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作者 | 杜拱辰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66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1200306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5534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符号1
第一章 绪论1
1-1 预应力的概念1
1-2 发展简史和现状3
1-3 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16
1-4 弹性阶段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26
1-5 偏心距和曲线筋29
1-6 采用高强材料的必要性33
1-7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34
1-8 预应力混凝土的各受力阶段36
1-9 预应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比较38
2-1 预应力钢材40
第二章 材料40
2-2 钢筋的冷拉41
2-3 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43
2-4 各种预应力钢材45
2-5 钢材的松弛与徐变53
2-6 钢材的疲劳55
2-7 温度对钢材的影响58
2-8 高强混凝土60
2-9 混凝土的强度61
2-10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70
2-1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72
2-12 泊松系数75
2-13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75
2-14 混凝土的徐变76
2-15 混凝土的收缩应变78
3-1 引言80
第三章 预应力工艺80
3-2 先张法81
3-3 后张法88
3-4 无粘结预应力筋106
第四章 预应力损失108
4-1 引言108
4-2 预应力损失的估算方法111
4-3 总损失毛估值115
4-4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118
4-5 锚固损失122
4-6 摩擦损失124
4-7 热养护损失134
4-8 混凝土徐变损失135
4-9 混凝土收缩损失136
4-10 钢材的松弛损失137
4-11 分项计算组合的总损失值140
4-12 我国规范的损失计算144
4-13 时间分段法计算总损失值146
第五章 极限状态设计法149
5-1 概述149
5-2 极限状态151
5-3 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152
5-4 设计表达式-荷载与材料强度标准值、分项安全系数158
第六章 受弯截面弹性分析164
6-1 引言164
6-2 截面特征值的计算165
6-3 预加力引起的混凝土应力168
6-4 荷载引起的混凝土应力177
6-5 压力线分析法180
6-6 等效荷载分析法186
6-7 预应力筋应力的变化191
6-8 开裂弯矩195
第七章 抗弯强度理论199
7-1 概述199
7-2 抗弯破坏形态200
7-3 等效矩形应力块203
7-4 应变协调分析205
7 5 简化分析法215
7-6 无粘结筋的极限应力224
7-7 徐变和收缩损失的影响229
第八章 开裂后阶段梁的抗弯性能232
8-1 引言232
8-2 开裂截面的弹性分析232
8-3 开裂截面的消压分析法239
8-4 弯矩-曲率全过程分析法(有粘结梁)250
9-1 部分预应力及全预应力265
第九章 部分预应力及非预应力配筋265
9-2 部分预应力梁的荷载挠度曲线267
9-3 部分预应力与全预应力的比较270
9-4 预应力混凝土按预应力度的分类272
9-5 非预应力筋的用途275
9-6 非预应力筋应力的计算277
9-7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281
第十章 受弯截面设计291
10-1 引言291
10-2 截面尺寸初步设计291
10-3 弹性设计一般概念295
10-4 弹性设计,混凝土无拉应力297
10-5 弹性设计,混凝土允许有拉应力305
10-6 极限设计309
10-7 截面形状的选择313
10-8 简支梁的布置314
10-9 弹性设计的容许应力318
11-1 引言322
第十一章 挠度、反拱、裂缝322
11-2 荷载-挠度曲线324
11-3 不开裂构件的挠度326
11-4 开裂构件的挠度334
11-5 裂缝控制343
第十二章 剪切、端部设计350
12-1 剪切的一般考虑350
12-2 剪力和主拉应力354
12-3 斜裂缝剪力计算公式355
12-4 剪力配筋359
12-5 抗剪强度设计362
12-6 端部区(后张构件)371
12-7 端部区(先张构件)382
13-2 预应力混凝土拉杆的优点390
第十三章 受拉构件390
13-1 受拉构件的形状390
13-3 预应力混凝土受拉构件的性能393
13-4 预应力拉杆的分析395
第十四章 预应力连续梁404
14-1 引言404
14-2 连续梁的布置方案405
14-3 弹性分析法409
14-4 等效荷载分析法417
14-5 线性变换424
14-6 吻合束428
14-7 荷载平衡法430
14-8 预应力筋的实际曲线441
14-9 连续梁的极限强度445
参考文献447
1988《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杜拱辰编著 198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预力混凝土结构之设计
- 1981 中国工程师学会
-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第2版
- 199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
- 1970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
- 197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1999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 197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现代混凝土结构技术
- 199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1992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现代混凝土叠合结构
- 199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 199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农房构件
- 1985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
- 198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
- 199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
- 1989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