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奥义》

绪论一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3

弁言 战国纪年,错讹无穷3

一 庄子宋人,宋王暴君4

二 宋君称王,战国第三6

三 中山称王,灭于赵国8

四 宋国称王,灭于齐国9

五 诸侯称王,暴秦称帝10

六 宋王篡位,庄子弃职12

七 寓言讽世,痛诋专制13

八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15

九 晚年挚友,大知惠施16

十 隐攻公孙,暗讽孟轲18

十一 公子魏牟,失国改宗20

十二 庄子著书,支离其言22

十三 朝三暮四,晦藏其旨24

结语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27

绪论二庄学四境与郭象篡改31

弁言 庄学奥义,沉埋千古31

一 庄学公案,小大之辨35

二 破案铁证,呼之欲出36

三 连环奇案,互做伪证40

四 逆向淘汰,层累造伪45

五 庄学四境,思想范式49

六 专制天敌,正解招杀54

结语 郭注小年,庄学大年59

《逍遥游》奥义——蕴涵四境的“自由”论63

弁言七篇之首,庄书之魂63

一 首章奥义,庄学大纲63

二 次章奥义,社会应用77

三 末章奥义,个体应用84

结语 天地至文,妙绝古今91

《齐物论》奥义——万物齐一的“平等”论95

弁言“齐物”篇名,仅有一读95

上篇此岸俗谛,物德相对95

一 三籁章:地籁皆和95

二 人籁章:人籁不和100

三 言吹章:悖道人籁不及地籁109

下篇彼岸真谛,道极绝对119

四 至知章:顺道人籁高于地籁119

五 无知章:形象说明顺道人籁130

六 待彼章:至知至人独待天籁140

七 物化章:形象说明独待天籁146

结语 卮言寓言,结构井然149

《养生主》奥义——身心兼养的“人生”论155

弁言真谛必“知”,俗谛必“行”155

一 吾生有涯,有殆当已155

二 保身需技,葆德需道160

三 俗谛难行,人刑必逃163

四 真谛易知,天刑不逃166

结语 行于当行,止于当止169

《人间世》奥义——因应外境的“处世”论173

弁言“养生”续篇,群体处世173

一 颜回往谏,主动往刑173

二 叶公使齐,被动近患191

三 颜阖傅储,刑名迫近198

四 栎树寄社,不材全生204

五 商丘散木,异材大用208

六 荆氏文木,材之大患210

七 支离其形,养身尽年212

八 接舆讽孔,临人以德213

九 漆园自况,无用之用216

结语 乘物游心,间世保身217

《德充符》奥义——因循内德的“葆德”论223

弁言葆光养心,支离其德223

一 兀者王骀,王德之人223

二 兀者申徒,痛斥子产233

三 兀者无趾,痛斥孔子242

四 恶人哀骀,其德不形247

五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256

六 致无俗情,永葆常情259

结语 贬孔太甚,泛论亦偏263

《大宗师》奥义——顺应天道的“明道”论267

弁言游方之外,以明达道267

上篇卮言七章,正面论道267

一 天人章:知天所为,知人所为267

二 真人章:真人真知,登假于道269

三 众人章:役人之役,适人之适275

四 天人不相胜章:逃刑逃名,以德为循277

五 江湖章:陆处王霸,水处两忘281

六 小大章:万物所系,一化所待284

七 明道章:造化天道,自古固存286

下篇寓言七章,形象论道290

八 明道寓言:成道九阶,闻道九阶290

九 造化寓言:生于造化,死于物化297

十 江湖寓言:方内方外,两种选择304

十一 处丧寓言:尊重俗情,去排安化313

十二 宗师寓言:伪道黥劓,真道息补317

十三 坐忘寓言:儒学始祖,皈依真道321

十四 道极寓言:天地无私,道极无极324

结语 道极无限,成长无极327

《应帝王》奥义——天人合一的“至人”论331

弁言庄学至境,“应帝”之“王”331

一 失德后仁,俗王“臧仁”332

二 失仁后义,俗王“式义”334

三 素王不治,顺物自然337

四 明王之治,虚君无为339

五 俗王季咸,素王壶子342

六 至人若镜,胜物不伤352

七 造化浑沌,文化凿窍354

结语 造化文化,永恒较量356

余论一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361

弁言 微观奥义,宏观结构361

一 支离拼板,晦藏全图361

二 重言为真,拼图举例363

三 七篇篇名,奥义提示365

四 七篇首尾,始卒若环366

五 庄学四境,万能钥匙367

六 四境范型,动植象征369

七 排行隐喻,结构重言371

八 纷繁角色,四境定位373

九 寓言六式,息黥补劓376

十 总体结构,南溟?诡381

结语 完美结构,至高创造384

余论二文化与造化390

一 “文化”的对词:“造化”390

二 “造化”、“文化”的价值序列392

三 广义“文化”中的通用“文明”393

四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悖道“文化”395

五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顺道“文化”397

六 “文化”、“文明”的道器之辨398

七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400

结语401

余论三哲学先知与时代精神407

一 “知识”生产三阶段407

二 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08

三 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10

四 三种“常识”和三种“迷信”411

五 物质与精神的反向运动413

跋语超越老孔,空前绝后417

2020《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奥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远山著 2020 成都:天地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老子与庄子(1934 PDF版)
老子与庄子
1934 商务出版社
兴来独往未之读书随笔( PDF版)
兴来独往未之读书随笔
天狗往来(1960.06 PDF版)
天狗往来
1960.06 新潮社
庄子义证  3  庄子义证  第12-18( PDF版)
庄子义证 3 庄子义证 第12-18
庄子义证  2  庄子义证  第5-11( PDF版)
庄子义证 2 庄子义证 第5-11
庄子义证  1  庄子义证  第1-4( PDF版)
庄子义证 1 庄子义证 第1-4
庄子义证  第30-33  庄子义证附录( PDF版)
庄子义证 第30-33 庄子义证附录
庄子精华(1941 PDF版)
庄子精华
1941 上海:中华书局
老子与庄子(1934 PDF版)
老子与庄子
1934 商务印书馆
庄子义证(1930 PDF版)
庄子义证
1930 商务印书馆
令人神往的未来(1987 PDF版)
令人神往的未来
1987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古往今来说地图(1982 PDF版)
古往今来说地图
198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庄子神游(1999 PDF版)
庄子神游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庄子天下篇述义  附庄子年表(1958 PDF版)
庄子天下篇述义 附庄子年表
1958 龙门联合书局
庄子精释(1995 PDF版)
庄子精释
1995 合肥:黄山书社