营企业经营状况245

(一)私营企业资金及其变化245

(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54

(三)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257

(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265

(五)私营企业外部联系270

(六)私营企业经营中的困难276

(七)几点结论276

(一)性别构成278

(二)年龄构成278

二 、私营企业主的群体构成278

(三)文化程度构成279

(四)社会来源及社会网络279

三、私营企业主的财产和生活方式284

(一)家庭人口284

(二)财产规模284

(三)私营企业主个人收入和支出286

(一)私营企业主的组织状况287

四、私营企业主的组织状况和社会地位、社会态度287

(二)私营企业主的自身评价288

(三)社会态度及社会评价290

(四)私营企业主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295

附2:私营企业雇工及劳资关系调查报告297

一、私营企业雇工规模与总人数估计298

二、私营企业雇工群体构成和社会流动300

三、私营企业雇工的劳动状况309

四、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313

五、私营企业雇工的社会属性325

1998《再造魂魄 中国私营经济问题报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捷,姜少敏主编 1998 沈阳:沈阳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规划集  1979年-1987年(1988 PDF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规划集 1979年-1987年
198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个体和私营经济中雇工问题研究( PDF版)
个体和私营经济中雇工问题研究
私营经济问题解答(1988.08 PDF版)
私营经济问题解答
1988.08
中国农村私营经济研究(1995 PDF版)
中国农村私营经济研究
199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1992 PDF版)
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
1992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私营经济问题解答(1988 PDF版)
私营经济问题解答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雇工新论  中国现阶段私营经济问题研究(1992 PDF版)
雇工新论 中国现阶段私营经济问题研究
1992 南京:南京出版社
中国私营经济实务全书(1998 PDF版)
中国私营经济实务全书
1998 北京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私营经济学(1990 PDF版)
私营经济学
1990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问题(1994 PDF版)
中国经济问题
1994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1996(1996 PDF版)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1996
1996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4 PDF版)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1994 香港经济导报社
中国经济问题(1989 PDF版)
中国经济问题
1989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私营经济法律问题探索-私营经济的现状、立法及其构想(1992 PDF版)
中国私营经济法律问题探索-私营经济的现状、立法及其构想
1992 北京:工商出版社
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
1991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